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癡:戲迷皇帝后唐李存勖

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癡:戲迷皇帝后唐李存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存勖,沙陀人,唐光啓元年(公元885年)出生於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五代時期叱吒風雲的名將,後唐的開國君主。他征戰半生,於十指得天下;他文采飛揚,留下衆多傳世名詞;他又愛好戲劇,寵幸戲子,在宮中親自演出。然而,他歷經生死得來的江山,卻也因此敗在自己手中,他衆叛親離,死後還是一名戲子爲他焚化屍骨。

父親李克用,力抗朱溫的大唐忠臣

據史書記載,李存勖雖然以光復唐朝爲己任,卻並不是李唐王室中人,而是一位沙陀人。

沙陀屬於當時突厥的一支,源於西突厥處月部。唐朝初年,西突厥處月部聚集於今天新疆的準噶爾盆地東南、天山東部巴里坤一帶。那裏是大片的沙漠,當時被稱爲沙陀。所以這一支突厥又被稱爲“沙陀突厥”。唐朝時期,沙陀突厥作戰勇猛,曾爲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唐懿宗時期,沙陀突厥執宜部的首領之子赤心因功被封大同軍節度使,並被賜姓李,名國昌。李國昌便是李存勖的祖父。

沙陀本是突厥的一支,後歸順大唐。本是沙陀人的李存勖建立後唐,使李唐再現歷史。

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癡:戲迷皇帝后唐李存勖

後來,李國昌又因幫助唐王朝抵禦回鶻而被遷爲鄜延(今陝西省富縣)、振武節度使。在被土谷渾襲擊後,李國昌率部退保神武川。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李國昌之子李克用佔據雲州(今山西省大同市),受到唐王朝的討伐。四年後,李國昌父子敗逃韃靼。黃巢義軍攻入長安之後,唐王朝又急召李克用援救。李克用率沙陀、韃靼騎兵進軍中原,於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在樑田陂大敗義軍,黃巢退出長安。因援救有功,唐王朝封李克用爲河東節度使。由此,李克用佔據太原,成爲唐末最有勢力的諸侯之一。李克用之子李存勖便出生於太原。

在唐末諸侯紛爭中,李克用因擁護唐王朝統治而深得人心,但是因爲勢力較弱而在和朱溫的爭鬥中處於劣勢。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溫甚至廢掉唐哀帝,登基稱帝,建立後梁。在此形勢之下,李克用堅持沿用唐朝天佑年號,力圖光復唐朝。然而,重病之下,李克用心有餘而力不足,於第二年不幸病逝。年僅二十四歲的李存勖也因此不得不挑起光復唐朝的重擔。

李克用作戰勇猛,因爲他一隻眼失明,人稱“獨眼龍”。他和他的沙陀騎兵鴉兒軍的傳奇故事流傳久遠。也正是他,爲兒子李存勖定下了發展的道路。

“生子當如李亞子”

李克用病逝之時,他的軍隊正在潞州(今山西省長治市)和後梁的軍隊對峙。

當時,李存勖提出要出兵爲潞州解圍。但是,有兵士勸阻他,他們認爲,李存勖正在爲父服喪,不適合出兵。李存勖卻認爲,敵人一定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們一定會鬆懈下來,沒有防備,正好可以攻其不備。

於是,李存勖身穿喪服親率大軍疾馳六日直撲潞州。樑軍果然毫無防備。在三垂岡作短暫休整後,次日凌晨,在漫天大霧中,李存勖大軍直搗樑軍營寨,將敵軍殺得丟盔棄甲。樑軍將官三百人被俘,死傷萬餘,僅百餘騎倉促逃亡出去。

後梁太祖朱溫聞迅,半天才說出一句話:“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爲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

毛澤東手跡《三垂岡》(清嚴遂成作):“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樑跋扈何。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說過和朱溫一樣的話。當時,毛澤東讀史《通鑑紀事本末》到李存勖破釜沉舟攻汴京,便在上面批註:“生子當如李亞子”。

1964年末,毛澤東再次想起了李存勖。當時,他在閱讀《五代史·莊宗紀》時,突然想起一首描述李存勖三垂岡戰役的詩,但是想不起是誰寫的,便寫了一張條子,讓祕書查找,並在詩後註上“詩歌頌李克用父子”。當時,毛澤東憑記憶默寫出《三垂岡》,足見他對李存勖這次奇襲之戰的欣賞。

