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日本第一個戰死海外的親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日本第一個戰死海外的親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調動數十萬大軍對抗彈丸之國日本,卻只收獲了陣亡4萬而殺敵1.3萬的尷尬戰果,最後還落得賠款割地喪權辱國的下場。

而反觀臺灣,在劉永福等人的力戰下,消滅了3萬多日軍,還幹掉了一個日本親王,也是日本第一個戰死海外的親王。

這個日本親王是誰呢?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名字真拗口,將就看吧)。

所謂“親王”,是指除了皇太子以外的其他天皇子嗣,而這位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身世比較特殊,他原本是伏現宮邦家親王的兒子,後來被仁孝天皇收爲養子,簡單來說,就是由藩王之子變成了皇子。

這位仁孝天皇又是何人呢?就是明治天皇的爺爺。所以,稍微捋一捋就會發現,這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其實就是明治天皇的叔叔。

自古以來,當叔叔的藩王和當皇帝的侄子,這二者之間的關係那可是相當的微妙啊,就拿大家比較熟悉的來說,明成祖朱棣當年就是搶了自己侄子的飯碗才成功上位的。

歷史規律往往不會騙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和明治天皇這對叔侄倆,也掉進了權力之爭的漩渦。

日本經歷1853年的“黑船事件”之後,幕府統治與文明開化潮流之間的衝突愈發不可收拾,而此時主張改革的孝明天皇離奇身亡,更讓天皇與幕府的權力之爭擺上了檯面。

在這之後,明治天皇即位,遵循老爸的遺志扛起了改革的大旗,而幕府奧羽越列藩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找來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作爲領袖,並稱之爲“東武天皇”。由此,“倒幕運動”達到高潮,叔侄倆的矛盾也幾近頂點。

結果自然是不用多說了,幕府大敗,明治天皇收攬大權,從此讓日本走上了西化之路。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呢?因他特殊的身份,被免除了死罪,只被軟禁於京都,並免去了皇族身份。

不過,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苦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短短三年之後,也就是明治三年,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就重新被啓用,領兵去侵略中國臺灣。

至於明治天皇爲何非要啓用一個曾與自己爲敵的人來當這個統帥,原因無外乎三點:一者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留學德國,軍事功底紮實;二者他們叔侄倆雖然有矛盾,但在對外侵略這件事上卻是高度一致;三者,爲了鼓舞民衆積極參軍,皇室成員必須要積極牽頭做表率。

日本第一個戰死海外的親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只不過,臺灣的戰事進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甲午戰爭中不可一世的日軍,卻在貧窮落後又弱小的臺灣遭遇了“滑鐵盧”,從3月打到11月,日軍整整打了大半年的時間,纔拿下了臺南。

而作爲統帥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就更慘了,接二連三地受傷,新竹戰役中差點被燒死,嘉義戰役中又踩了地雷被炸傷,臺南戰役中傷口又遭感染,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當然了,也有史學家對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死亡過程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爲,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早在新竹戰役中就已經死了,而後來那個只不過是他的替身。日本之所以玩這麼一出“偷樑換柱”,無非是想保護皇族的名譽而已。

究竟孰真孰假暫且不論,但有一點是無可置疑的,就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日本第一個戰死於海外的皇族成員,而且死得也太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