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到底美在什麼地方?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到底美在什麼地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合稱“四大美人”,成爲了史家與文人的永恆話題。而四大美人的命運,從某種程度上也透露着古人對美的理解,對女性的理解。

西施

西施的故事最早見於東漢的野史《越絕書》。西施在滅吳後追隨越國的謀士范蠡隱居於五湖煙水之中,陶然忘世。據說後來范蠡還成爲了富商,西施自然也成了老闆娘。這是大團圓的結局。但古人似乎更欣賞“美的毀滅”這一模式。早在《墨子》一書中,便記載了西施被沉江的命運。

《墨子親士》篇說“西施之沉,其美也。”西施之所以被沉江,是因爲她的美。爲什麼因爲美而沉江呢?墨子沒有說。或許是因爲被嫉妒,或許是因爲被侮辱,但世間美好事物的命運,或許大抵如此。至於西施是如何沉江的,《吳越春秋》則給了更爲詳細的記錄:“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而終。”也就是說,西施是被越國人放入盛酒的皮囊中沉入江底的,約等於蠻俗中的“浸豬籠”。至於越人爲什麼這樣對待自己的功臣,《吳越春秋》也沒有明說。當然,我們都知道越王勾踐是一個“鳥盡弓藏”的狠角色。他既然能命令功臣文種自裁,對一個弱女子又有什麼下不了手的呢?當然,也有可能沉西施的只是越國人民,越國人民害怕越國重蹈“紅顏禍水”的覆轍,於是狠下心來,玉石俱焚。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到底美在什麼地方?

西施的結局,都說明了古人對“紅顏禍水”的恐懼。其實對美的恐懼,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非凡和優秀的恐懼。西施除了貌美,其銳身赴難的高貴人格,爲國捐“貞”的英雄精神,以及無所畏懼的仁者之勇,或許也是世人無法容納的一個原因吧。

王昭君

《後漢書南匈奴傳》中記錄說,呼韓邪單于來漢朝覲見,漢元帝命宮中候補宮女陪伴。呼韓邪單于看上了昭君,昭君“顧影徘徊,悚動左右”,漢元帝這才發現宮中有這麼一位大美人自己卻沒有發現,但既然被友鄰看上,便只能順水人情,吃啞巴虧。其間根本沒有毛延壽什麼事。後來呼韓邪單于去世,新單于即位。新單于要按照匈奴習俗娶母親昭君爲妻,昭君無法忍受,寫信給漢朝要求歸漢,但漢成帝卻不恤昭君的屈辱,要求昭君繼續留在匈奴,做新單于的妃子。昭君只好順從,委身於親生兒子。

東漢文學家蔡邕的《琴操》一書則給出了一個悲劇性的版本:昭君入匈奴後,並不受呼韓邪單于的寵愛,昭君只能滿腔悲憤訴諸琵琶,“分明怨恨曲中論”。呼韓邪單于死後,昭君的親生兒子做了新單于。新單于要娶母親昭君爲妻,昭君無法接受這一亂倫之舉,於是飲藥自殺。應該說,《琴操》裏的記錄更符合國人對於昭君的期待和想象。當然,這也說明了政治鬥爭的無情、傳統女性的悲慘。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到底美在什麼地方? 第2張

昭君在匈奴是否快樂,這在後世文人當中也是個聚訟紛紜的問題。比如在王安石看來,漢朝辜負了昭君,所以昭君離開漢朝,投入異鄉,就一定能獲得“深恩”和“相知”(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貴在相知心)。這是一種很奇特的邏輯,王安石僅僅將昭君出塞視作一己境遇之“改善”,對昭君挺身而出,擔荷國難的高風亮節視而不見。如果說昭君出塞之際也有一絲慰藉,那就是以一己微弱之力,換得了胡漢之和平。

