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後,爲何沒有將權力歸還給曹芳?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後,爲何沒有將權力歸還給曹芳?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帶來的司馬懿的文章。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陽汝陽縣大安鄉工茹店村),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對於司馬懿來說,終於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機會了。於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後,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爲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曹魏都城洛陽。司馬懿自率太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駐紮在洛水浮橋。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對於曹爽來說,最終放棄了抵抗。

於是,曹爽請免職,隨曹芳回京。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馬懿派兵包圍。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因此,司馬懿贏得了高平陵之變的勝利,從而掌握了曹魏大權。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發動高平陵之變,明面上的理由就是大將軍曹爽罪無可赦,自己需要誅滅曹爽及其黨羽。不過,在除掉曹爽及其黨羽之後,司馬懿依然將曹魏大權牢牢抓在手中,也即沒有交給已經17歲的曹芳了。那麼,問題來了,高平陵之變後,曹芳已經17歲了,司馬懿爲何不將權力還給他?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後,爲何沒有將權力歸還給曹芳?

首先,在古代歷史上,皇帝年幼的時候,託孤或者輔政大臣,確實可以代爲執掌大權。曹芳(232年-274年),字蘭卿,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魏國第三位皇帝(239年1月22日-254年10月17日),魏武帝曹操曾孫,任城威王曹彰的孫子,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景初三年正月初一日(239年1月22日),魏明帝曹叡病重,於是立曹芳爲皇太子,當天,魏明帝病逝,曹芳即位,年僅八歲,尊魏明帝的皇后郭氏(明元皇后)爲皇太后,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因此,在魏明帝曹叡去世後,只有八歲的曹芳,確實不適合執掌朝政,所以,曹魏的大權自然被曹爽和司馬懿所掌握了。

不過,到了公元249年,也即高平陵之變結束後,曹芳已經17歲了,也即已經可以說是成年了。在此基礎上,司馬懿確實沒有理由繼續代爲執掌朝政了。換而言之,司馬懿應該將大權還給曹芳了。當然,實際的情況卻是高平陵之變後,不管是司馬懿,還是司馬師,都牢牢掌握了曹魏大權,甚至司馬師還廢黜了皇帝曹芳。對此,在筆者看來,司馬懿之所以不願意交出權力,原因主要分爲以下幾點。

一方面,司馬懿不是孤身一人,他需要爲自己的家族考慮。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漢朝時成爲河內郡,司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根據《晉書》、《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爲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爲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爲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爲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對此,晉武帝司馬炎詔書說:“本諸生家,傳禮來久。因此,對於司馬懿來說,所在的家族是一個世家望族。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後,爲何沒有將權力歸還給曹芳? 第2張

在此基礎上,司馬懿的選擇,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利益,也需要從整個司馬氏的利益出發。那麼,非常明顯的是,在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沒有將權力歸還給已經17歲的曹芳,實際上符合司馬氏的利益。換而言之,這意味着司馬懿能夠爲司馬氏爭取更大的利益。在筆者看來,司馬懿的這一情況,讓筆者聯繫到了東漢末年的荀彧。很多人都說荀彧忠於漢室,不過,因爲荀氏家族處在中原之地,這促使荀彧不可能去投奔漢室後裔的劉備,也即這都是從家族利益出發的選擇。

另一方面,司馬懿害怕交出權力之後,會成爲第二個曹爽。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怕曹爽會絕地反擊,於是先後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並以洛水爲誓允諾其只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與此同時,曹魏老臣蔣濟也寫信給曹爽,稱司馬懿只想剝奪他們兄弟的兵權,不會傷害他們,可以保他們富貴。曹爽想了一夜,認定司馬懿不過是欲令他與他的兄弟們放棄兵權,於是決定放棄抵抗,而請皇帝罷免自己,並向司馬懿認罪投降。對於曹爽來說,在交出權力之後,曹爽兄弟與其親信黨羽都被捕,正月戊戌(初十)日(2月9日)一起被滅三族。

所以,在筆者看來,曹爽的前車之鑑可謂歷歷在目。對於司馬懿來說,自然不希望成爲第二個曹爽,也即司馬懿一旦將權力還給曹芳這位皇帝的話,那麼,司馬懿及其家族,很可能就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了。在此基礎上,對於忠於曹魏的勢力來說,完全可以藉此機會反擊司馬懿,從而讓司馬懿家族承受覆滅的風險。因此,在筆者看來,司馬懿選擇不交出權力,無疑是令人理解的行爲了。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後,爲何沒有將權力歸還給曹芳? 第3張

最後,除此之外,司馬懿沒有將權力還給曹芳,也是爲司馬氏篡奪曹氏江山奠定基礎。對於司馬懿來說,在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就沒有退路可言了。換而言之,司馬懿必須一條路走下去,也即需要取代曹魏,建立屬於司馬氏的江山。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司馬懿和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不是皇帝,卻掌握着朝廷大權,生殺予奪,幾乎無所不能。曹操生前,先是稱魏公,又稱魏王,下一步就是皇帝,雖然曹操到死都沒有稱帝,但是,他已經無限接近皇帝了。公元220年,在曹操死後,曹丕便更進一步,“以魏代漢”,建立曹魏。

在此背景下,司馬懿是看着曹魏如何建立的,清楚這一切流程。因此,他也是循着這條路進行的。不同的是,取代曹魏的難度是比較大的,畢竟曹魏的江山,不是司馬懿打下來了。基於此,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完成了曹操一個人的道路,爲司馬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司馬昭死後,司馬炎很順利“以晉代魏”,建立了西晉王朝,也讓曹魏正式告別了歷史的大舞臺。總的來說,基於以上幾個原因,在高平陵之變後,儘管曹芳已經17歲了,但是,司馬懿依然不會交還權力,也即不會讓曹芳執掌朝廷大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