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暴君也是奇才

揭祕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暴君也是奇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在歷史上,也許沒有其他人像秦始皇更具爭論性:千古一帝的稱號,看似堂皇實是貶義,萬世暴君的罵名,卻是信史鑿鑿,鐵案如山!於是歷朝歷代,匹夫匹婦,指指點點,口誅筆伐。然而有幾個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上俯瞰古今,洞若觀火?小編爲大家帶來一個新觀點,那就是秦始皇雖然有暴行但也不失爲一位奇才。

  時光翻過二千年多年,人類從愚昧走進文明,歷史的輪廓大致定型和廊清,成王敗寇的觀點,依是貫徹始終,對歷史的透視力一樣是深度散光。

揭祕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暴君也是奇才

網絡配圖

  想想秦始皇爲什麼被罵,無非是殘暴成性,橫徵暴斂,什麼焚書儒,什麼好大喜功等等,但是,一個懂得歷史的人,誰不知道在我國百多名帝皇之中,有幾多是仁義的?可以說,仁義往往是例外,殘暴纔是普遍現象。且不說夏?商紂,魯迅就說過明朝的皇帝們是“無賴兒郎”,而像“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太平盛世在漫長的上下二千年可謂屈指可數。

  至於築陵墓建宮殿,哪一朝哪一王沒有?哪一朝一代不是靠剝削人民,有數不清,名目凡多的苛絹雜稅?苛政猛於虎,大唐的柳宗原何嘗不深深感嘆過?天下烏鴉一般黑,算來計去差別不過是百步和五十步而已,既然這些罪名放在大部分皇王身上都適合,這些事在每個王朝都會發生,爲什麼獨獨是秦始皇受萬世罵名,被千夫所指?

  曾有學者指出,凡是短命的朝代,其皇王一般沒有好的,因爲寫史的是他們的敵人,成王敗寇自古皆然,取而代之者需要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是順天應人,自然要美化自身,醜化對手。在我國曆史上,除了一個項羽,再沒有失敗的英雄-----有學者指過,這是因爲司馬遷受了宮刑,對劉漢心有怨氣,所以敵人的敵人就成了朋友,因爲這個原故,纔將項羽寫得氣蓋天地,雖敗猶榮。

  再看在歷史上出名的淫君隋帝,”淫母亂倫“之事,幾乎到了讓見者洗眼,聽者洗耳的地步,其實唐高宗和武眉,唐玄宗和楊玉環,一個納父之妾,一個奪子之妻,不是一樣亂倫?但爲什麼後者遠遠沒前者突出?到了白居易筆下的〈長恨歌〉更成了一個感人的悲情愛情故事,說不完的纏綿惻悱,讓大家都似乎忘記這個故事的背後,是奪子之妻的醜陋。隋唐的亂倫或真有程度上的差距,但更主要還是隋朝才短短几十年,寫隋史是唐人,而大唐近三百年,官家早有定說於是慢慢成了公論。

  盡信書不如沒有書,哪怕是史書。我相信,秦始皇的殘暴是事實,但也有劉漢的誇大成份。阿房宮,真是有“三百里”?就算古時的裏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也是三十里呀,放在今日三十里是一座中城市了,可是,阿房宮只是一座宮殿,並不是一座城,真不敢想象三十里的一座宮殿是怎個樣子,而且還在古代。

  真是燒了三個月?不知這場火是怎個燒法,三個月內能不下雨?斷斷續續燒三個月,可能實際不過需要十天半月罷了。當然文學上的誇張是許可的,太當真三百里,三個月的說法,是不智的。

  最爲後人所指是,也是最失後人心的是“焚書坑儒“的事,漢武后獨尊儒術,儒家在我國佔據了差不多二千年的正統地位,代代皆爲儒生,秦始皇此舉可爲後世天下儒人過不去,自然是成了衆矢之的。但事實上,“焚書坑儒”的動機,是因爲秦始皇,被徐福求長生不老藥的把戲愚弄,一氣之下才找幾個代罪,多數不是“儒”,是其他黃老雜家居多。

  埋了四百多人,燒了多小本書卻不得而知,總之對文化的推殘和破壞,遠不如獨尊儒術的徹底,既沒因此而中斷了文化的發展,也沒因此而改變了發展的方向。對社會的影響,較後代的“黨禁之亂“,”文字獄“,甚至文化大革命,不論牽連之廣,苦難之深,更是遠遠不如。“焚書坑儒”,被罵的不是埋了多少人,燒了多少書,是秦始皇得罪了所有的儒生,做成不好的影響。

