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執政四十五年的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從來被看做奇葩一朵:最愛修道煉丹,二十多年不上朝,用人也眼歪,大奸臣嚴嵩一幫人,在他眼皮下貪污腐敗二十年。每當後人回顧這段歷史,總能聞到濃重的烏煙瘴氣味。

但是這朵“奇葩”,其實業績頗多:他在位的前半段,整大臣夠狠,用人卻也夠準,明朝行政廉潔高效,工商業蓬勃發展,“資本主義萌芽”更進入生長加速度,史稱“嘉靖中興”,堪稱大明朝黃金二十年。

後期雖說消極怠工,鬧得腐敗激化,動亂四起,但他還是解決了大明朝一個前所未有的國防大麻煩:南倭北虜之患。

南倭,便是一直侵擾東南沿海的倭寇,北虜,便是肆虐長城沿線的蒙古騎兵。全是大明王朝的老對頭,到了嘉靖年間,卻同時進入囂張期,每年來回折騰,每次都給明朝慘重損失,南南北北來回鬧。

這是明朝開國以來,第一次面對長期雙線作戰的痛苦,箇中的艱難滋味,晚明的崇禎還會體會一次。而嘉靖帝在位的後半段,也是在摁下葫蘆起來瓢的折騰中,痛苦二十年。

但這樣一個麻煩,到底讓嘉靖帝給摁下去,南方抗倭打出了戚繼光俞大猷一羣英雄,一開始被日本人追着砍,後來追着日本人砍,最後還跨國出擊,終於到嘉靖帝駕崩那年,明軍在越南萬橋山,剿滅了最後一股倭寇團伙。這羣肆虐中國海域三個世紀的日本強盜,至此基本覆滅。箇中的光輝事蹟,從來史不絕書。其中表現最優良的戚繼光,更被看做民族英雄,能給的榮耀都給了。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而知名度相對不算高的,卻是同時另一個戰場上,大明北方邊軍抗擊蒙古入侵的浴血奮戰,以及一位曾令蒙古人聞風散膽的鐵血將軍:馬芳。

這位將軍的戎馬生涯,或許正應了一部戰爭電影的名字:從奴隸到將軍。

 1、北虜有多狠

比起東南沿海大殺四方的戚繼光,一直在長城血戰的馬芳,功勳同樣不差。說起他的業績,卻要先看看他的對頭:“北虜”有多狠。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第2張

“北虜”,即大明朝的老對手:長期侵擾明朝邊境的蒙古部落。雖然自明朝開國後,他們的日子便一代不如一代,但這幫人的生存能力,卻不是一般的強,每當實力有所恢復,便會狠狠咬大明朝幾口,之前咬的最狠的一次,就是瓦剌可汗也先在土木堡,一舉擊潰明朝幾十萬大軍,還把御駕親征的明英宗抓了俘虜。

而嘉靖年間,明朝又趕上一次他們發狠的時候:韃靼可汗阿勒坦,明朝人稱俺答。這位成吉思汗的子孫,堪稱此時蒙古草原最傑出的軍事家,比起當年瓦剌在土木堡的狠咬一口,阿勒坦更加青出於藍。他帶給明朝的,是每年持續的打擊。戰鬥力更兇悍,其麾下的騎兵,更是當時蒙古草原的最精銳,經常以高超的指揮與兇暴的衝擊,多次重創明朝邊軍。

就戰鬥成果說,他幾乎創下自北元覆滅後的最恐怖記錄:被他攻克過的邊境城池,就有石州,朔州,延綏,松子嶺,朔州,廣昌,古北口等十七座,最慘的是大同,曾經從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一年,連續三次被他佔領,死在他手裏的明朝邊將,嘉靖年間累積有總兵四人,副總兵倆人,參將六人,遊擊四人,遊擊四人。當時明朝北方邊軍,最會打仗的將領和最能打仗的明軍,都被他輪番修理個遍。

而他對於騎兵大兵團奔襲的指揮能力,更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曾經有一次攻克雁門關,然後高速突襲,電光火石之間,就把太原,璐安,臨汾等重鎮都飽掠個遍,幾乎將整個山西省打穿,後來複製了這一經典攻擊的,只有皇太極時代的清軍。這是明朝自正統年間以來,北方面對的最強大對手。

