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爲何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爲何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所謂下江南的“阻力”,大概只有正德十四年三月一羣小臣伏闕、上疏諫止被打死十一個那次吧。後來親征寧王因爲是真正的軍機,並沒有太大阻力,甚至有官員認爲就該皇帝親征,否則誰來擔責?要說原因的話,近憂是江南是明朝財賦所出的根本之地,不容武宗前去騷擾;遠慮是怕武宗直接在路上被人殺了,還沒兒子繼承。首先來看內閣在事件尚未發酵的正德十四年二月初上的奏疏了。大學士楊廷和等疏言:近日進繳居守勑諭,奉旨:“朕今不時廵狩,其勿繳。”臣等聞命之餘,不勝憂懼。正德十三年七月武宗第三次去宣府的時候,覺得沒個交代就偷跑也不是事兒,給留京的內閣和司禮監寫了正式讓他們負責居守的敕諭,規定他們如何代理政務。按慣例辦完了差,這種臨時性的敕諭是要交還皇帝的。結果武宗在十四年二月回京的時候,表示我以後還要出去,你們就不用還了,我出去之後直接照舊辦。以前武宗每次回京,大臣都會上疏勸皇帝以後不要再出巡。武宗這次則是公開表示,“我已放棄治療”,自然會引起很大反響。京師根本重地,朝廷一日萬幾。皇上比歲以來,數出遊幸。宮城之內,居守無人。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爲何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

諸司章奏,動經數月,未見裁處。內外遠近,惶惶不安。前文不是說讓司禮監和內閣“居守”麼,爲什麼又說無人居守?按明代慣例,皇帝出巡的時候要有皇族來居守乃至監國,這個人選應該是太子或者親王,必要時刻是可以即位的。而武宗既無兒子也無親弟,無人可以居守,一旦像成祖一樣死在外面,皇位繼承問題將會極其棘手。這個問題一直是正德朝中樞權力結構中最大的隱患,也是文官反對武宗從事軍事活動的一大根源。所以後文楊廷和們會說“伏望皇上深惟至許,端拱穆清,頤養聖體,以延椒寢之祥。”意思是,皇上你在後宮好好地生一個兒子出來罷。那麼問題來了,燒香、下江南真的有那麼危險麼……見下文另外,武宗“移動辦公”的效率也不怎麼樣,所以說是“動經數月,未見裁處”。如果你的領導環球旅遊去了,還要求部門大事必須經ta批准,而ta又不及時回email,能不被吐槽麼?況東南乃國家財賦所出之地,連年大水爲災,兼以徵徭煩重,百姓不堪困苦。若覆軍旅經過,日費不貲,不知何以供應。且裏河一帶,路狹水淺。今營建大木及漕運糧船尚未能依期到京,倘又加以皇船數多,擠擁而行,大木必不能前,運船必不能急,誤事匪輕。意外之虞,尤有不可測者。武宗出行是帶着不少的親信、宦官和軍隊的,無疑會對地方秩序有極大影響。這些手下出去抓花姑娘嚇得百姓趕緊嫁女兒之類都不必說,最大問題是他的行程計劃不會預先公佈,或者說可能根本沒有精確的行程計劃;所過之地,供給都是臨時從地方上徵發,必然導致地方政府進行臨時賦役攤派。正德朝的財政狀況是什麼樣呢?劉瑾爲了給皇上省錢修豹房,居然想到去與虎謀皮,廢除給邊軍的京運銀兩,最後把自己活活作死。讓武宗去江南根本之地折騰一波,還真是有點兒吃不消。很快,機智的武宗想出了一個新花樣兒,自稱是要“往南北兩直隸、山東泰安州等處尊奉聖像、供獻香帛、祈福安民”。所謂泰安州,就是去泰山燒香,燕青去和任原打擂的所在。當然這一聽就是扯淡。除了引來文官紛紛聯名上書吐槽外,還有以翰林修撰舒芬爲首的若干小臣直接指出,皇上你的腦袋已經要被賣了,他認爲,現在朝廷裏有一批人“懷馮道之心,以祿位爲故物,以朝署爲市廛。以陛下爲奕棋,以革除年間之事爲故事也!”革除年間之事,就是靖難之役,藩王起兵奪取皇位。照舒芬看來,武宗的南巡之旅,很可能就是一次死亡之旅。有人已經和寧王串通好了,要在路上要了皇帝的性命,由寧王取而代之。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爲何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 第2張