  “糖衣炮彈”,“權力的腐蝕”,若沒有堅定的信念,過人毅力,有幾多人可以抵禦?能面不改容指責秦始皇殘暴者,大致有兩種人,一種在詞正詞嚴的指責中,藉此剔除自己的人,證明自己的正義感和道德感,比如歷朝歷代的帝皇和官方,樹立一個萬世暴君,好顯得他們自己不算太壞。

揭祕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暴君也是奇才 第2張

網絡配圖

  另一種是在權力車輪重壓下的受害者,他們的高度純潔往往只是不過是因爲他們在權力的對立面,沒有可能嘗過權力的滋味,而他們作爲被壓迫者,對壓迫者有着本能和刻骨銘心的仇恨,於是容易人云亦云,亦步亦趨。

  種種原因,秦始皇成了暴君,留下萬世罵名。秦始皇不是不能罵,卻是不必罵到萬劫不復的程度,再想深一層,真正能罵秦始皇者,應是秦朝人,而我們這些後人再罵,似乎是有失公允,因爲秦朝人是受害者,我們卻是受益人。我沒說錯,你也沒聽錯!評論一個人,不能光看一面,要綜合分析,馬克思說這是辯證法。

  李世民殺兄奪位,雖說情非得已,終不是怎麼光彩的事,但依然不失爲一代明君,爲者何來?瑕不掩瑜也!反過來說,這樣一代明君,也做出有悖於常理,不合儒道的事,可見是人無完人,重要者,是知人論事,要綜觀全部,不能一葉障目,見樹不見森林。

  秦始皇固然有殘暴一面,有令人髮指的事蹟,然而這種殘暴非他獨有,更不是空前絕後,不管你對秦始皇是怎樣深惡痛絕,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位暴君確實是雄才偉略,氣派不凡,幹了許多轟轟烈烈的事,如滅六國,一統天下,縱觀歷史,這位皇帝,留給後人的,留給歷史的,論意義,斷價值,是功績遠遠大於過失,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在今天,長城幾乎成了中國的代名,成了強盛的象徵,還有兵馬俑,被稱爲“第八奇蹟”, 舉世震驚。長城和兵馬俑,讓國人洋洋得意,揚眉吐氣,發出多少大國強國古國的黃梁舊夢,膨脹着自得自喜自尊自滿的阿Q新精神;假若,長城和兵馬俑,是“罪證”的身份存在,哪麼我們的驚歎和讚賞是不是有些自欺欺人?

  試問,德國會不會以集中營的“成就”向世人展示和誇耀其國的偉力和武功?如果,這些遺蹟作爲人民文化歷史的瑰寶被肯定,那麼我們這邊讚歎着,欣賞着,那邊卻對着他的締造者罵娘,到底是我們虛僞,還是怎麼?這個邏輯有點奇。至小是該罵要罵,但該肯定的要肯定。或者你會說,建築長城做兵馬俑的不是秦始皇,其功不在秦王,要是這樣,那麼,世上有幾個公認的英雄是真的英雄?

  毛朱若沒有身後的紅軍,兩個光棍司令可以鬧革命?劉鄧面前沒有十萬大軍,兩條漢子,可以打過大江?孫中山如果光是一張嘴,靠這“大炮”可以轟掉滿清皇朝?當然不行,但我們爲什麼說毛朱劉鄧等是開國元勳,其功至偉?我們爲什麼還承認孫中山先生的國父身份?

  這是涉及個人作用,和羣衆作用的問題,可以說兩者一樣重要,沒有衆羣作用,只有個人作用,無疑是紙上談兵,只有羣衆作用,沒有傑出的個人作思想上的指導,往往也流於胡鬧,走不了多遠。在兩者皆有的情況下,往往個人作用大於羣衆作用,所以,毛朱殺敵不及一個普通戰士,卻可以指導軍隊,粉碎敵人的五次圍,帶領人們一步步走向勝利。

  歷史沒有假設,我們不知沒有毛朱,會不會有李張出現,但總須是要有這麼幾個人來領導。既然歷史選擇了他們,這是不變的事實,他們的作用我們也只能肯定。所以,雖然秦始皇不是一磚一瓦,一泥一石去修築長城,塑陶俑,但你能否認秦始皇起的作用?沒有秦始皇,這一切只是可能,有了秦始皇,這一切才變成事現。

