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湮沒在歷史深處的吳三桂謀士:不爲人知的吳三桂

湮沒在歷史深處的吳三桂謀士:不爲人知的吳三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三桂一生在明朝、大順朝和清朝諸政權之間投機取巧、反覆無常,堪稱明末清初的大陰謀家。然三桂極善籠絡人才,身邊聚集了大批謀士爲其效命,這些淹沒在歷史深處的陰謀家背後的陰謀家,在三桂反清的過程中推波助瀾、出謀劃策,在滾滾東去的歷史長河中攪起朵朵浪花,亦不失爲一景。

1、在吳三桂的衆多謀士中,方光琛、劉玄初二人堪稱智囊。方光琛是明朝禮部尚書方一藻之子,善謀略,早年曾與吳三桂締盟爲忘形交,後亡命至雲南,入吳三桂幕。方光琛爲三桂心腹,深受信賴,可謂首席謀士。三桂謀士中最具戰略眼光的當屬劉玄初,劉玄初原是大西農民軍蜀王劉文秀帳下幕客,劉文秀兵敗後轉爲吳三桂謀士,此人極具大局觀,眼力深邃,可惜他的很多謀略並未被三桂採納。

2、吳三桂受封雲貴後,勢力惡性膨脹,漸成尾大不掉之勢,引起了清廷的極大不安。康熙帝親政後,鑑於歷史上的藩鎮之禍,更是認爲吳三桂及耿精忠、尚可喜三藩不可不撤。康熙十二年春,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尚可喜申請撤藩實際上是害怕位高權重引起朝廷懷疑,最終招來禍事,故以此保全聲譽,以求善終。康熙抓住這一難得時機,順水推舟,乘勢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

湮沒在歷史深處的吳三桂謀士:不爲人知的吳三桂

在這種情況下,吳三桂假意上疏朝廷,請求撤藩,以試探康熙帝態度。對此,劉玄初極力進行勸阻,提醒吳三桂不要自己陷自己於被動的境地,“上久思調王,特難啓口,王疏朝上而夕調矣。彼二王辭者自辭,王永鎮雲南,胡爲效之耶?不可。”(皇上很久就想把您調離雲南,但特難開口。您上疏,一定會朝上而夕調。尚、耿兩王願辭就讓他們辭去,您可永鎮雲南,爲什麼非要效法他們呢?您不可上疏!)但吳三桂並沒有理會劉玄初的勸諫,反而氣沖沖地說,“予疏即上,上必不敢調予;具疏,所以釋其疑也。”(我馬上就上疏,皇上一定不敢調我。我上疏,是消釋朝廷對我的懷疑)。由於這件事,三桂遷怒於劉玄初,讓他外任鹽井提舉。

結果正如劉玄初所料,康熙帝順勢允其撤藩,還派專使至滇,雷厲風行地辦理撤藩事宜,由此證明了劉玄初的遠見卓識。“未幾,有貴州之變,三桂思玄初言,以之留守學士”,很快又把他召了回來。吳三桂還在內心深處始終幻想能與康熙達成某種政治上的妥協,但謀士們卻遠比他清醒,方光琛一針見血地指出:“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籠中,烹飪由人矣!”在形勢的逼迫下,吳三桂頓生反義。爲此,三桂決定先找方光琛籌劃。平日,吳三桂待方光琛甚厚,每有餘暇,二人經常評論世務,很是融洽。吳三桂第一次找方光琛時,沒有明說造反;第二次談話才說出本意,但方光琛不置一詞。第三次,吳三桂天剛亮就登門問計。方光琛見吳三桂反意已決,即爲三桂分析天下形勢,指出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可傳檄而定,其餘戰勝攻取,易如反掌!於是吳三桂決計起兵。由此可見,在舉兵造反這件大事上,方光琛的意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3、起兵之初,吳三桂羣集衆謀士問計,劉玄初分析道:“明亡未久,人心思奮,宜立明後,奉以東征,老臣宿將,無不願爲前驅矣”!建議擁立明朝後裔以爭取人心,號召天下。而方光琛則予以反對,“出關乞師,力不足也,此可解(指當初獻山海關引清軍入關事);至明永曆已竄蠻夷中(指南明永曆帝在吳三桂大軍的追擊下逃入緬甸一事),必擒而殺之(指吳三桂進攻緬甸,迫使緬甸獻出永曆帝及家屬一事),此不可解矣。篦子坡之事可一行之(指吳三桂在篦子坡殺害永曆帝父子),又再行之乎?”方光琛的話擊中了吳三桂心中的痛處,三桂遂不用劉玄初計策,決定自立爲王,號令天下,事實證明三桂這招棋完全是一個昏招。後來的事態發展完全驗證了劉玄初的預想,吳三桂打出了“大周”年號,顯無恢復明室之圖,失人望於天下,前明反清勢力便不願與其合作。當時著名的大學者顧炎武就指出,“世乏劉荊州,託身焉所保”?吳三桂由此失去了無數相助者,着實可嘆可惜。

