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貞觀八年後唐太宗或因病已喪失生育能力

揭祕:貞觀八年後唐太宗或因病已喪失生育能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平心而論,在唐太宗的宮廷裏爭寵,其實是很可笑的事情。並非因爲他的英明神武,而是制度、身體條件使然。唐代皇帝仍舊是一夫一妻制,唯有皇后是正妻,其餘妃嬪不過妾室而已,即: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以上正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八十一御女: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這套體系,幾乎就是從《禮記?昏義》裏複製下來的,而且有定員編制,由低到高,前面沒空位,後面的肯定上不去。當然,前提是活人,如果是死人,也是可以追認的,比如徐惠,生前爲充容,在太宗死後鬱郁成疾又拒絕醫治,於永徽元年去世,被高宗追封爲賢妃。哦,對,作爲唐高宗名義上的庶母,她的妹妹,另一位徐氏則是高宗的婕妤……略亂,對不?《武媚娘傳奇》中的徐慧(與歷史上的不同字)而在太宗朝排名前4的,貴妃韋氏、德妃燕氏、賢妃鄭氏,史有明載。另有一位楊妃,史書上說是隋煬帝的女兒,生吳王李恪、蜀王李愔,究竟是淑妃還是別的什麼位份,史無明載,至於她和李世民的愛情故事,更是被電視劇渲染得無比纏綿悱惻。

揭祕:貞觀八年後唐太宗或因病已喪失生育能力

不過,這位隋朝的帝女,在前朝沒有公主封號卻是確鑿無疑的。再有就是另一位在史書上只有“楊妃生福”四個字記載的楊妃,是趙王李福的母親,後被封爲趙國太妃,可見活到了太宗去世之後。根據她兒子趙福的墓誌記載,這位楊妃的封號是“貴妃”,就有點怪異難解了。最後一位有“妃”之名的是那位刨了李家祖墳,又被殺了父親的陰妃,因爲受家人謀反牽連,被降爲嬪,在昭陵旁還有她的陰嬪墓,只是不知道她在泉下如何看待身旁的丈夫。

好了,看過《武媚娘傳奇》的朋友可以對照下以上諸位,有誰沒誰,三解就不評價了。那麼,爲什麼說在太宗朝演宮鬥不靠譜呢?因爲,上述排名靠前的後宮女性,幾乎都是武德年間,在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入侍的妾室,簡言之,資歷老,且多有皇子傍身,除非是鬥到殺人放火,否則這身份地位恐怕很難變動。從唐太宗的心理傾向來說,在長孫皇后去世後,有立後、易儲可能的,只有兩次。一次是太宗愛弟媳婦愛得發狂,聲稱要立巢剌王妃楊氏爲後。另一次是李承乾被廢之後,太宗聲稱要立吳王李恪爲太子,母以子貴,自然楊妃要更進一步。

揭祕:貞觀八年後唐太宗或因病已喪失生育能力 第2張

現實地看,三解非常懷疑唐太宗當時腦袋是不是被門夾了。前者就不用說了,殺弟娶弟媳,即使在今天也是道德難容的事情,何況唐朝?至於當着長孫無忌這個外戚的面,討論立他親外甥之外的任何一個皇子,無疑都是笑話,畢竟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嫡出的皇子都沒有死,即使唐太宗真的強力推進,長孫無忌爲代表的關隴集團就不會再來一場玄武門政變嗎?《武媚娘傳奇》中的武則天和李治,他們二位的愛情纔是宮鬥典範,不明白爲什麼編劇要從太宗朝開始胡寫。從這個角度來說,太宗朝的後宮根本缺少真正的上升空間,妃嬪宮鬥一爲自己,二爲兒子,前者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動手殺人,否則毫無意義。

後者則是嫡庶有別,妃嬪的子女在唐朝的宗法繼承體制下,無非是個封王早晚、食邑多少的差別,這和“大清”那套祕密立儲,人人皆有可能的運作方式有着根本區別。或許有人要說,那就把自己運作成皇后唄。殊不知,唐高宗要廢王皇后的時候,還要帶着武則天巴巴地跑到長孫無忌的府上,聽說長孫無忌的三個庶子還在家啃老,大筆一揮,封了朝散大夫的從五品散官,正兒八經地賄賂老臣。可一說正事,言辭懇切地強調“皇后無子”,希望能夠換換皇后的時候,長孫無忌很不給面子地岔開話題,雙方不歡而散。後來高宗又給長孫無忌送了4車金銀珠寶、10車綾羅綢緞,這是還是不管用。

最後還是另一位元老重臣李勣的堡壘被攻陷,出馬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這才讓高宗下定了決心。在太宗朝,皇后的位置,涉及的是皇位繼承,是關隴貴族、關東士族和江南士族的地位升降,是200%的國事,不是哪個美女發發嗲,露多點春光就能左右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唐太宗的身體,很難支撐他縱情花叢,享受無邊溫柔了。早在貞觀六年(632年),時年33歲的唐太宗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當年夏天,唐太宗要去距離長安300多裏的九成宮(在今陝西麟遊縣)避暑,通直散騎常侍姚思廉勸諫,唐太宗解釋說:“朕有氣疾,暑輒頓劇,往避之耳。”