而另一批官員則像五代的十一朝元老馮道一樣坐觀成敗。那麼,武宗知不知道寧王密謀的事呢?正德十二年五月,寧王府的幾個宦官跑到北京去告寧王的狀,說他和一夥兒人“時在王所密謀,鑿池造船,以爲水嬉,疑有非常”,武宗把他們交到錦衣衛去審。事實上朝廷已經獲得了一個明顯的信號。但是寧王也反告這幾個宦官私逃,而且買通了吏部尚書鹿丸、緹帥錢寧、東廠提督張銳等一批權貴幫他說話。當時武宗剛剛開始發現北京的美,在大興打獵,石景山看景兒,正玩得高興,大概並不想把這事兒鬧大,就把宦官發配到南京孝陵去種菜,又以皇帝名義給寧王寫了封信告誡一番,把案子壓下來了。十四年春天這次南巡計劃,李洵先生認爲武宗除了遊玩以外,也有意帶着兵去“震懾”一下寧王。他還讓內閣給他查閱皇帝親祭各王府墳墓的儀節,和對各藩王的口頭稱呼,顯然武宗有準備去會見一下沿途的藩王們,寧王恐怕是也在其中的。因此,舒芬所作的推測,武宗大概也是明白的。問題是,武宗沒兒子導致藩王覬覦皇位,以及兩次恢復寧王的護衛導致寧王驕縱坐大,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舒芬等人的奏疏又把他周圍的親信形容得如此不堪,想必他們也沒什麼好話。於是找了一個藉口“朕感疾未寧,此輩不聞問安、視膳,乃出位妄言,多方訕謗!”把一百四十多個文官又是罰跪又是廷杖,拍死十一個。所謂專制皇權這種東西,就是能夠說着無理取鬧女朋友的語氣,幹着“霸道總裁”的事。不過能夠堅持侍奉這種皇權的人,也是蠻奇怪的,只能說他們都是吉祥的一家吧。 不過話說回來, 寧王一黨是不是真的要在路上殺害武宗,倒沒什麼確實證據。因爲寧王的Plan A,其實是通過錢寧等人的遊說,以合法渠道把他的世子(按輩分還是武宗的從叔!)送進宮來做皇嗣。十四年五月,寧王還做了一次努力,請江西巡撫、巡按和鎮守太監等人給他向朝廷申報孝順事蹟、要當道德模範!這無疑是在給自己走合法渠道增加籌碼。錢寧到武宗面前去給寧王說好話,然而武宗再漫不經心,也知道寧王是什麼意思,於是要問責巡撫等人。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爲何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 第3張

而張銳則在親信勸說下,發現寧王大勢已去,於是把寧王的黑材料交給御史蕭淮,公開彈劾,這事就藏不住了。於是寧王就選了舉兵造反的Plan B。當然Plan B肯定也是平素有所準備的了。然而巧合的是,武宗真的在南征歸途中落水,回京不久就死了。有人還說這是什麼文官陰謀,簡直搞笑……犯罪嫌疑人不在天天在武宗周圍活動的人裏找,找文官有乜用。鑑於有睿宗在成化末年就有被萬妃推爲皇位繼承人的傳說,我建議調查一下興王府的人,畢竟他們纔是最大受益者,呵呵呵呵。說起來,其實當時諫止的人裏並不只有文臣啊。有個親軍軍官金吾右衛帶俸都指揮僉事張英,是陣亡將領張勝之子。他也帶着刀跪在端門外。衛士詰問他要幹啥,他說:“我按職責應當隨駕出行,自知遇到變故,必然要死。與其死在外面,不如死在這兒呢!”就拔刀刺胸 ,被衛士將刀奪下,沒有死。於是法司以妄言之罪判了他一個斬刑,武宗開恩,打他八十廷杖,流放貴州充軍。張英便死在了那裏。至於說和乾隆朝對比的,我覺得也沒必要找那麼遠,就看20年後世宗回老家那次就好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