4、反叛之初,吳軍勢如破竹,各地紛紛起兵響應,倒戈投吳,曾經不可一世的清軍望風而逃,一觸即潰,皆不敢戰。就連北京也出現了楊起隆起義事件,京師亦風聲鶴唳,人心惶惶。一時間,形勢對吳三桂顯得非常有利。至康熙十三年三月,吳三桂已擁有云、貴、湘、蜀,並深入到湖北巴東、宜都等地。襄陽總兵楊來嘉投降後,江北亦爲之震動。

然而吳三桂打到長江邊,舉足即可渡江,卻“至夷陵,駐兵鬆滋,三月不進。”此時,清軍未集,江北已是風聲鶴唳,人心不固。如能迅速渡江,獨佔長江之險,軍事主動權將穩操在手,並在政治上進一步擴大影響,動員江北乃至黃河流域的漢官漢將參加,清朝將無法收拾局面,勢必繼續退至黃河北岸,以圖固守。對於吳三桂的停頓不前,吳軍的將領、謀士們甚是詫異。原來吳三桂打算以此逼迫清廷放還世子吳應熊,並與之議和劃江而治。爲此,吳三桂給康熙寫去一封信,交給被扣留的禮部侍郎折爾肯和翰林院學士傅達禮,釋放他們回去,轉呈康熙。

湮沒在歷史深處的吳三桂謀士:不爲人知的吳三桂 第2張

劉玄初正確地指出了當時的形勢,寫信勸告吳三桂,“愚計此時當直搗黃龍而痛飲矣,乃阻兵不進,河上消搖,坐失機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爲何說也。意者王特送諸大臣入朝爲王請乎?諸大臣辱國之臣,救死不暇,烏能爲王請也!若曰待世子歸乎?愚以爲朝廷寧失四海,決不令世子返國也。夫弱者與強者鬥,弱者利乘捷,而強者利於角力;富者與貧者訟,貧者樂於速結,而富者樂於持久。今雲南一隅之地,不足當東南一郡;而吳越之財貨,山陝之武勇,皆雲翔蝟集於荊、襄、江、漢之間,乃案兵不舉,思與久持,是何異弱者與強者角力,而貧者與富者競財也?噫!惟望天早生聖人以靖中華耳。”

劉玄初的信直接點出了當時的形勢和吳三桂的顧慮,希望吳三桂做“聖人”以恢復漢家天下,告誡三桂以雲貴一隅之地對抗中央,利在速戰速決,長久對持勢必自取滅亡。但這封信依然沒能打動吳三桂,“未幾,玄初鬱郁而死”。劉玄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他在康熙勢必要撤藩,擁立明朝後裔以爭取人心,以及吳軍戰略部署等方面的見解無疑都是非常正確的,特別是他對康熙的想法、舉動可謂料事如神。可惜吳三桂並不採納他的建議,事實上,吳三桂沒有真正的雄才偉略,也就是一個陰謀家。除了劉玄初力主迅速渡江北上,其他謀士、將領也提出了“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出巴蜀,據漢中,塞崤函自固”等主張。這些主張各有側重,但從戰略上,有一個共同點,這就是都力主進兵,決不能停頓下來。可惜吳三桂一概不聽,就是屯兵不進,由此坐失機宜,給了清廷喘息的機會。吳三桂最終的命運,至此已經註定了!

5、自劉玄初死後,吳軍無人再敢在三桂面前提出北進的建議。而穩住了陣腳的康熙帝開始從容調度,迅速展開反擊。結果正如劉玄初所料,喪失戰略先機的吳軍很快陷入了窘境,三桂亦在絕望中病死。直至吳三桂死後,勇將吳國貴纔敢指出吳三桂此前的戰略失誤,“從前所爲皆大誤也”,“寧進而死,不退而生。”然而此時說這話還有什麼用呢?康熙二十年十月,清軍攻克昆明,吳三桂孫子吳世璠自殺。三桂首席謀士方光琛束手就擒,被凌遲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