李存勖憑藉此仗一戰成名。這一仗,也揭開了李存勖十幾年的征戰生涯。然而,以名將著稱的李存勖,其實對打仗沒什麼興趣。

“此子可亞其父”

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長子。在李克用的一生征戰中,李存勖始終隨之左右。

李存勖十一歲的時候,李克用打了一個大勝仗。爲了讓兒子在朝廷中混個臉熟,在向唐王朝報捷的時候,李克用帶上了李存勖。

李存勖從小便心思沉穩、卓爾不羣。看到他後,唐昭宗大吃一驚,誇他相貌奇特,並且親切地輕撫李存勖的背,說他長大之後一定是國家的棟樑之材,勉勵他到時候不要忘了盡忠報國。當時,李克用已名滿天下,唐昭宗說李存勖“此子可亞其父”,意思是說,李存勖長大之後成就不會小於他的父親。正是唐昭宗的評價,時人開始稱李存勖爲李亞子。

從小見慣了殺伐場面的李存勖對於征戰熟悉無比,而父親的着意培養使他更是自幼便可以“紙上談兵”。然而,李存勖對於打仗卻沒有那麼濃厚的興趣。或許,這也是因爲他從小便厭倦了戎馬生活。

當時的沙陀軍有兩大特點,一個特點是喜歡穿黑衣服,鎧甲也用黑衣包裹起來。遠望去,疾馳而至的沙陀騎兵像烏雲襲來。因此,沙陀軍也被人稱爲“鴉兒軍”。沙陀軍的另一個特點是,喜歡唱歌。在中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關於軍士唱歌的記載是楚漢爭霸時期,劉邦令大軍高唱楚歌,使項羽有四面楚歌,陣地盡失之感。而另一個記載,便是沙陀軍的戰歌。據《五代史補》記載:“前後隊伍皆以新撰詞授之,使揭聲而唱,謂之御製。至於入陣,不論勝負,馬頭才轉,則重歌齊作。故凡所鬥戰,人忘其死,斯亦用軍之一奇也。”

雖然對打仗沒什麼興趣,李存勖對藝術卻興趣十足。他精通音律,常常自己譜曲填詞,並將自己寫的戰歌教給士兵傳唱。唱着威武軍歌的鴉兒軍,首先在氣勢上便壓倒了敵手。

但是,沙陀軍並不是一味地喜歡氣勢磅礴的軍歌,他們喜歡各種各樣可以表達自己心情的歌曲。


在李存勖五歲的時候,李克用大軍曾有一次經過三垂岡。在安營紮寨之後,伶人們奏起了淒涼悲苦的《百年歌》。李克用當時正處於和朱溫爭鬥中的劣勢,聽此悲歌,更是悲從中來。李存勖當時語出驚人:“父親不用悲傷,還有我呢!”李克用大喜,指着李存勖說:“雖然我壯志未酬,二十年後,此子必戰於此。”

不出李克用所料,在第二十年,李存勖在三垂岡大破樑軍,一戰成名。

李存勖之所以成爲名將,和他的父親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正是因爲父親的安排,李存勖征戰十幾年,打下後唐江山。

在李克用去世前,他交給李存勖三支箭,每支箭代表他的一個遺願。一支箭要李存勖討伐忘恩負義的劉仁恭,一支箭要李存勖教訓背信棄義的契丹人,一支箭要李存勖消滅李家的世仇後梁太祖朱溫。

劉仁恭在失勢的時候曾投奔李克用,並在李克用的幫助下東山再起,成爲盧龍節度使。但是,在李克用需要劉仁恭協助攻敵的時候,劉仁恭卻拒絕了,並打敗前來興師問罪的李克用。即使如此,在劉仁恭遭到朱溫攻擊之時,李克用再次對劉仁恭施以援手。

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癡:戲迷皇帝后唐李存勖 第2張

劉仁恭的反反覆覆使李克用吃盡了苦頭。公元911年,劉仁恭被兒子劉守光囚禁。劉守光殘暴蠻橫,當時四面受敵的李存勖甚至不得不向他低頭。

公元913年末,李存勖親征幽州,攻破號稱擁有三十萬大軍的幽州,擒獲劉仁恭,不久又抓獲潛逃的劉守光。李存勖將劉仁恭在父親墓前處斬,完成了父親的第一個遺願。

公元905年,李克用和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結爲兄弟,盟誓滅樑。但是,耶律阿保機對於中原的爭鬥更喜歡隔山觀虎鬥而不是加入其中。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甚至向後樑稱臣,稱契丹爲後梁的外甥。