揭祕:貞觀八年後唐太宗或因病已喪失生育能力 第3張

中醫認爲氣疾是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系統引起的疾病,肝、脾病變引起的不適有時也歸入氣疾類。三解不是研究醫學史的,唐太宗的具體的病徵實在無從稽考,但是,《南史?徐摛傳》載,“摛不獲朝謁,因感氣疾而卒。”可見,氣疾這病是能死人的,而且在當時是不治之症。長孫皇后也有這個老毛病,並最終不治去世。再後來,至少貞觀十年(636年)之前,唐太宗曾經有過病危的經歷。史書記載:“上得疾,累年不愈,後侍奉,晝夜不離側。常系毒藥於衣帶,曰:‘若有不諱,義不獨生!’”累年不愈,肯定超過1年了,病情已經嚴重到妻子隨身帶着毒藥準備殉情的程度,絕不是小病小災了。而這時的唐太宗,才37歲。

不過,到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身體應該極大好轉。當年,巡幸洛陽的唐太宗竟然有興致在洛陽苑中射獵,碰到一羣野豬,4箭射死4頭,有野豬躥到馬鐙前,民部尚書唐儉落馬相搏,太宗才得以拔劍砍死了野豬。事後笑道:“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邪,何懼之甚!”後人常見其間的豪情,殊不知也證明此時唐太宗體力的恢復,可以白刃斬殺野豬。也是在這一年,唐太宗因爲聽說武則天貌美,點名召她入宮。直到貞觀十九年(645年),遠征高句麗班師回朝的唐太宗,又患上了嚴重的“癰瘡”,也就是皮膚潰爛的大膿包。當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日從河北定州起行,十二月初四,唐太宗的“癰瘡”發作,已經不能騎馬,只能坐步輦行進,十二月十一日,太子李治用口爲他吮膿,3天后,竟然病好了,還以爲爲由接受了百官朝賀。

假如太宗已經痊癒,車駕爲何停留在幷州一直到第二年二月方纔起行?回到長安後,唐太宗下詔讓太子處理所有軍國重事,自己則“疾未全平,欲專保養”,可見病情一直在反覆。八月份,太宗又行幸靈州招撫薛延陀,十月回京後,“上以幸靈州往還,冒寒疲頓,欲於歲前專事保攝”。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三月,李世民又患上了“風疾”,到十一月“疾愈”。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苦痢增劇”,駕崩。說了這麼多,很多朋友是不是要關電腦了?先別急,你看下唐太宗的身體狀況,可謂時好時壞,尤其是貞觀十一年到貞觀十九年之間的8年時間,還能騎馬射箭的太宗皇帝應該處於健康的狀態。

但是,如果再看《新唐書》的記載:子:常山王李承乾(母長孫皇后)、楚王李寬(母不詳)、鬱林王李恪(母隋煬帝女楊妃)、濮王李泰(母長孫皇后)、庶人李佑(母陰妃)、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蔣王李惲(母王氏)、越王李貞(母燕妃)、高宗李治(母長孫皇后)、紀王李慎(母韋妃)、江殤王李囂(母燕妃)、代王李簡(母不詳)、趙王李福(母楊妃)、曹王李明(母楊氏)女:襄城公主、汝南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長樂公主(母長孫皇后)、豫章公主、比景公主、普安公主、東陽公主(母長孫皇后)、臨川公主(母韋貴妃)、清河公主、蘭陵公主、晉安公主、安康公主、新興公主、城陽公主、合浦公主、金山公主、晉陽公主(母長孫皇后)、常山公主、新城公主(母長孫皇后)

揭祕:貞觀八年後唐太宗或因病已喪失生育能力 第4張

請注意,這個排序是按照年齡大小排的。趙王李福有墓誌銘出土,死於咸亨元年(670年),享年37歲(虛歲),他的生年(634年)可以作爲除曹王李明之外,其餘諸子的生年界限了,貞觀八年。新城公主母親是長孫皇后,同樣生於貞觀八年,其餘公主都是她的姐姐。曹王李明生年不詳,按照十歲封王的慣例來說,他可能是貞觀十一年出生,或者更早。綜上所述,在《武媚娘傳奇》中,瘋狂爭寵的女人們,在貞觀八年後的15年裏,沒有爲唐太宗生下哪怕一兒半女,這說明什麼?

有長孫皇后的粉絲認爲這是一場感天動地愛情的後遺症,但考慮到巢剌王妃的存在,以及太宗對於幾個兒子超乎常規的寵溺,三解更樂意大膽地猜測,貞觀十年前後病危的經歷,嚴重損害了唐太宗的健康,某些對於後宮生子至關重要的能力,他已經永遠失去了。所以,以美色著稱的武則天只能在才人的位置上原地踏步,而以才學溫婉見長的徐惠卻能平步青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