貂蟬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中,貂蟬是唯一一位無史料記載僅存在於小說戲劇中的人物。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貂蟬最後的露面只在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呂布敗亡之前,貂蟬勸誡呂布“將軍與妾作主,勿輕身自出”。此後便如“貂蟬已隨清風去”一般,再無下落。但民間卻有不少傳說,繼續那一套“紅顏禍水”的演義。比如崑曲《關公月下斬貂嬋》中,呂布在白門樓被斬後,妻子貂蟬被張飛轉送給關羽,但關羽拒絕接受這位被玷污過的女子,並害怕禍水降臨到身上,於是夜裏傳喚貂蟬入帳,拔劍斬貂蟬於燈下。應該說,關羽在歷史上的偉大形象,完全被這個故事“黑”了。他既然懼怕禍水,自己不染指便好,又何必向一個弱女子揮劍?而且關羽忘記了貂蟬的獻身和犧牲,忘記了貂蟬在誅殺董卓行動中的偉大貢獻,只盯住了紅顏一點便大開殺戒,未免太冷酷了。

當然,民間對貂蟬的理解之同情也給予了貂蟬另外的結局,例如明代戲曲《關公與貂蟬》中,貂蟬向關羽陳訴內心的屈辱,並講述了自己在王允的美人計中爲漢室鋤奸的經歷,終於贏得了關羽的愛慕與景仰。但是關羽最終仍不爲所動,貂蟬也只好以自刎來證明自身的高潔。這些都是悲劇性的結局,當然也有善終的,比如在一些戲曲中,貂蟬最終守節未嫁,終老山村,被後人追祀,或者出家爲尼,壽終正寢。或許在那個時代,貂蟬這樣的有政治擔當卻又爲此“失節”的女性,最好的歸宿僅僅身後之名而已吧。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到底美在什麼地方? 第3張

楊貴妃

楊貴妃的故事比其他幾位美人顯得更加蕩氣迴腸。按照“紅顏禍水”的慣性思想,人們更樂意認爲是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沉溺導致了“安史之亂”和大唐中衰。其實,造成“安史之亂”的,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從隋代中期開始,“兵農合一”的府兵制逐漸瓦解,對兵源的需要使得唐王朝開始實行“募兵制”,即招募臨時僱傭軍以充兵源。募兵制的好處是暫時保證了兵源,但壞處是無法保證軍人的忠誠。如果說“兵農合一”的府兵制中,亦兵亦農的身份使得士兵守土有責,寸土必爭,那麼募兵制中的兵丁僅僅是爲了餬口,一旦有更大的利益,便飽即揚去,有奶即娘。而安祿山、史思明恰恰就是憑藉募兵制混入大唐軍隊中的粟特族流氓,因爲有了對契丹、奚族的軍功而步步高昇。作爲邊陲藩鎮的安祿山、史思明,在做大做強之後,唐王朝齎盜以糧的蠻族僱傭兵便成了叛亂的主要力量。總之,安史之亂不是楊貴妃造成的,甚至不是玄宗造成的,而是募兵制的不完善造成的。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倉皇出逃,在逃至馬嵬驛時,禁軍主管陳玄禮及其手下士兵譁變,以楊氏兄妹誤國爲名,要求玄宗誅殺楊國忠並賜死楊貴妃。一代美人,最終在衆意的壓迫下香消玉殞。歷史學者黃永年認爲,導演了馬嵬兵變的幕後主使乃是宦官高力士。高力士因與楊國忠歷來不合,故藉此機會除去楊國忠,順便殺死楊貴妃,而禁軍主管陳玄禮只是高力士拉攏和控制的勢力。也就是說,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的呼聲,僅僅是政治傾軋中的噪音,不具備多少民意基礎。相反,在生死之際,楊貴妃爲君王擺脫困局而慷慨赴死,反而體現了顧全大局的胸襟。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到底美在什麼地方? 第4張

四大美人的美,不僅是外形之美,而且是德性之美。她們身上體現的家國情懷、犧牲精神和高潔品質,與歷史上的男性楷模並無二致。不管是西施的以身許國,昭君的琵琶出塞,貂蟬的報恩誅賊,楊貴妃的顧全大局,她們身上都體現了並非男性專有的勇敢、慷慨、無私和高潔。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