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魏忠賢最後會被崇禎除掉的原因是什麼?

歷史上魏忠賢最後會被崇禎除掉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忠賢,字完吾,明朝末期宦官,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魏忠賢他小時候家境並不好,也不識字,而他卻喜歡賭博,常常和一堆少年在一起進行賭博。有一次,他賭博大輸後感到十分苦惱,便恨而自宮,改姓名叫李進忠,後來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賜名爲魏忠賢。他在萬曆年間被選入宮,隸屬於太監孫暹,靠巴結他進入了甲字庫,從此開始了他宮中的生活。

萬萬沒想到,魏忠賢靠着打熟關係和巴結走上了飛黃騰達的路,尤其是在他拉攏與皇長孫乳母客氏的關係後。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明光宗在一個月內先後駕崩,朱由校即位,是爲熹宗,次年改元天啓。

歷史上魏忠賢最後會被崇禎除掉的原因是什麼?

明熹宗對魏忠賢和客氏十分寵愛,不僅提拔他們的親戚做朝廷上重要的官位,更是將魏忠賢從小小的官位升任爲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之後,魏忠賢越發囂張跋扈,逐漸專擅跋扈,大肆誅除異己,朝廷地方遍插黨羽,並且專斷國政。

這樣的形勢一直持續到明熹宗駕崩,後由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任皇位。崇禎皇帝上任一年左右,魏忠賢就被他法辦了,這一舉措讓朝廷衆多大臣直呼大好。

曾經在朝堂上叱吒風雲的魏忠賢爲何這麼輕易被崇禎皇帝辦掉,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這麼幾點。首先,魏忠賢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全都只是在明熹宗時期才擁有的,他所有的權力是建立在明熹宗的基礎上,全倚仗明熹宗。所以,當明熹宗駕崩之後,魏忠賢手上的權力雖然依舊,但是他也不敢像之前那樣囂張,畢竟換了一個新的主人。

魏忠賢的黨羽自然也不敢輕易行事,一些人甚至忙着轉變態度,深怕魏忠賢帶給自己禍害。其次,宦官始終是宦官,權力必定打不過皇帝。魏忠賢這樣的太監有這麼大的權力,這也是明朝皇帝爲了平衡大臣的權力。我們都知道明朝設有錦衣衛、東廠西廠這類機構,這也是皇帝爲了加強自身的皇權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

歷史上魏忠賢最後會被崇禎除掉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一些大官員不一定會聽從皇帝去辦事,但是太監是必須要聽從的,皇帝叫其做啥太監就得做什麼。所以太監手中的權力也就越來越大了。而且,一個臣子的生死全憑皇帝的一句話。崇禎皇帝剛上臺並未立即對魏忠賢進行處置,是因爲對一個人進行定罪要有證據,經過一套流程,得讓其他大臣服氣。因此,崇禎皇帝在集齊魏忠賢的十大罪狀之後,纔對其進行定罪。

最終,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行到阜城時,聽到後一項命令,便在阜城南關客氏旅店痛飲至四更,上吊自盡了。崇禎帝爲了警醒宮中人士,命人將魏忠賢肢解,懸頭於河間府。魏忠賢的一生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