放血最狠的一次,卻是嘉靖二十九年,先聲東擊西,繞開明朝宣大防線,在古北口擊潰明朝三萬守軍後,竟一路長驅南下,殺到了北京城外。之後在北京郊外大肆劫掠,還差點毀掉明皇陵,最後攜帶着大批財物和人口,一路得意招搖着撤軍。

沿途被擄掠的百姓嚎哭震天,好些人竟在路上自盡,北京城外被毀的州縣村莊,更是廢墟一片。而北京周邊的八萬明軍,從頭到尾龜縮不戰,氣的嘉靖帝最後砍了兵部尚書丁汝夔,明軍卻也只敢一路尾隨,縮頭到底。這是明朝自土木堡之變後,又一次丟人現眼的國恥:庚戍之變。

明軍如此沒種,還是因爲阿勒坦太兇,鬥狠鬥不過,耍計謀也耍不過,怎麼打怎麼輸,因此能不打就不打,個別十分沒種的明朝邊將,甚至還偷着給阿勒坦塞錢,只求阿勒坦別打自己。也正因爲太過慫包,於是阿勒坦的侵擾,也就越發輕鬆,最囂張的時候,他還沒打來,好些明朝軍營就全跑光,人口糧食打包全收,好比悠閒的自駕遊。游來游去,終於在北京城下也收穫了一把。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第3張

而就在這場明朝軍隊集體“秀沒種”的“庚戍之變”中,懷柔一個33歲的千戶,表現卻相當有種:他帶的一支小部隊與阿勒坦主力遭遇,非但沒有跑,反而主動發起攻擊,此人更衝在前頭,一下就擊殺了阿勒坦的部將。以至於不明真相的阿勒坦還以爲有埋伏,慌不迭的就撤了。

這場不起眼的小挫,在阿勒坦戰無不勝的軍事生涯裏也算不得什麼,但正是這位年輕千戶,卻成了後來阿勒坦最強勁的對手:馬芳。

這個人的出現,意味着阿勒坦“自駕遊”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了。

要說起來,這位強勁對手,還是阿勒坦自己培養的。在成爲一位明朝軍人以前,馬芳的身份,是阿勒坦家的漢人奴隸。

 2、馬奴隸練級記

嘉靖四年,阿勒坦的祖父,蒙古達延可汗,對明朝宣府大同地區,發動了一次空前的入侵。大批村鎮慘遭浩劫,數萬百姓被擄,無數家庭離散。這其中,便有馬芳一家人:父母在戰亂中失散,八歲的他更被蒙古騎兵擄走,流落到草原做了騎奴。

這樣的悲慘命運,在當時實在太多。那些被抓到草原的漢民,大多不是做了奴隸,就是在草原開荒種地,吃夠了各種羞辱苦頭,只求能平安的活下去。

但在八歲的馬芳心中,一直燃燒不息的,卻是另一個強大的信念:報仇!

在這樣強大的信念下,小馬芳表現的十分乖巧,一開始做騎奴,後來做苦力,不是伺候牛馬羊就是伺候主人。但不管幹什麼,總能討得主人賞識,還和好些蒙古兵交上了朋友,當牛做馬的日子,過的竟有滋有味。

除了會來事之外,馬芳還會學習,沒啥讀書條件,跟着一道的漢人奴隸學,竟也粗通文墨。武功更自學成才,自己砍木頭做弓弩練射箭,還跟着蒙古兵學騎馬和格鬥,本事刷刷的漲,射箭技術有名的高。期間吃了多少苦,捱了多少揍,史書上並沒說,但一直支撐的,卻還是那個信念:瞭解他們的習性,學會他們的本事,找到他們的弱點,總有一天會戰勝他們。

等着阿勒坦做了可汗,已經是青年的小奴隸馬芳,竟也在他面前閃亮了一把:一次阿勒坦出去打獵,斜刺裏殺出一隻猛虎,嗷嗷的衝阿勒坦撲來,護衛在身邊的蒙古勇士們當場臉嚇白,唯獨馬芳不慌,淡定的彎弓搭箭,一下就將猛虎擊殺。喜的阿勒坦當場獎勵他一匹馬和良弓:人才啊!