公元917年,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的第二年,契丹大舉進攻李存勖,以號稱百萬的兵力圍困幽州二百餘日。當時,李存勖正與後梁決戰,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分兵七萬大破契丹騎兵,解除幽州之圍。公元921年,契丹舉傾國之力再次南征。李存勖親率大軍迎敵,以五千部衆於新城北大敗契丹先鋒軍,進而於望郡擊潰契丹主力。連遭大敗,契丹數十年不敢南侵。李存勖也因此完成了父親的第二個遺願。

對於李克用,耶律阿保機是一名背信棄義之徒,對於契丹,他則是一名功臣。正是耶律阿保機一統契丹,建立了遼國。

在消滅朱溫政權的戰爭中,李存勖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一方面是因爲有契丹和其他割據勢力的侵擾,一方面是因爲朱溫的後梁仍然是當時最大的勢力。僅在黃河一線的戰爭,李存勖便耗費了十餘年之久。隨着其他割據勢力被剿滅,契丹遠避中原,李存勖得以將主要力量用來對付後梁。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冀州市)稱帝,建立後唐。隨後,他奇襲後梁國都汴梁,後梁末帝死於亂軍之中,衆臣投降,後梁滅亡。第三個遺願的完成,也標誌着李存勖完成了父親的所有遺願。

其實,後唐的建立,正是李克用謀劃的結果。他的三箭遺願,爲李存勖規劃好了發展的路線,就是先消滅中原割據勢力,然後打垮契丹,最後集中精力擊潰後梁。正是在李克用的謀劃之下,李存勖十幾年不敢鬆懈,完成了父親的遺願。然而,父親的遺願完成之後,李存勖因爲沒有了前進的目標,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戲曲之祖李天下

李存勖是一員猛將,他善於打仗,有勇有謀,雖然也存在着輕敵冒進的缺點,很多仗贏得很僥倖,甚至因此損失過重要的將領,但是最後畢竟是勝了。李存勖也因此稱自己是於十指得天下,即後唐是他打下來的。

縱觀李存勖十幾年的征戰,他無愧於這句話。李克用是一員虎將,李存勖毫不遜色於自己的父親,常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在魏州,他甚至只帶着百餘騎兵與五千敵軍廝殺半天才得以突圍。進攻楊柳城(位於今山東省東阿縣)時,因爲需要用柴禾來填平敵軍防禦用的壕溝,李存勖不顧自己的主帥身份揹着柴禾走在兵士之前。而且,李存勖並非只是勇猛,他還善於揚長避短。沙陀軍的主要戰鬥力在騎兵,他常利用騎兵優勢誘敵出戰在野外作戰,很少打攻城消耗戰。對後梁的汴梁之戰便是發揮騎兵機動力強的優勢,九天之內滅兩城奔襲六百餘里兵臨汴梁城下,這一仗成爲了中國軍事史上長途奔襲、速戰速決的經典戰例。

這一切,卻都是李克用的安排和培養。在唐末的戰亂中,李存勖從小便是在父親的特意培養之下走上了名將之路。然而,他更希望自己是一名藝術家。爲軍隊譜寫軍歌只是他偶爾之作,在完成父親的遺願之後,李存勖開始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從小喜歡詩詞歌賦,並且還喜歡演戲,掃滅後梁之後,他終於可以一展自己在藝術上的才華。

李存勖曾經寫過一首詞: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這首詞因爲連用兩個“如夢”,被後世人定名爲《如夢令》。這就是《如夢令》詞牌名的來歷。

傳說李存勖曾挖出一塊斷碑,上書這首小令,李存勖據此改編出《如夢令》。從此之後,《如夢令》成爲後世詞人熱衷使用的一個新詞牌。

李存勖不但喜歡寫詞讓人演唱,自己也喜歡唱戲,併爲自己取名“李天下”。在一次演戲中,李存勖連喊兩聲“李天下”,被旁邊一個戲子上去打了一個耳光。李存勖大怒,那個戲子道:“李天下只有一人,你連叫兩聲,另外一聲叫誰呢?”周圍的戲子大笑。李存勖一聽有道理,就對這名戲子大加賞賜。這名戲子名叫敬新磨,是李存勖衆多戲子中難得的一個正義之士,他本來要提醒李存勖顧及身份,但是卻事與願違。

