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不該忽略的抗倭名將:四百年前名望高於戚繼光

不該忽略的抗倭名將:四百年前名望高於戚繼光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核心提示:在當年的東南沿海一帶,“俞龍戚虎,殺人如土”的民謠一直傳誦至今;《福建通志·列傳》也有“世言繼光如虎,大猷如龍”之語。龍與虎,都是威武勇猛的象徵,但在國人傳統觀念中,龍顯然要比虎高出一籌。

不該忽略的抗倭名將:四百年前名望高於戚繼光

網絡配圖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2013年第03期,作者:曾紀鑫,原題爲:《俞大猷:不該忽略的抗倭名將》

提及抗倭名將,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戚繼光。俞大猷這個名字,儘管沒有完全被遺忘,但有關他的生平、功績等,世人知之甚少。四百多年來,世人有意無意間將這位當年名震海疆、功勳卓著的抗倭英雄忽略了。其實,在抗擊倭寇的艱難歲月裏,俞大猷與戚繼光並列,一直爲人們所稱道。

   就某種程度而言,俞大猷還在戚繼光之上。在當年的東南沿海一帶,“俞龍戚虎,殺人如土”的民謠一直傳誦至今;《福建通志·列傳》也有“世言繼光如虎,大猷如龍”之語。龍與虎,都是威武勇猛的象徵,但在國人傳統觀念中,龍顯然要比虎高出一籌。

不該忽略的抗倭名將:四百年前名望高於戚繼光 第2張

網絡配圖

[文武雙全,一代儒將]

俞大猷於弘治十六年(1503年)出生於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一個世襲百戶的軍官家庭。百戶之職屬明軍中的最低武官,正六品,年俸120石。生於世襲軍官家庭,從小習武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而俞大猷在《飲馬長城窟》一詩中卻寫道:“臣十有五着青襟,十年稽古志何深。”據此可知,他5歲就入私塾唸書,15歲即中秀才,被時人稱爲“十才子”之一。長輩並不希望他繼續世襲武職,而是通過科舉之途獲取功名,改變家族的命運。

然而,少年得志的俞大猷在科舉場上並不如意,這恐怕多少與他的“不務正業”有關。考中秀才後,俞大猷便拜理學大師蔡清的弟子爲師,鑽研《易經》,學古文詞,讀古今兵法;還在當時讀書的清源山練拳習武,學的是與少林武術一脈相承的趙氏太祖拳,於《四書》《五經》等科舉必讀書籍自然有所懈怠。直到嘉靖十年(1531年)父親病逝,俞大猷連舉人也未考上。父親一死,家境貧寒的他迫於生計,不得不承襲父職。

不該忽略的抗倭名將:四百年前名望高於戚繼光 第3張

網絡配圖

俞大猷投筆從戎之時已29歲,僅當個百戶小官,可謂入行晚,起點低。但20多年的刻苦攻讀,他飽覽經書,見多識廣,文韜武略非常人所及。既入行武,拳術本已十分高強的他,又醉心於騎射之術,達到了百步穿楊的水平;並向著名俠客李良欽學習荊楚長劍。練不多久即入化境,就連師傅李良欽也歎服不已:“公異日劍術,天下無敵者。”

李良欽的預言不久就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