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楊過擊殺蒙古大汗!郭靖竟然葬送南宋

歷史上的楊過擊殺蒙古大汗!郭靖竟然葬送南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金庸筆下栩栩如生的武林高手,是數代人不可磨滅的記憶。有人說金庸的主角都是虛構的,配角多爲真實的人物,如《鹿鼎記》裏面的康熙、吳三桂,又如《倚天屠龍記》中的朱元璋、陳友諒。但若細細發掘,就會發現金庸筆下主角也是有歷史原型可考的,甚至可以說確有其人!今天我們就來介紹金庸經典武俠的兩位主角——楊過和郭靖。

楊過,字改之,出生於公元1236年,卒於宋鹹淳三年(即公元1267年),是南宋末年一名中下層軍官。與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介紹相似,楊過確實是忠烈楊家將的後人,他是北宋名將楊延昭(楊六郎)的六世孫。但與小說又有所不同,他並不是從小寄養在“郭伯伯”家的,而是在很小的年紀便追隨在當時還不出名但後來被載入史冊的王堅將軍身邊。當然,他肯定不會出招使出小說中提到的“九陰真經”和“玉女心經”啦。

王堅教會了他許多做人的道理,同時又傳授他行軍作戰的本事。很快,這位年輕小夥楊過就在軍中顯得引人注目了,因爲佩服其冠絕天下的射術,軍中稱其爲“飛將軍”。(想來這位楊過絕對可以媲美當年的李廣)雖然比起“神鵰俠”這個稱號有些遜色,但能得到如此的盛讚也是着實不易了。

歷史上的楊過擊殺蒙古大汗!郭靖竟然葬送南宋

寶佑二年(公元1254年),十八歲的楊過隨王堅在合州(今四川合川)築釣魚城,以御守蒙古進犯,當城池築造好後,楊過被升任爲都統制。五年過後,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發動對南宋的滅亡性戰役。

這位蒙哥是誰呢?說起他爹大家都知道,就是《射鵰英雄傳》裏面郭靖的安答託雷。而歷史上的蒙哥可以說是繼鐵木真之後又一位戰爭狂人,下面放一組數據:

公元1235年,蒙哥參加第二次蒙古西征,與拔都、貴由西征歐洲的不裏阿耳、欽察、斡羅思(俄羅斯前身)等地,屢立戰功,在裏海附近,活捉欽察首領八赤蠻。

公元1251年,蒙哥率兵鎮壓窩闊臺系諸宗王,鞏固了自己的汗位。

歷史上的楊過擊殺蒙古大汗!郭靖竟然葬送南宋 第2張

公元1258年,蒙哥征討高麗,高麗國王投降蒙古,自此,高麗成爲蒙古的藩屬國。

公元1252年,命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國。兩年後,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國王段興智(一燈大師?)投降,大理國滅亡。

公元1253年,蒙哥命弟旭烈兀率大軍十萬西征。1256年滅木剌夷國,1258年滅亡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1260年3月1日,滅亡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

由此可見,這位蒙古大汗是天生的戰爭狂人,生來就是爲了打仗的。他準備效仿當年西晉滅吳一樣,三路大軍主攻四川,然後一線平推,直抵臨安城。這一回,蒙哥親率十萬大軍入侵四川,而後迅速佔領成都、彭州、漢州、懷安、綿州等地,兵鋒直抵合州。合州是銜接四川盆地與荊楚大地的樞紐,一旦打下合州,往東千里之地將無險可守!

歷史是幸運的,讓王堅這個本來不甚出名的將領能成爲當時全世界的焦點(蒙哥此時已經是歐洲人都爲之震顫的“上帝之鞭”了),而歷史又是不幸的,王堅需要擔負着一個王朝的命運走向。

釣魚城!這個以前在歷史上並不出名的地方竟然成了蒙古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而西方人更是爲其冠名爲“上帝折鞭處”。因爲,這座不起眼的小城整整阻擋了蒙哥大軍7個月,並且蒙古人的驕傲——蒙哥大汗在當年七月二十七日這天暴斃與城下!!