雖然自己是因爲戲子身份而得寵,敬新磨卻不希望自己的皇帝癡迷於戲劇。身在皇帝之位,就應該做皇帝應該做的事情。敬新磨總是在尋找着勸誡李存勖的時機。

李存勖喜歡打獵,但是卻常常踩踏莊稼。在一次打獵的時候,一個當地的縣令上前進諫說,皇帝應該愛民如子,不能因爲圖一時之快而踐踏農田,傷害民心。李存勖卻因此勃然大怒,想要處斬這個膽敢冒犯他的小官。敬新磨趕快和其他伶人一起扭住縣令,佯裝惱怒地斥責他:“你身爲縣令,可以驅使百姓,既然知道陛下喜歡打獵,爲什麼不多留出空地,反而讓百姓佔去了陛下打獵的地方?更可恨的是,你居然知錯不改,反而敢冒犯陛下,真是該死。”

李存勖一聽便知道敬新磨是在說反話,怒氣頓消,放了縣令。

沒有人能勸解得住,剛好滿足李存勖的心願,他便充分釋放自己的藝術才華,親自編寫戲曲在宮中排練,他甚至把自己的皇后和岳父的故事也編成了戲曲,叫做《劉山人尋女》,自己扮演自己的岳父劉山人。

因爲李存勖癡於戲劇,精於戲劇,曾經有不少戲班子奉他爲戲曲之祖。


一生功績煙消雲散

在皇帝的位置上,李存勖醉迷於戲劇,明顯是不務正業。雖然他是一個孝子,爲完成父親的遺願奮戰十餘年,雖然他也是一員猛將,每次戰鬥都衝在最前,雖然他還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寫出不少傳世名詞,更以“戲曲之祖”而著稱。但是,作爲後唐開國君主,他仍然只能被人稱爲昏君。他寵信戲子,冤殺功臣,致使朝綱混亂,後唐建立三年便內外譁變。

後唐共歷四帝,僅存在了十四年,但卻是五代歷史中排名第二長的朝代。雖然李存勖對後唐損害巨大,後來繼位的後唐明宗勵精圖治,曾使後唐進入小康局面。

爲什麼他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有不少歷史學者認爲,這只是因爲他跳不出昏君的一個窠臼,就是一旦登基便忘乎所以爲所欲爲。但是,這種說法很難令人信服。另外一些學者認爲,李存勖只是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在自己愛玩的天性被壓抑了幾十年之後,一旦掃清障礙,便不管不顧,一心只以自己的興趣爲主業。他的前半生是爲父親活着,而在父親的遺願完成之後,他想爲自己活着。而皇帝之位,未必是他想坐的。這種說法很好的解釋了李存勖的“蛻變”。因爲,即使在他“暴虐無度”之時,只要有合理的諫言,他也會知道是自己錯了,然後加以改正,而不像是一個殘暴不仁的末代帝王。在中國歷史上,像李存勖一樣癡迷於藝術而荒蕪了國事的皇帝頗有幾位,在他之後不久,南唐後主李煜更是以詞聞名後世。比較他們之後,可以得到一個相近的結論,他們雖然都不是好皇帝,但是,他們也都沒做過什麼嚴重的惡事。

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癡:戲迷皇帝后唐李存勖 第3張

爲了滿足自己的愛好,李存勖最大限度地荒廢了朝政。他一方面爲圖省事,一方面爲表示自己要復興大唐,招徠唐朝舊臣來任職。而爲了省去對官員的考察,他大量任用和自己親近的宦官、伶人。雖然在李存勖任用的人中,也有一些精忠報國之士,但是,圖方便而效仿唐朝的施政加劇了後唐的衰落。畢竟,唐朝的滅亡和這兩點不無關係。

後唐成立僅三年,兵士譁變,李存勖死於亂箭之下。還是一個戲子撿來樂器蓋在李存勖身上將他火化,使他的屍體纔不致受辱。

因爲愛好而三年亡國,一代名將身死亂箭之下,不由令人嘆息。歐陽修有感於此,在編撰《新五代史》時特意闢出《伶官傳》,寫下序言:“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爲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