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敢把腿放在皇帝身上睡覺的人 中國史上可能就他嚴光一人了

敢把腿放在皇帝身上睡覺的人 中國史上可能就他嚴光一人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嚴光(前39年—41年),字子陵,漢族,會稽餘姚(今浙江慈溪市橫河鎮)人,東漢著名隱士。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爲同學,兩人在少年時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天下大亂,嚴光就回到餘姚隱居起來,而劉秀則投身於征戰之中,而後統一了天下,做了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

敢把腿放在皇帝身上睡覺的人 中國史上可能就他嚴光一人了

當上皇帝之後,光武帝仍然不忘當年的老朋友,下令繪製嚴光形貌,派人四處尋訪他。後來齊國上報說:有一個人反穿裘皮襖在澤中釣魚,長相很像嚴光。”光武帝遂派人準備了小車和禮物去請他。請了三次纔到,安排在京師護衛軍營住下,供給牀褥等用具,宮中管膳食的官每天早晚供給酒食。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送信的人便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限於朝廷的有關制度不便,所以不能來。希望能在天黑後,親自來向你表達歉意。”嚴光不說話,將書簡扔給送信的人。口授說:“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懷着仁心輔助仁義天下都高興,拍馬屁看人臉色辦事可就要身首異處了。”侯霸收到信看過,封好了再上給光武帝。光武帝笑着說:“這狂傢伙還是老樣子。”當天就親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睡着不起來,光武帝就進了他的臥室,摸着嚴光的腹部說:“唉呀嚴子陵,就不能相幫着做點事嗎?”嚴光又睡着不講話,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看了好一會,說:“過去唐堯那樣顯著的品德,巢父許由那樣的人聽說要授給官職尚且去洗耳朵。讀書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到強迫人家做官的地步?”光武帝說:“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讓步?”於是便上車,嘆息着離開了。

光武帝並不死心,又請嚴光到宮裏去,談說過去的交往舊事。光武帝向他請教治國之道。嚴光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兩人一直談到深夜,光武帝留嚴光同牀睡覺。嚴光也不推辭,躺在牀上,叉開雙腿,沉沉入睡。睡到半夜,竟把一條腿擱到皇帝身上。次日,太史奏報:“臣昨夜仰觀天象,發現有客星衝犯帝座甚急,恐怕於萬歲不利,特進宮面稟。”光武帝沉思片刻,忽而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哪裏是什麼客星衝犯帝座,是朕與好友嚴子陵同牀而眠,他的一條腿擱到了朕身上了。”

敢把腿放在皇帝身上睡覺的人 中國史上可能就他嚴光一人了 第2張

光武帝十分欽佩嚴光的人品才學,要他擔任諫議大夫,但嚴光不肯屈意接受,回富春山過着耕種生活,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爲嚴陵瀨。建武十七年,又一次徵召他,嚴光還是沒有去。

後來卒於家,享年八十歲,葬於富春山。光武帝下詔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安葬,墓在陳山(客星山)。桐廬縣有嚴子陵釣臺,餘姚有嚴子陵祠、客星山、客星橋、客星庵、高風亭、“高風千古”石牌坊、故里碑亭、子陵亭等遺蹟、紀念物。

宋人有一首詠嚴光的詩說:“一着羊裘便有心,虛名留得到如今。當時若着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旨在說明嚴光對名聲仍是渴求,陸游也有《鵲橋仙》雲:“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范仲淹重修桐廬富春江畔嚴先生祠堂,並撰寫《嚴先生祠堂記》,內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讚語,遂使嚴光以高風亮節聞名於天下。

相傳後世有一位上京考功名的秀才,路過嚴子陵的釣臺,便題一首詩說:“君爲名利隱,我爲名利來。羞見先生面,夜半過釣臺。”這真是“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但與之完全相反的是,又有人對他提出極其嚴厲的批評說:“一着羊裘不蔽身,虛名傳誦到如今。當時若着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這是何等嚴格苛刻的要求!他是說,嚴子陵反披羊裘去釣魚,分明是故意沽名釣譽,要等漢光武來找他,以此作爲成名的手段。如果真想逃名避世,當時只着一般漁人所穿的蓑衣斗笠去釣魚,誰又知道富春江上多了一位漁人便是嚴子陵呢!這樣以來,當皇帝的同學劉秀豈不是永遠也無法找到你了嗎?因此他批評嚴光是有意作秀以求虛名,而非真隱之人。這顯然是求全責備。如果按照這種嚴格要求隱士、高士、處士的標準來講,凡是被歷史文獻所記載、爲人世所知的人物全都一無是處了。宋代的大詩人陸放翁便說過:“志士棲山恨不深,人知已自負初心。不須更說嚴光輩,直自巢由錯到今。”平庸一生,名不見於鄉里,終與草木同腐的,或者庶乎近焉!

敢把腿放在皇帝身上睡覺的人 中國史上可能就他嚴光一人了 第3張

事實上,從嚴光的個人品行和一生行跡來看,嚴光並非沽名釣譽之徒,而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士,嚮往自然、追求自由的陶淵明式的隱士。如果他真有名利之心,他不會一二再、再而三地拒絕劉秀的徵召,並且最終也沒出來做官。君不見,姜子牙、諸葛亮、盧藏用等人就禁不住別人的一再邀請最終出山。

如果從個人品行的角度來看,嚴光的這種淡泊名利的品格是值得肯定的。但若從個人的社會價值的角度來看,嚴光的這種做法則是不值得提倡的。嚴光身處“光武中興”的治世,懷有經天緯地之才而不爲世用,實在可惜。這也是劉秀屢次徵召他的原因。如果像嚴光這樣才德兼備的隱士都肯出來爲國家爲社會的發展助一臂之力,那麼整個國家和社會將會有更大的進步、更快的發展。儘管隱居是個人自由,儘管保持個人品格高尚也很重要,但若和“爲國爲民”這樣的千秋大義相比,他們僅是“小義”而已。二者孰輕孰重,自不待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