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自成曾被明朝俘虜,被放後卻不守信用再反明朝

李自成曾被明朝俘虜,被放後卻不守信用再反明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政治腐敗,農村破產,壓迫剝削日益加重,陝西又逢旱災,人民無法生活。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楊六、不沾泥等在陝西府谷等地首舉義旗,全陝響應。0

李自成曾被明朝俘虜,被放後卻不守信用再反明朝

網絡配圖

從崇禎元年至崇禎三年間,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先後起義,陝境共有義軍100餘部。千部官軍邊兵,因缺餉譁變,亦加入義軍,併成爲骨幹。此時義軍作戰,自發性、盲目性強。明廷令三邊總督楊鶴採用“剿撫兼施、以撫爲主”的戰略。

   但明廷無力養活大批饑民,已就撫者,紛紛再起。楊鶴爲此入獄,洪承疇繼督陝西,改用“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義軍。各部義軍先後東進,崇禎四年至崇禎六年,活動中心移至山西。

李自成曾被明朝俘虜,被放後卻不守信用再反明朝 第2張

網絡配圖

作戰亦由極度分散,各自爲戰發展爲相對集中,互相呼應。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羅汝纔等部20餘萬人,號稱36營,一度破大寧、隰州、澤州、壽陽等城。崇禎六年冬,高迎祥等24營10餘萬人突破官軍包圍,轉進至豫西楚北,以鄖陽爲中心,分部來往穿插於豫楚川陝之間,利用官軍分兵守境,互不協同的弱點,進行遊擊性質的流動作戰。

  明廷爲改變“事權不一、相互觀望”之被動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圍剿”方針。崇禎七年,以陳奇瑜爲五省總督,統一指揮陝晉豫川及湖廣官軍,由四面分進合擊,企圖一舉盡殲各部義軍。

李自成曾被明朝俘虜,被放後卻不守信用再反明朝 第3張

網絡配圖

崇禎7年(1634年),幾經戰鬥,明總督陳奇榆終於在一個四處絕壁的峽谷,車廂峽把李自成部36000人,死死包圍住。只要從絕壁上面往下仍火石,發射弓箭,或者乾脆不動困死對方就可以了。可是在這個生死一瞬之間的時刻,李自成花言巧語,主動向陳奇榆提出願意投降,回家種地。而陳奇榆也就偏聽偏信,還就當真了。結果李自成走出險境之後,就找機會把押送官給殺了,又重新組織農民起義軍繼續造明朝的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