從那以後,馬芳就成了阿勒坦的心腹,多次隨着他南征北戰。仗越打越多,立的功勞也越來越多,蒙古人打仗的學問,他也越學越多,阿勒坦用兵的特點,更讓他摸了個透。

一直到了嘉靖十六年,騎着阿勒坦贈送的寶馬,使着阿勒坦贈送的良弓,馬芳趁夜逃亡,一路長途奔逃到大同明軍軍營,結果剛跳下馬來,就被明軍衛兵五花大綁。他這麼做簡直是玩命:且不說被蒙古人抓住就是死,就算逃到了明軍,十有八九,也會被當奸細處死。

但馬芳着實走運,當時的大同總兵,便是名將周尚文,此人帶兵有方,幾番審訊下來,便判定馬芳是個人才。不但立刻委任他爲隊長,成了明軍中的基層將官,而且還主動派人找回了馬芳的父母,讓這個離散十二年的家庭終於團圓。這番深情厚恩,也令馬芳的那個信念,從此異常堅定:浴血殺敵,以報國恩。

這段小傳奇,也在當時明軍中流傳開來。許多將士都說,遇到周尚文這樣的好領導,算是馬芳的好運氣。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周尚文這麼做,是給明朝賺了個大運氣:馬芳,便是未來蒙古騎兵眼中,最恐怖的利器。

自那以後,馬芳便用一連串的戰功,不斷給領導驚喜:每次打仗都衝在前頭,每次打完都提幾個人頭回來領功。而且繼續愛學習,不但學同僚上司的打法,還刻苦讀兵書。打仗的鬼點子也越來越多,曾經帶兵抄襲阿勒坦後路,迫使侵擾大同的阿勒坦撤退,連老領導周尚文都拍案叫絕,甚至當着衆將的面誇獎:你將來肯定比我強。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第4張

 3、蒙古人害起恐馬症

蒙受了“庚戍之變”奇恥大辱的明王朝,終於痛下決心整頓國防,邊軍將領也開始大洗牌,大批昏聵的邊將被撤職查辦。而馬芳在同年卻繼續送好禮:懷柔小挫了阿勒坦後,倆個月後,又在山西威遠野馬川倆次設伏,同一個坑連續坑了蒙古兵,一路追殺到山西泥河,儼然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

這樣的好將領,自然要提拔。很快馬芳就成了正一品左都督,擔任宣府遊擊將軍。這是大明朝對抗阿勒坦的第一線。而從此手握兵權的馬芳,首先面對的,就是一個流傳已久的困難:明軍慫包般的戰鬥力。

這時的明軍有多慫?三個字概括:跑的快。

確切點說,不但有敵人的時候跑,聽說敵人來了要跑,甚至沒戰爭的和平年月,跑的也極勤快。這時的明朝,衛所制度破壞嚴重,邊關的軍屯總被侵佔,苦大兵們戰時當炮灰,平時做農奴,越發沒地位,跑路的自然多,留下的卻多是逃跑都沒本事的。這樣的戰鬥力,自然不靠譜。

但一直以來,馬芳都是其中的另類,不但自己敢打仗,還能帶着部下一起打。當隊長的時候,他一個小隊都兇猛,當千戶的時候,他麾下的一千多人也都兇猛。不管多慫的兵,到他的手裏,都能摔打成好兵。

而在成爲宣府遊擊將軍後,馬芳也緊接着要創造另一個奇蹟:把這一大羣傳說中慫包的兵,變成戰無不勝的鐵軍。

他的第一招,就是定規矩,重拾“軍戰連坐法”,臨戰之時,前軍退縮,後隊斬前隊,專門斬孬種。順帶還搞潛伏,把心腹派到軍中祕查,敢剋扣軍餉欺壓士兵的,有一個查一個,查到就嚴辦,天王老子說情也不頂事。經常一次就重辦幾十人。甚至頒佈軍令,敢虐待士兵的軍官,最輕也要打八十軍棍。宣府的軍容風紀,幾下都讓他整的大好。

除了對內整人外,馬芳對外也更硬:當兵不打仗,關鍵是沒保障,軍餉常扣軍屯泡湯,拿什麼去整軍?這事馬芳乾的更狠,專挑當地皇親國戚下手,使喚了我的兵,給我送回來,佔了我的軍屯,更得給我吐出來。最膽大的一次,竟調了幾百士兵,包圍了當地豪強的宅院,硬是把之前大多流失的軍屯,全都給搶回來。部隊有了地,也就有了錢,腰包鼓了,打仗膽氣也更壯。當兵的更感激涕零:這老大沒的說,跟着他衝吧。

