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辭官後變身鉅富的牛人范蠡:如何成爲一代富豪?

辭官後變身鉅富的牛人范蠡:如何成爲一代富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逸才范蠡襄助越王勾踐擊滅吳國後,並不貪戀近在咫尺的榮華富貴,而是巧施妙計離開勾踐,攜風華絕代的美人兒西施乘一葉扁舟飄然而去,從此退隱江湖,不知所終。這則亦真亦幻的浪漫傳聞如此深入人心,可謂觸到了人內心最柔軟之處,以至於人們將之視作信史而傳頌至今,在中國早已是家喻戶曉之事了。

那越王勾踐亦非等閒之人,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臥薪嚐膽,受盡奇恥大辱,只爲一雪國仇家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善於吸納別人意見的勾踐在范蠡、文種等高人的幫助下終於滅了吳國,也算沒白作階下囚,沒白睡柴火堆,沒白舔豬苦膽。范蠡不愧是幫助勾踐滅掉吳國並殺掉吳王夫差的首功之臣,沒有他就沒有越國日後的輝煌。兩人爲了同一個理想攜手奮鬥長達四十餘年,彼此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公元前473年,另一位奇人,吳國謀臣伍子胥死於小人誣陷。越國最爲忌憚的勁敵卻死於自己人內訌,令人唏噓,可見堡壘最易從內部被攻破。

心腹大患既除,人數並不佔優的越軍遂放心大膽傾巢而出,一舉攻入吳都姑蘇城(一說闔閭城),吳王夫差含羞自盡,曾盛極一時的吳國灰飛煙滅。

楚雖三戶能亡秦,越甲三千必吞吳!勾踐知恥而後勇,范蠡、文種盡心輔佐,越國終於由弱變強,越王成爲春秋末期赫赫有名的幾位霸主之一。

辭官後變身鉅富的牛人范蠡:如何成爲一代富豪?

強鄰吳國已滅,夢想成真,到了該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了。范蠡跟着勾踐血裏來火裏去這麼多年,如今大事已成,拜相封侯、論功行賞自是不在話下,多年的浴血打拼不就是爲了這一刻嗎。然而,他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決定:離開勾踐,辭歸故里。40年的朝夕相處,范蠡對勾踐的爲人看得十分透徹。那勾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勾踐是個爲達目的決不罷休之人,甚至爲此可以含垢忍辱乃至百忍成精,他身上雖有帝王的霸氣,但也算從善如流,對自己以及文種的話基本能聽從,纔能有今天的成就。但此人也有帝王身上常有的刻薄寡恩的一面,說白了是個可以共患難,不能共享受的偏狹之人。這樣的人和他一起打天下可以,卻不能一起坐天下。既不能與之共富貴,日後必遭不測,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司馬遷對這段歷史作了如下描述:越滅吳後,勾踐命令將吳王夫差放逐到一個小島上,吳王羞愧自殺,臨死時他以袖遮面,哽咽着說無顏去見被自己冤殺的伍子胥。過於自信的夫差先是將勾踐縱虎歸山,後又任其積蓄實力、不斷壯大,今又聽信讒言自剪羽翼,可謂作死得死啊。

《史記》載:不久,“範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樂。子何不去?”范蠡到了齊地後飛信提醒老朋友文種速速離開越王勾踐,否則後悔都來不及了。文種見信似有所悟,於是稱病不朝。然而,文種到底沒有聽從范蠡要他火速離開勾踐的忠告,他內心仍然放不下對封妻廕子的熱望,似乎對喜歡猜忌、陰鷲戾狠的勾踐還有所期待。他選擇了留下,只是說自己有病而久不上朝。不久,果然有人讒言文種將要作亂,越王賜他一把寶劍,暗示文種自裁,文種遂含恨自盡。

范蠡心細如髮,未卜先知,遂得以全身而退;文種執迷不悟,貪戀富貴,不聽好友警示,終至一語成讖。到被逼揮劍自裁時,他一定懊悔不聽范蠡之言,然而已經悔之晚矣。

范蠡機敏過人,早就看出勾踐外寬內忌的稟性,對他那一套陰一手陽一手的伎倆可謂洞若觀火。可范蠡終究是個一諾千金的真君子,當初既然答應勾踐助他一臂之力,那麼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哥絕不中途離去,但前提是你必須得聽我的。范蠡對勾踐內心不斷撥弄的小算盤心知肚明,對他人性中的陰暗面更是早有領教,可他是位有擔當、講道義的真君子,行事有始有終,令人佩服。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諾與使命,然後巧妙地離開勾踐。他在最恰當的時機做出抉擇,離開的很決絕,又不露痕跡,讓勾踐亦無話可說。從這點看,范蠡是一位古今少有的絕世高人。

