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深知閹黨亂國的崇禎,爲何剛除掉魏忠賢后又大量重用宦官

深知閹黨亂國的崇禎,爲何剛除掉魏忠賢后又大量重用宦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天啓七年(1627)的八月,17歲的朱由檢接替明熹宗成了崇禎帝。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被折騰的氣息奄奄,內憂外患。

崇禎帝面對不斷激化的矛盾,決定找一個人開刀,就是對滿朝敢恨不敢言的宦官魏忠賢下手。他與明熹宗乳母相勾結,憑藉明熹宗做靠山,任秉筆太監,提督東廠,權勢熏天,一是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號稱“閹黨”。崇禎繼位之初,一切事務均有魏忠賢住持,甚至威脅崇禎的安全。崇禎帝經過長期準備,在不斷鞏固權力後,終於一舉拿下閹黨魁首魏忠賢,一時天下稱快。史載“時黨勢甚熾,外廷洶洶,慮有他變”,“上下不動聲色,神明獨運,無一人之助,而誅逐元兇,再安社稷,天下翕然誦聖智焉。”《明季北略》

深知閹黨亂國的崇禎,爲何剛除掉魏忠賢后又大量重用宦官

雖然崇禎下諭:“內臣非命不得出門”,以防止宦官干預朝政,然而就在他全力清除宦官集團時,卻又重蹈其父兄覆轍。崇禎二年。太監曹化淳被任命爲提督江南織造,不久,又令他提督東廠,後又把錦衣衛指揮權交給他,與此同時崇禎又任命高啓潛監寧錦兵餉;張彝憲總理戶部、工部兩個重要部門,唐文徵親督京營,王迎朝監行營等等。兩年後,崇禎又叫內臣王應朝、鄧希紹監視關、寧兵糧及各邊撫賞,從此宦官侍又掌握朝中的政治、軍事、監察、任免等大權。此後大權在握的宦官們“自是銜憲四出,動以威倨上官,體加於庶司,羣相壅蔽矣。”《明史紀事本末》

表面看,崇禎雖然嚴厲打擊以魏忠賢爲首的宦官,卻在另一手方面積極扶持重用宦官,也就是說崇禎打擊的是魏忠賢等宦官,而非整個宦官集團。當時對於皇帝使用宦官的危害已經有了較爲系統的總結:“宦官內侍之流,若用爲耳目,即耳目蔽,用爲心腹,即心腹病。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則檢束,有功則驕恣。”《明史》

深知閹黨亂國的崇禎,爲何剛除掉魏忠賢后又大量重用宦官 第2張

對使用宦官,似乎基於明代祖制的不得已的權益之術,明代皇帝一般深居簡出,因爲祖制規矩,幾乎很少出門,缺少對外界的直接聯繫,獲取外界信息也多靠朝臣的奏摺、上疏。更多的就是要靠身旁的宦官內侍傳遞消息,雖然此前崇禎在處理閹黨的鬥爭時“無一人之助”而“神明獨運”表現了不凡的才幹,但是一個人操持國家機器簡直天方夜譚。

崇禎繼位後,閹黨雖然遭到不同程度的打擊,朋黨之間的鬥爭並未結束。閹黨餘孽仍然在尋找機會謀求獲得權力。鑑於早前的黨爭教訓,崇禎對大臣們的防範到了十分過敏的程度,因此對大臣猜忌較多,很多人不得不用卻一邊懷疑一邊使用,這也解釋了爲何崇禎誅殺許多重量級大臣的主要原因。

崇禎在位17年, 卻先後更換了內閣首輔五十人,一些人雖然並無才幹卻善於揣摩崇禎心理,博得崇禎好感。而許多有識之士則在黨爭的過程中被排擠甚至死於非命,使得本來人才缺乏的明朝,陷入嚴重的人才危機。對於使用宦官內臣,崇禎也說出了不得已的苦衷:“文武各官,朕未嘗不信用,誰打起精神實心做事?只一味朦徇諉飾,不得已差內臣查覈,原出一時權宜,若是差來不行,差他做什麼?你們外臣果有肯做事,朕何必要用內臣。”

深知閹黨亂國的崇禎,爲何剛除掉魏忠賢后又大量重用宦官 第3張

崇禎九年,張元佐爲兵部右侍郎,鎮守昌平,時內臣提督天壽山即日赴任,張元佐卻三日仍未出發,崇禎對閣臣感嘆說:“內臣即日就道,而侍郎三日未出,何怪朕用內臣耶。”崇禎求治心切,希望加快政治運行效率,面對外臣的效率低下,不能跟上他的節奏,道出了崇禎用人的無奈。

此刻的明朝全面呈現出吏治混亂,積重難返,剛愎自用的崇禎性格弱點阻礙了他廣納賢士,廣開言路的開明之選,對於外臣的失望,他更願意任用自己周圍地位不高,卻對他忠心耿耿,言聽計從的內侍宦官。

崇禎大面積啓用宦官引起了朝臣的極大危機感和恐懼感,生怕再出一個魏忠賢。對此不少朝臣上書,勸諫皇帝勿用內臣,但收效甚微。張彝憲被任命爲總理戶、工二部錢糧時,給事中宋可允等人多次諫言,工部侍郎高宏圖上書說:“臣部又公署,中則尚書,旁列侍郎,禮也。內臣張彝憲奉總理兩部之命,儼臨其上,不亦辱朝廷而褻國禮乎?”崇禎對此不予理睬,依舊行事,以至於宦官未在尚書之上。此後諫言者的結局多是悲慘,高弘圖被削籍,南京禮部主事周熙也因尚書言“內臣用易而去難,此從來之通患。”最後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折中辦法,就是希望能夠抑制一下他們的權力和位置。崇禎大怒,將其削籍,其他言者輕則免職,重則下獄。

深知閹黨亂國的崇禎,爲何剛除掉魏忠賢后又大量重用宦官 第4張

此後,崇禎非但不限制宦官的權勢,反而派遣大量內侍充當特務,監視文武大臣,廠衛特務遍佈全國,匿名告密之風大盛。

全面任用內臣宦官,擠掉了一些有才幹的人,以至於內政矛盾逐漸突出,軍國大事往往被誤判形勢做出錯誤安排。此時農民起義軍力量日益壯大,東北的滿洲人南下腳步越來越緊迫,而明朝內部卻“無事稟成爲恭,寇至則推諉百出”《明史紀事本末》。此後全面出現文官愛財,武官怕死,監軍的宦官不懂軍事卻大權在握,常常貽誤戰機,互相扯皮。

崇禎任用宦官的副作用非常明顯,當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時,就是內侍宦官曹化淳首先打開城門投降,其他宦官驚慌失措,竟說“吾黨富貴自在也”,將崇禎拋在一邊,最後只有一個內侍王承恩隨他自殺,而那些大臣們也紛紛排隊求見李自成要求重新安排工作,至此,崇禎徹底以孤家寡人的身份走進了大明的黃昏。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