這事幹的太兇悍,以至於朝中也有人揭發,好些言官罵聲不斷,但事實證明,在整人之前,馬芳早就整好了關係。流落蒙古期間他練的最多的本事,除了打仗外就是拉關係。當時朝中的都御史方逢時,兵部尚書王邦瑞,都早和他結好,平時捅了簍子,都有人給他頂。就連當時奸的流膿的權臣嚴嵩之子嚴世藩,對這事都明白。專門叮囑馬芳的上司楊順:馬芳這人背景深有手腕,千萬別惹他。

而比起這些麻煩來,馬芳面對的最大困難,卻是倆個字:習慣。明軍打敗仗的習慣。

這時的明軍,已經輸習慣了。阿勒坦打來就跑路,阿勒坦撤走再殺幾個老百姓冒功,早成了好些人理所當然的事。已經很少有人相信:面對這個強大的敵人和兇悍的騎兵,明軍還有面對面戰勝的能力。

所以即使是有點想法的邊將,抗擊蒙古入侵的主要辦法,不是增加火器,就是修整城牆,基本全是消極防禦。但是馬芳,卻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方略:組建強大的騎兵軍團,用阿勒坦最得意擅長的騎兵野戰突襲,徹底將他打垮。

馬芳不但這樣想,而且一直這麼做,他一直抓的最緊的,就是練兵。在軍中大量淘汰老弱,招募邊地精壯,不惜重金通過各種渠道購買馬匹。甚至敞開懷抱,聘請許多蒙古降兵來做教練。還組建了一支專屬於他自己特種部隊:由軍中百戰老兵組成的“家兵”,各個都是身懷絕技的戰士,專門擔當突擊任務。套現在的說法,這就是馬家軍。

而比起後來那支世界田徑大賽一騎絕塵的馬家軍來,馬芳的馬家軍,不但跑的快,更是打的狠。

在馬芳練兵的這些年裏,邊境上的小仗也不少,一邊練一邊打,士兵的膽子也更壯。嘉靖三十四年,一場大戰終於爆發了:阿勒坦故伎重演,再次率領大股騎兵軍團,繞道直撲北京。明朝邊軍一如既往慫包,蒙古軍往哪裏衝,明軍就往哪逃。眼看當年兵臨北京的一幕就要重演,不想在河北保安,碰上了馬芳這個硬茬子。

這次馬芳帶來的,便是他精心訓練的兩千精騎。起初蒙古軍不在意,還想一口吃掉,沒想到戰鬥打響,立刻被崩掉了門牙:這支明軍不但作戰生猛,打仗兇悍,而且戰術極有特色,遠程時火器與弓弩交錯配合,肉搏戰中各色長短兵器輪流招呼,就像一隻攥緊的鐵拳一樣,一下一下猛砸阿勒坦。

慘烈的戰鬥打了整整一天,馬芳本人更身先士卒,全身受傷五處,戰馬更被射殺。被重重砸了幾下的阿勒坦,不明明軍虛實,最終下令撤退。一場大禍就此消解。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多路明軍聞訊增援,卻不敢接戰,只是遠遠觀望,結果看到了馬家軍的閃亮表演。

這戰打完,馬芳一戰成名,連嘉靖皇帝都知道了他,還給了他一個評語:勇不過馬芳。敵人這邊體會更深,竟送了他一個綽號“馬太師”。第二年,又一支蒙古軍土蠻部竄犯薊州,已經是薊州副總兵的馬芳再次領兵出戰,沒想到這次卻撲了個空:對方一聽說是馬芳來了,立刻奔走相告,然後幾萬蒙古軍腳底抹油,撒丫子逃命。一種新型心理疾病“恐馬症”,正在蒙古廣泛流傳。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第5張

4、血戰阿勒坦

馬芳的威猛,令蒙古騎兵越發體會深刻。但幾次與阿勒坦交戰,不是抽冷子打埋伏,就是抄後路。還沒有過一次正面對撞的機會。倆次戰退阿勒坦,也是佔了他不明軍情急於撤退的光。要想真正改變明軍戰敗的習慣,就需要在一個時間場合,狠狠打阿勒坦一次。