關於蒙哥怎麼死的,歷史上說法不一,蒙古人爲了遮醜故意對外宣稱蒙哥是染病而死或是憂憤而亡。可是,後來馬可波羅遊歷中國時卻聽到了蒙哥“被炮火擊中而亡”一說,然而,這些說法都掩蓋了一個真相:歷史上蒙哥是被射死的,而射死這位戰爭狂人的正是我們的飛將軍楊過!

我們可以想象下當時那個場景:面對手下久攻不克,蒙哥這位統帥終於坐不住了,他親自帶隊到了陣前。在蒙哥的督促下,蒙古人前仆後繼,部隊踩着屍體攀上釣魚臺城牆。守城火炮由於長時間開火許多都已炸膛,傷兵也因無人照料而無助地呻吟,弓弩手的箭石越來越少,鮮血凝固了他們的刀鋒。

歷史上的楊過擊殺蒙古大汗!郭靖竟然葬送南宋 第3張

眼看着敵人即將攻上城樓,這時人羣中突然閃現出一位身材魁梧之士,他手挽強弓,揹帶羽箭,踩着大型紙鳶(即風箏的一種,據說宋朝科技高度發達,製作的紙鳶能載人,堪比西方滑翔翼)從城頭俯衝而下。

蒙古人驚呆了,他們紛紛將目光集中到此人身上,張弓搭箭想射殺此人。哪知道此人沒有顧及旁人,直衝向蒙哥帥旗所在位置,五百步…..二百步……一百步……八十步……他心中默唸,直到在距離蒙哥五十步左右的距離,他掏出羽箭,奮力勁射。他知道自己這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失守釣魚城頃刻而下,江南千千萬萬百姓也將遭受屠戮,所以這一箭不容有失!

利箭呼嘯着射向蒙哥,這時坐在帥座上的蒙哥還沒從驚訝中回過身來,他身邊兩名貼身護衛奮勇擋在蒙哥身前,哪知道這枚羽箭穿透兩名護衛身體,直直地插入了蒙哥的心臟,這位雙手沾滿各族鮮血的劊子手終於迎來了末日的審判!

在蒙古人一陣“大汗駕崩了”的呼喊聲中,楊過乘坐紙鳶緩緩地飛回了釣魚城城樓,在那一刻,在士兵們的歡呼聲中,他真正感受到了“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生後名”的意境!八百年後,一位名叫金庸的武俠小說作者用雄奇的筆法爲我們勾勒出了這一曠世的一幕,只不過地點不在釣魚城,而在襄陽!

蒙哥被擊斃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詩人劉克莊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奮筆疾書寫下了《蜀捷》一詩:“吠南初謂予堪侮,折北俄聞彼不支。撻覽果殲強弩下,鬼章有入檻車時。”

蒙哥死前留下遺言:“日後攻下釣魚城,當盡屠城中之民。”可見釣魚城是這位叱吒世界的蒙古大汗心中永遠不能釋懷的痛。

戰後,楊過因功被調任襄陽城守備使。然而,八年後,即公元1267年,蒙古大軍兵圍襄陽,楊過力戰三日三夜,終因力竭而死於襄樊戰役中。死前,楊過仍高呼:“我雖然只是華夏一匹夫,然亦堂堂七尺鬚眉,驅逐胡虜之信仰堅如磐石,富貴不可動搖!今日得以血濺山河,我足已!!”

據說楊過曾有一妻程氏(程英?),在楊過十八歲出鎮合州前迎娶進門,此後整整十三年時間楊過都未曾回過家!讀罷只能讓人一陣唏噓,金老筆下的十六年之約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伉儷情深,而這邊透露出的則是一陣“匈奴未滅,何以爲家”的辛酸與蒼涼。

說到襄陽城的陷落,就得提到金庸筆下另一個人物——“郭大俠”。

如果楊過是讓南宋的歷史轉了一個方向,那郭靖的出現無疑是讓南宋歷史又轉了一個方向。在從江淮地區和川蜀地區東西兩線都無法突破宋軍的防守之後,新任大汗忽必烈準備從荊襄地帶突破,攔腰斬斷宋軍的軍隊部署。

