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平原君趙勝的三千門客竟然也只是一幫飯桶!

平原君趙勝的三千門客竟然也只是一幫飯桶!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四君子的美名,平原君趙勝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趙國,平原君的三千門客名沒有給他帶來巨大的幫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趙國,三千門客不過是一幫飯桶。這是怎麼回事呢?

戰國四君子中,大規模招攬門客成爲一時之風氣。這些門客被好吃好喝的招待着,稍不如意就發脾氣、撂挑子,但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的,卻又寥寥無幾,大多數門客成了名副其實的“吃客”。四君子中在這方面的“冤大頭”,大概非平原君趙勝莫屬了。

平原君趙勝的三千門客竟然也只是一幫飯桶!

網絡配圖

平原君是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曾先後三次擔任趙國的相國。儘管他的身份尊貴無比,但也能禮賢下士,招攬人才。門客最多時也有數千人。但這些門客要不就是脾氣很大,要不就是就只會耍嘴皮子,關鍵時刻派不上用場。

先說脾氣大。一天平原君的侍妾看見一個瘸腿的門客,一瘸一拐走路的樣子很好玩,禁不住大聲嘲笑他。沒想到第二天這人找到平原君,竟要平原君殺掉侍妾解恨,理由是許多門客就是衝着你禮賢下士而來投奔你的,我不幸患有腿疾,而你的侍妾見了竟然嘲笑我。因此我希望得到笑我那個美人的人頭。平原君以爲他說着玩的,也沒在意。沒想到這些門客漸漸就真的走了有一大半了,平原君這下慌了,這時一個門客對他說:這是因爲你不殺那個嘲笑瘸腿門客的侍妾,大家都認爲你是“愛色而賤士”,所以都走了。平原君無奈,只得將侍妾殺掉,並親自將她的頭送到了瘸腿門客的手上。

再說耍嘴皮子。平原君的門客中,有一個著名的學者公孫龍,他喜歡詭辯,提出了“白馬非馬”的命題,據說沒有人能夠辯得過他。平原君對他極爲欣賞,總是喜歡讓他同別人辯論,以顯示自己門客的水平和才華。據說平原君在自己家裏專門邀請孔子的六世孫孔穿同公孫龍進行辯論,結果孔穿敗給了公孫龍,平原君自然是很得意了。後來著名的陰陽家鄒衍路過趙國,平原君又要鄒衍同公孫龍辯論“白馬非馬”的問題,但遭到了鄒衍的拒絕,還勸說平原君停止這種無意義的辯論。

平原君趙勝的三千門客竟然也只是一幫飯桶! 第2張

網絡配圖

然而,當趙國遇到危難、需要門客出智慧出力氣的時候,卻又找不到這些門客的身影了。在平原君的三千門客中,真正名垂青史的,大概只有一個同“一言九鼎”、“脫穎而出”、“毛遂自薦”等成語聯繫在一起的毛遂。

平原君時趙國面臨的最大的危機,就是長平之戰的失敗以及趙國險些因此而亡國。而這場危機的發生,同平原君的決策失誤又有着很大的關係。公元前262年,秦將白起攻打韓國,隔斷了韓國的上黨郡同本國的聯繫。上黨太守馮亭不甘心上黨讓秦國奪取,便向趙國提出,願意將上黨郡獻給趙國。對這樣一件大事,趙孝成王也不敢掉以輕心。他先是徵求平陽君趙豹的意見,但趙豹認爲:無故之利只能帶來禍害,韓國人之所以不願把上黨給秦國,其實就是想嫁禍於趙國,所以千萬不能接受。

  趙孝成王又徵求平原君的意見。按理說,這時正是平原君的那些門客謀士出謀劃策、發揮作用的時候,但不知是平原君自己的意見,還是那些門客的餿主意,他竟然不自量力、不審時度勢,勸趙王接受,並親自擔任特使,前往接收上黨。儘管後人對此事有不同評價,但客觀而言,這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決策失誤。司馬遷在《史記》中評論此事時,用了“利令智昏”四個字,說平原君不識大體,“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萬衆”。對長平之戰的失敗及其後果,平原君是有很大責任的。

秦國得知上黨被趙國接管後,果然派兵攻打趙國,攻佔了上黨,並繼續向趙國進攻,在長平一戰中全殲趙國軍隊,乘勝包圍了都城邯鄲。趙王爲解邯鄲之圍,派平原君向楚國求救。

平原君趙勝的三千門客竟然也只是一幫飯桶! 第3張

網絡配圖

楚國雖然同意出兵,各國救趙的軍隊也在趕來的路上,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秦國對邯鄲的圍攻不斷加劇,眼看邯鄲就要陷落。平原君空有三千門客,卻一籌莫展。這時,一個小官的兒子李同向平原君提出了散家財招募勇士的建議。平原君聽從了他的建議,招募了三千人組成敢死隊,由李同率領,向秦軍發起攻擊。秦軍被迫後退三十里,這時各國的援軍也趕到了,終於解了邯鄲之圍,而李同卻戰死沙場。

平原君禮賢下士、招攬人才,這是作爲一個領導人所必備的要求。但人才不是擺設,更不能因此而沽名釣譽,而是要真正選好人才,用好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否則,縱有三千門客,也只能成爲“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