嘉靖四十年八月,機會來了。

這時的馬芳,已是宣府副總兵。苦心打造的宣府騎兵,早已錘鍊成熟。而老對頭阿勒坦,作戰水平也在進步:以前是長途騷擾,現在明軍戰鬥力提升,就改重點打擊。這次他的攻擊對象,是山西大同。

而馬芳的情報工作,已經精確到恐怖:阿勒坦一動身,就知道了他的作戰目標。可這事風險太大:大同不是自己的防區,自己若不去救援,也沒啥責任,一旦出擊失敗,責任就跑不了。不打沒事,打了卻可能出大事。

但馬芳還是毅然決定:打!不但要打,而且還要以蒙古軍最擅長的方式打——騎兵出擊,長途奔襲。雖然很多部下都意識到這事嚴重性,而且紛紛勸阻。但馬芳鐵了心,更以大義激勵部下,同時宣佈政策:兄弟都在軍中的,弟弟回去。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去。命令頒佈後,明軍士兵人人感奮,爭着要跟去。刀山火海,也要打這一仗。

於是,這支勇敢的軍隊,像一隻離弦的利箭一般,從宣府悄然出發了。連夜急行軍五百里,凌晨抵達大同外圍,成功鎖定阿勒坦的主力。然後先以馬芳的“家兵”爲先導,摸進阿勒坦軍營裏放火,只見火勢大起,軍營裏不斷有人喊着:馬太師來了!

馬芳兇猛的進攻,就這樣如烈火燎原般展開:精銳的明朝騎兵前仆後繼,決死衝鋒,終於將阿勒坦的陣營衝亂。但突遭意外打擊的阿勒坦,反應也異常迅速:立刻集結兵力,一面阻擊一面撤退,硬是在馬芳包圍圈合攏之前,成功逃出了明軍追殺。

但吃了大虧的阿勒坦還沒緩過氣來,馬芳就狠狠的咬了上來。雙方在兔兒嶺,飲龍河連續接戰,明軍連戰連捷,阿勒坦連戰連退。但咽不下這口氣的阿勒坦,又豈是吃虧的人?在敗退到懷安後,阿勒坦終於找到辦法:先用小部隊引馬芳追殺,誘到草原後大部隊合圍。非滅了這羣不知死活的明軍不可。

這計劃似乎很順利:阿勒坦一放誘餌,馬芳就上鉤,大部隊蜂擁着撲來,果然被蒙古軍包了餃子。但正在阿勒坦得意洋洋,準備收穫勝利果實的時候,卻又被當頭一棒:馬芳早已安排精銳家兵,在蒙古軍側翼埋伏,阿勒坦一包圍,家兵就出擊,一打就把阿勒坦軍隊斬成兩段。

這場慘烈的戰役,再度打了一天一夜,馬芳依然奮勇衝殺,連馬刀都砍捲了三把,傷亡慘重的阿勒坦,終於倒在明軍堅韌的意志面前,慌不迭的奪路而逃。這是一直無敵的阿勒坦,在庚戍之變之後,遭受的第一場野戰慘敗。而這仗最大的意義,絕不是殲滅了多少人,而是向阿勒坦宣告了一個新的事實:大明的鐵軍,可以用任何方式擊敗你,包括你最擅長的騎兵。大同大捷的捷報,像長了翅膀似的飛到了北京。四十四歲的馬芳,正式獲封爲宣府總兵。這是明代武將可以做到的最高官職。然而在這個人生頂點之上,馬芳接下來要實現的,卻是他籌謀已久的一個戰略:先發制人。

5、真實版的空城計

一直以來,明朝與阿勒坦作戰的劇本,都是固定的:阿勒坦來,明軍防守。不是靠火器,就是靠城頭,像馬芳這樣長途奔襲,防守反擊,都算是逆天了。

但馬芳要乾的,卻是更逆天的事:主動出擊,搗毀阿勒坦的軍隊和大營,在敵人進攻之前,就給敵人沉重的打擊。按照現代的說法,這是先發制人。

而馬芳辦這個事,已經有了充足的底氣:他在草原度過了青春年華,熟悉那裏的一草一木,他已經打造出了鐵血的騎兵,完全可以面對一切慘烈考驗。更重要的一條,是他建立了一個恐怖的草原情報網:大批的密探早已潛伏在各個蒙古部落,隨時可以向馬芳傳送情報。