鹹淳五年(公元1269年),蒙古軍圍襄陽城已經三年多了。一日,襄陽太守呂文德(又是一個被金庸老爺子黑的歷史人物,堪比尹志平)讀丘睿《感事詩》時,發現了這麼一句句子——“郭靖楊過張無忌”。呂文德心中大爲感慨,何人竟然比射殺蒙哥汗的楊過還牛叉?於是趕忙派手下去搜尋這位郭靖“郭大俠”。

那麼這個郭靖何許人也呢?原來,咱們的郭大俠在歷史上只不過是個小卒罷了,在當時呂大人的龍衛兵(估計是呂文德的親兵)中服役。

這位“郭大俠”一看自己可能要時來運轉了,便僞稱能施六丁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人,可生擒忽必烈而退蒙古兵。讀過北宋歷史的同志們一定不會忘了北宋亡國前也有一位名叫郭藥師的妖人號稱能作法,集齊九百九十九人便可打敗金兀朮,哪知道最後因此亡了北宋。現在再讀這位“郭大俠”的事蹟,在下也只能一聲哀嘆:天要亡宋啊!

歷史上的楊過擊殺蒙古大汗!郭靖竟然葬送南宋 第4張

哪知道呂文德對此深信不疑,授以官職,賜金鉅萬,真是病急亂投醫啊!於是咱們的“郭大俠”勾結岳父茅山道士黃藥師(桃花島主?),又募城中市井無賴爲六丁六甲之兵,對外詐稱“擇日出兵三百,直襲蒙古大都(今北京)”。

等到打開城門和蒙古兵決戰的時候,郭靖便與黃藥師坐城樓作法。蒙古軍蜂擁入城,襄陽旋即失守。呂文德這時才恍然大悟,大嘆曰:“誤國家者,你也;誤國家者,我也。”隨後將郭靖和黃藥師斬首,而後,呂文德亦自刎死。

襄陽城陷落後,蒙古大軍長驅直入,一路殺降,張弘範甚至猖狂得在詩中寫道“我軍百萬戰袍紅,盡是江南兒女血!”

公元1276年,忽必烈攻破臨安城,宋帝做了俘虜。然而釣魚城卻一直堅守到三年後才投降,打下釣魚城後,忽必烈獨獨沒有對這座城中百姓大開殺戒。因爲城中百姓那昂揚的鬥志和不屈的華夏精神令蠻夷折服!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這句話恰恰說出了當時我大漢讀書人的心聲,只是在此之後,再難聽聞。數百年後,金庸也通過小說中的郭大俠之口,抒發了一番於此見解相同之語:

“我南朝地廣人多,崇尚氣節。俊彥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來,從不屈膝異族!蒙古縱然一時疆界逞快,日後定被逐回漠北,那時元氣大傷,悔之無及!”

附錄:在蒙古擴張過程中,中國直接死於屠殺的有3000--4000萬。連同中亞西亞和東歐共死亡約2億人。公元1122年全國人口9347萬,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萬。損失率高達91%。

蒙古人滅花剌子模,屠尋思幹(撒馬爾罕)城約百萬人口;滅西夏,屠八十餘萬。蒙古人數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數百城,包括屠殺了巴格達的數十萬人口,整個中亞一片廢墟。

忽必烈屠殺了中國人1800萬人,中國北方90%漢族平民慘遭種族滅絕。四川在蒙古帝國屠殺前,估計有1300-2000多萬人,屠殺後竟然不滿80 萬人,幾乎成了無人區。在蒙古人殺戮和統治下,中國喪失了7000多萬人口。蒙古帝國在中國境內的種族滅絕,作爲世界記錄放在《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1985年版)。

看完這些,我們還會覺得只知殺戮的鐵木是“一代天驕”麼?還會覺得那個地跨歐亞非的蒙古帝國是我們的榮耀麼?還會對於那段“光輝歲月”飽含追求與嚮往麼?此刻,我們都應低頭深思……

(原文來自中華書會)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