  我們既能爲兵馬俑長城歡呼自豪,又可以視之爲秦始皇的殘暴的罪證,那我們對秦始皇的認識上,也要來個一分爲二,視爲罪證,我們可以爲秦人叫冤,批評秦始皇的殘暴,當視爲文化遣產,我們是不是應以一個現代人,站在擁有,分享,利用這些偉大奇蹟上,對其締造者給予公平的評價?我們看秦始皇,是應有一個理志的分析,功是功,過是過,不能相抵,也不能抹殺。

  如果,光是給後人留一二樣像樣的遺蹟,這樣秦始皇的作用也太小了。縱觀秦始皇對中國的影響和貢獻,這幾樣遺蹟不過是皮毛,是最輕微的,甚至是帶着反面意義的-----作爲殘暴的見證,秦始皇真正的功勳,是中國的締造者。

  假若我們爲我們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自豪,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奠定中國基本格局,讓這塊龐大的大地上,雖有過短暫的分裂,但始終是完整,不像歐洲那樣,分裂成一個個小國?這個功勞,豪無疑問是秦始皇。就算沒有長城兵馬俑,作爲一個現代人,仍然在批評秦始皇之餘,也應心懷一點敬意。

揭祕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暴君也是奇才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秦之前,有夏商周,爲什麼我們會說,是秦始皇統一中國,而不說夏商周?難道僅僅是秦的版圖比夏商周多得大,而夏商周因爲小而讓人忽略?當然不是,因爲夏商周雖然是一統的國家,卻不是嚴格意思上的統一國家,因爲它們都是建立在分封建國的制度上,大國之內有小國,小國之內有更小的國,中央不能直接管理那些分封之國,封國自爲一體,自主性非常大。可見,夏商周的統一,只是表面的統一,是版圖上的一統,真實的統一,還需要政治上的統一,更需要文化上的統一。

  秦之前,政治上的不統一是顯而易見,中央是不能直接管理地方(封國),文化上更是不統一,遠的不如,戰國七雄,各有文字,各有量度,音不同,文不同,量不通,秦人趙人魯人燕人清清楚楚,秦始皇滅了六國,統一中國,其意義不光是在政治上消滅了對手,還在於改封建制爲郡縣制的政治改革上,更是在文化上的統一文字,量度等。

  今天,雖然我們有五十多個民族,雖然每個民族的方言不同,但是漢字卻幾乎是所有民族的共同文字。這一點,很重量,小到一個民族,大到一個國家,其維護的基礎,除了地域性,血源性,最深層是文化的一體。同共的文化,是最大的凝聚力,是最大的向心力。正因爲文化上的一體,許多本來分裂的國家,最後實現統一,如東西德,而因爲文化上的差異,有些最終是獨立,如以前的蘇聯。

  歐州分成這麼多的小國,始終不能統一,很重要一條是文字不同,法文,英文,西班牙文,幾乎是有幾個國家就有幾種文字,雖然面對面,但文字不同,語言不通,能真正融合嗎?可以說文化不統一,很難真正的統一。記得都德在小說《最後一課》中,說普魯士人要佔有地區改學德文,激發了很大的民族自尊心,也帶來很大的屈辱感,真是反證文化上的不同,文字不同,其區別可止十萬八千里。

  漢朝在政治上,幾乎是照搬秦制,只是去其殘暴,與民安養生息罷了,假若當初沒有秦王統一文字,改封國爲郡縣,仍然是分封,仍然是書不同文,量不同度,那麼,很可能以後的中國還是以前的夏商周一樣,最終會像歐州一樣分裂分幾個,或十幾個國家,而沒有現在這個地大物博,讓我們引以爲傲的中國。

  中國的基本格局,是秦始皇奠定,真正意見上的中國是秦始皇揭開序幕,中國真正的統一,是從秦始皇開始,真因爲有了秦始皇的真正統一,大一統的觀念才一代代一直深入民心,不管其中有多過小分裂,曾如何的南北對峙,但依然是以大統一爲主導,假若秦朝能長久一些,很可肯我們的民族不叫漢族而叫秦族,不叫漢人,而叫秦人了。

  儘管秦始皇殘暴,但其貢獻也是巨大大的,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對於那些一筆抹殺秦始皇的貢獻,功績的人,無限地擴大他的過失,難道這是正途?我深感悲哀,秦皇於中國,是有大功,就算不值得稱讚,也不必這般辱罵。秦始皇可說是被嚴重拗曲的第一人,說他殘暴,秦始皇不是空前,也不會絕後,但其功勳,卻沒幾個可以望其背。自來成大事者,必是鐵腕人物,爲什麼只見人說他殘暴,不見有人肯定他的貢獻?軾有何罪?獨名太高!當然秦始皇是有暴行,但也有貢獻。歷史是正公的,然而,史書卻是人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