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中國最後的以爲宰相,因謀反而死,從此中國再無宰相

中國最後的以爲宰相,因謀反而死,從此中國再無宰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皇帝是一國之主,但是皇帝之下還有丞相處理朝政,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丞相是百官之長,是朝中除皇帝之外最高的行政長官。自從秦始皇設置丞相之職,綿延之後的1600多年的時間內,中國大部分時期都是有丞相或類似職位的。可以說,這一傳統貫穿了幾乎整個中國的封建時代。

中國最後的以爲宰相,因謀反而死,從此中國再無宰相

到明朝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璋也設置了丞相的職位,先後由李善長、徐達、汪廣洋、胡惟庸四人擔任。但是,此四人中,有三人都未得善終,只有徐達下場尚好。這四人中,胡惟庸是最後擔任丞相之職的,並且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

胡惟庸早年追隨朱元璋起兵,頗受寵信,任丞相。後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遭朱元璋處死,隨後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此案牽連甚廣。胡惟庸被殺,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內閣供皇帝做爲顧問。內閣大學士絲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擬」權力,先送宦官,再由其上呈與皇帝。從此中國再無宰相一職。

由於胡惟庸的性格一向積極、勇於任事,因此容易與權力慾極大又好猜忌、急躁難安的朱元璋產生政見與取賢上的分歧,所以不被劉基等人看好,認爲胡是:“譬之駕,懼其僨轅也。”。但太祖不介意,認爲劉基多慮、有偏見,仍晉用胡惟庸爲左丞相。

中國最後的以爲宰相,因謀反而死,從此中國再無宰相 第2張

在胡惟庸拜相後的一段時間內,太祖與胡惟庸之間君臣相安無事,但胡惟庸任久熟練之後,即開始與太祖產生歧見甚而引發衝突。洪武十三年(1380年),兩者的恩怨日積月累,太祖在盛怒之下,以謀逆罪,處死胡惟庸,同時藉辭窮追其友好,深挖長達十年,包括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等大批元勳宿將皆受株連,牽連致死者三萬餘人,史稱“胡惟庸案”。

胡惟庸死後,朱元璋徹底廢除了丞相這一職位,徹底杜絕了皇帝被丞相架空的可能性,使皇帝不受朝臣的掣肘。當然,這種做法是有利有弊的。而從明朝後期的歷史來看,即便是沒有丞相,也會有相應的權臣來輔佐皇帝處理朝事,這是歷史的必然。

清朝之後,依然沒有設立丞相之職,之後就是封建時代的結束,從此再無恢復的可能性。胡惟庸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