所謂智者,一定有高深之遠見,成敗禍福,事先就能預見,能“早防而救之”,老早就能預料它的後果而採取應對措施。范蠡登高望遠,知道可爲可不爲,深諳存亡之機要,預先料得到,把握得住。因而能逢凶化吉,保全身家性命,實爲不世出的人傑。

范蠡乘一葉扁舟渺然遁去,船上到底有沒有西施這位紅粉知己與之攜手同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浪漫而神祕的傳說總能引發後人無盡的猜想,和綿綿不絕的思古之幽情。它預示着一段美好新生活的開始,預示着希望與未來。

辭官後變身鉅富的牛人范蠡:如何成爲一代富豪? 第2張

歷史上究竟有無西施其人一直存疑,有人認爲她是後人杜撰出來的虛擬人物,才子佳人本就容易引發無窮聯想,這位史上最美麗的“女間諜”或許是承載後人美好情感的一個載體呢。

范蠡離開越國後來到齊地,大概是今天山東肥城一帶。史載他帶領全家“耕於海濱,苦身戮力,父子致產,居無幾何,置產數千萬”。意思是他帶領全家人在海濱曬鹽販賣、捕撈海產,經艱苦打拼,努力經營,終成一代鉅富。

范蠡的人生分爲兩部分,前半生是政治家,後半生是經濟家,且都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前半輩子他殫精竭慮輔佐勾踐復國,滅吳後急流勇退,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後半輩子他展示出自己永不滿足的人生追求與極高的經商天分,化繭成蝶爲一代鉅商。政治上他登高望遠,軍事上縱橫捭闔,堪稱出類拔萃的柱石之臣,難有其匹的戰略戰術大師。經濟上他眼光獨到,運營有方,被尊奉爲商家始祖。歷史上成大事者數不勝數,然而如范蠡這般善始善終,進退自如,結局圓滿者少之又少。不論是從政還是經商,他都能做到極致,辭官歸隱後他的商務事業猶如烈火烹油,端的是蒸蒸日上,成爲富甲天下商業鉅子,自有尋常人難望項背之處。

范蠡生就幹大事的材料,不論做官還是做生意,不幹則已,幹就幹出個大氣象來。經過不懈努力加之眼光獨到,他成了富可敵國的“陶朱公”。身家鉅萬的范蠡並未得意忘形,做起“獨樂樂”的土豪,而是選擇了能使“衆樂樂”的慈善事業,也讓自己本就不平凡的人生達到一個新的峯值。

《史記》載,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散於貧交疏昆弟”,意思是他仗義疏財,回饋社會,拿出一部分錢財接濟窮朋友和幫助生活困頓的遠房親戚們脫貧致富。當然,范蠡並沒將家財散盡,全部分了了事,而是拿出一部分來回報社會,修橋鋪路,訪貧問苦,做了許多雪中送炭、扶危濟困的善事。范蠡是我國古代有明確記載的第一位慈善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范蠡精明過人,善於把握商機,因此財富愈來愈多,成了海內聞名的大富豪。同時他廣結善緣,贏得人們交口稱讚,被後世商人尊爲“文財神”,一直供奉至今。多年後,范蠡年紀老邁,於是將家產傳與兒孫,範家子孫傳承其衣鉢,用老祖留下的財富與口碑繼續創業,繼續做善事,財富如滾雪球一般越聚越多,結果“家產累至鉅萬”。

春秋時期諸國的首富毫無疑問就是“陶朱公”范蠡,地位大概相當於今天的李嘉誠、馬雲、王健林等人吧。

辭官後變身鉅富的牛人范蠡:如何成爲一代富豪? 第3張

范蠡爲後人做出了表率,爲後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精神體現在:永無止境、從不言棄的進取精神;深諳保身之道,不戀棧權力,懂得該放手時須放手,有別人難以覺察的人生大智慧;儒道融匯互補的健全人格精神,高瞻遠矚的開闊視野;踏實穩健的務實作風,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與人爲善、正道而行、誠信經營的商業精神;事業成功後並不恣意享樂,而是關注民生,回報社會,恩澤蒼生。

范蠡不愧是位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他身上那種獨立潮頭、敢爲人先、踏實穩健、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正是傳承數千年之久、使中華文明之脈綿延不絕、值得今人學習效仿的“士君子”風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