於是,很多瞠目結舌的場景,便越來越多的在阿勒坦身邊上演:每當他準備好兵馬,要大舉進攻的時候,不是自家的草場被燒,就是一些部落的馬匹被搶。有時候他搶的盆滿鉢滿,準備回來慶功的時候,更發現自家的部落,已經被燒成了灰,他前腳剛打完,明朝的報復性進攻,後腳就打響。這些絕大多數,都是馬芳的傑作。

而隨着戰場上的連勝,馬芳出擊的頻率越來越多,範圍也越來越廣,戰果也越來越豐富。而且在他的帶領下,幾個邊鎮的明軍有樣學樣,全跟着發動出擊戰役。鬧的阿勒坦的地盤戰火四起。最拉風的一次,馬芳長途奔襲四百里,打到阿勒坦的重鎮興和,不但把當地摧毀一空,更大舉閱兵,耀武揚威。而周圍的蒙古兵,不是跑的老遠,就是躲着不打。當年阿勒坦侵擾內地的悲慘場景,馬芳就這樣原數奉還。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第6張

京劇馬芳形象

馬芳的兇猛,讓阿勒坦越發頭疼。不過他有找出新辦法:打不過你?還躲不過你?你在的地方,我不去打不就完了?

而馬芳的回答是:你不打,我就找着你打。

由此,揭開了馬芳戎馬生涯中最兇險的一戰:馬蓮堡血戰。

嘉靖四十五年,阿勒坦拼上十萬騎兵,發動了對明朝萬全右衛的進攻。這個萬全右衛,號稱叫鐵壁,是明朝邊防的重鎮。一旦淪陷,整個河北都要暴露在阿勒坦的鐵蹄下。

於是萬全右衛告急,明王朝也反應迅速,急命固原,延綏,宣府,大同,薊鎮五大總兵馳援。而兵圍萬全右衛的阿勒坦,真正要等的,便是其中最精銳的馬芳部。

結果馬芳剛剛趕到馬蓮堡,蒙古優勢兵力立刻就撲上來。部下建議緊急前進,到萬全右衛與守軍會合。馬芳卻知道,一旦這樣做,萬全右衛就是滅頂之災。因此就地列陣,迎戰敵人。

這是馬芳一生裏又一次以寡擊衆的慘烈戰役,憑着毫無工事的馬蓮堡,明軍冷靜的部署防禦,馬芳命人列起大旗,擺出大軍的架勢不斷挑釁敵人。多次吃過馬芳虧的蒙古人,這次也學乖了,一看馬芳如此高調,便判定有蹊蹺。雙方大軍對峙一整天,蒙古軍硬是不敢發動強攻。

一直到了深夜,意外突然發生了:馬蓮堡年久失修的城牆轟然倒塌,嚇的部下連忙要修繕,馬芳立刻喝止,反而命令全軍偃旗息鼓,戰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而聞訊的蒙古人,繼續施加壓力。韃靼人擂鼓震天,擺出就要發動攻擊的架勢。馬芳卻繼續淡定,反而命令部下打開馬蓮堡城門:麻利的要打快打。

這虛虛實實的表演,終於騙過了敵人。等到第二天清晨,早已憋了一夜的馬家軍奮勇殺出,將猝不及防的敵人殺得大潰,一萬騎兵打十萬蒙古軍,竟令敵人倉皇撤退,而且跑還沒跑對路線,正碰上另外幾路增援明軍,這下落進口袋裏的蒙古軍,遭到了明軍多路痛打,再次嚐到了戰敗的滋味。

而險中求勝的馬芳,在這場戰鬥中展現的,除了過人的智慧勇氣,更有高貴的品格:戰後他的部下田世威獲罪,馬芳主動放棄自己的賞賜,換得田世威從輕處罰。誰知幾年以後,田世威反而恩將仇報,處處陷害馬芳。對此馬芳也毫不計較,從未打擊報復。這高貴的人品,正是馬家軍浴血奮戰的緣由。而這一段掌故,以及這場艱苦的勝利,同樣也被後人寫入了一部京劇名段:《困城》。

 6、滿門忠烈,兒子坑爹

嘉靖皇帝朱厚熜駕崩的時候,在馬芳等新一代明軍將士的浴血奮戰下,北方抗擊韃靼的戰事,也在往好的方面轉化。

在隆慶皇帝登基後,馬芳也一如既往,從宣府到大同,接連打了很多勝仗。不但多次擊退阿勒坦的侵擾,還在隆慶四年上演了奇襲威寧海子的妙筆:以騎兵突襲阿勒坦的老窩威寧海子,一路追殺阿勒坦數十里,差點將阿勒坦活捉,而僅韃靼部落的首領們,被擒就有數十人。這是馬芳戎馬生涯裏最漂亮的一次突襲,也是最後一次。

四個月以後,阿勒坦的孫子把漢那吉,因爲妻子被祖父阿勒坦霸佔,憤然投奔了明朝。明王朝趁熱打鐵,在高拱張居正等閣臣的主持下,與阿勒坦經過談判,終於成功招降了這位肆虐北方二十年的大隊頭:阿勒坦接受了明朝冊封,成爲大明王朝的順義王,雙方開始了互市貿易,從此再不動刀兵。這就是著名的“隆慶和議”。其偉大意義,用一句古話就可以概括:六十餘年邊民生息,遂長不識兵革矣。

而這個偉大事件的實現,除了高拱張居正的政治智慧,便是馬芳等一代勇將的浴血奮戰。正如阿勒坦自己在給明朝的奏摺裏所說,馬芳等人打的他“邊外野草盡燒,冬春人畜難過”,所謂和議,他其實是就坡下驢。

而明史裏則清楚記錄了他的戰功:戰膳房堡、朔州、登鷹巢、鴿子堂、龍門、萬全右衛、東嶺、孤山、土木、乾莊、岔道、張家堡、得勝堡、大沙灘,大小百十接,身被數十創,以少擊衆,未嘗不大捷。擒部長數十人,斬馘無算,威名震邊陲,爲一時將帥冠。

明朝將軍馬芳:從奴隸到將軍的蒙古騎兵大剋星 第7張

而結束了戰爭的馬芳,到了張居正當國的萬曆年間,卻被御史吳百朋彈劾,落得免職閒住的下場。人生最大的挫折,沒輸在戰場上,卻輸在官場上。

而在這悲催歲月裏,及時無私“幫助”了他的,竟然是老對頭阿勒坦。萬曆五年,阿勒坦老毛病又犯,給明朝獅子大開口要錢,說不給賞賜就要鬧事。明朝立刻反應迅速,命正在家憋氣的馬芳復職,重任宣府總兵。

之後馬芳帶領精兵,高揚着馬字戰旗。在草原上優哉遊哉的晃了幾圈,蒙古人嚇的奔走相告,說當年恐怖的馬太師又打回來了。得到消息的阿勒坦大驚,連忙給明朝上奏摺認錯。一場兵禍,就此解決。

四年之後,征戰一生的馬芳,終於閉上了疲勞的眼睛。臨終最後的遺言,是把自己的遺骨,葬在大同北面的新平堡。這是他當年從蒙古草原逃回來後,最早在軍中做隊長的地方。這個選擇,便是一個軍人,對於戎馬生涯的最好紀念。

但一生戰功卓著的馬芳,最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光輝功勞,竟抵不過一個坑爹的兒子:寶貝兒子馬林,靠着老爹的功勳,輕輕鬆鬆一路晉升。明明只是個文不成武不就的浪蕩子,竟也混到了總兵。誰知後來努爾哈赤起兵,讓這個水貨徹底現形:著名的薩爾滸大戰中,正是由於馬林的指揮不力,造成了尚間崖一戰慘敗。

所以入清以後,愚蠢的馬林,成了後人的笑柄,反而蓋過了鐵血的父親。

同樣被掩蓋的,還有馬家的滿門忠烈:馬芳的孫子馬燃和馬灼都殉國在遼東戰場,小孫子馬曠最有才華,曾被看做明朝崇禎年間最有潛力的將星。但甘州一戰,孤軍奮戰的他最終殉難在農民軍賀錦之手。

從薩爾滸到明朝滅亡,馬家祖孫三代,爲國捐軀的男人多達七人,大明的頑強與不屈,這些滿門忠烈正是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