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代宗想立杭氏之子爲太子 卻爲何不能如願?

明代宗想立杭氏之子爲太子 卻爲何不能如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回到京師,從東安門入宮。景泰帝迎拜,英宗答拜,兄弟二人相抱哭泣,對於傳授皇位,兩人推讓了很久。於是,英宗被送到南宮,百官隨之進入,行朝見禮。這個南宮,就在今北京故宮東南角北池子一帶。 但是,此後十一月辛亥,禮部尚書胡請令百官賀太上皇萬壽節,十二月丙午,又請求明年百官朝見太上皇於延安門,都遭到景泰帝的拒絕。荊王朱瞻上表請求朝見太上皇,景帝也下詔制止。對於迎還太上皇有功的楊善,景泰帝也因爲迎還並非遣使之本意,賞賜很薄,只升遷左都御史,仍蒞鴻臚寺事。

自此以後數年,英宗遠離了大明朝的政治舞臺。景泰帝做了皇帝后,就想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但難於開口,猶豫很久。太監王鉞、舒良爲景泰帝謀劃,先賜給陳循、高谷白金各百兩,江淵、王一寧、蕭、商輅各五十兩,想封住他們的口,但最後還是沒敢說。這時,有一位廣西的土官,名叫黃,他因爲私怨殺害了他的弟弟思明土知府黃,並滅其全家。巡撫李棠將此事上奏,皇帝把此事交給有司辦理,黃父子被捕入獄。黃着急,派他的死黨袁洪到京師行賄。有人給袁洪出了個主意,讓他想辦法迎合景泰帝,於是袁洪就上了一封奏疏,請求另立太子,大意說:“往年上皇輕身禦寇,駕陷北庭,寇至都門,幾喪社稷,不有皇上,臣民何歸?今且逾三年,皇儲未建,臣惟人心易搖,多言難定,爭奪一萌,禍亂不息……乞與親信文武大臣密定大計,以一中外之心,絕覬覦之望。”景泰帝得到這封奏疏,大喜,說:“萬里之外乃有此忠臣!”馬上讓廷臣討論,並且下令免除黃之罪。

明代宗想立杭氏之子爲太子 卻爲何不能如願?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初二,景泰帝改封原太子朱見深爲沂王,立己子朱見濟爲太子。他改立太子的行爲在朝堂上遭到許多大臣的反對,太監興安看到這種局面,便厲聲說:“此事不容已。即以爲不可者勿署名。毋得首鼠持兩端!”於是,羣臣唯唯署議。禮部尚書胡等上書說:“陛下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黃奏是。”立太子之日,大赦天下,賞賜百官,赦免黃之罪,且赦免其子,詔書中有“天佑下民作之君,實遺安於四海;父有天下傳之子,斯固本於萬年”的句子。 同一天,景泰帝下詔廢皇后汪氏,立杭氏爲皇后。因爲汪氏不同意改立太子,而朱見濟爲杭氏所生,汪皇后便同意讓位。

明代宗想立杭氏之子爲太子 卻爲何不能如願? 第2張

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剛立的太子朱見濟病死,從立爲太子到病死共十一個月,太子之位再次成爲問題。 不久,由於出現災異百官紛紛上言,要求恢復朱見濟的皇儲地位,而且涉及廣泛的問題。一個叫章綸的官員上書提出:“內官不可幹外政,佞臣不可假事權,後宮不可盛聲色。”他又說:“孝悌者百行之本,願陛下退朝後,朝謁兩宮皇太后,修問安視膳之儀。上皇君臨天下十有四年,是天下之父也。陛下親受冊封是上皇之臣也……望陛下……或朔望,或節旦,一幸南宮,率羣臣朝見,以展友于之情,極尊崇之道。更請復汪後於中宮,正天下之母儀。還沂王於儲位,定天下之大本。”

景泰五年(1454年)春,積雪恆陰。這一自然現象在我們現代人眼裏沒什麼,但是在古代,這是上天給施政者的警示,因此朝廷下詔,向羣臣徵求直言。因此,御史鍾同準備上份奏章,請允許朝見英宗,要求復太子。在奏章呈上之前,他把奏章給御史劉廣衡看,劉廣衡看了奏章後,勸他不要這個馬蜂窩。鍾同不聽,稍稍改了幾句話,然後就把奏章遞上去了。章綸當時是儀制郎中,見到鍾同上疏,也急忙上了一道奏疏。與鍾同的上疏差不多。

午後,景泰帝收到了這兩份奏章,讀畢奏章大怒。這時候,太陽已經下山了,宮門也關上了。但是皇帝竟然命令人從宮門縫隙遞出聖旨,命錦衣衛即時將章綸逮捕入獄。第二天就對他大加刑訊,但沒有結果。又過了一天,經過一番拷打後章綸已經體無完膚,不得不供出了鍾同。錦衣衛立即將鍾同抓來對口供。在對鍾同進行拷打後,錦衣衛強迫二人供認他們“通南內”,但兩人都不認罪。最後,錦衣衛用炮烙之刑折磨他們,他們還是不服。再這樣下去,刑罰會更加慘酷,他們二人就會死去。巧合的是,北京這時颳起了沙塵暴,景泰帝心存忌憚,於是命令將二人禁錮獄中,要把他們關到死。

明代宗想立杭氏之子爲太子 卻爲何不能如願? 第3張

這時候,大理少卿廖莊雖然在服喪,但也上疏言復儲之事。景泰帝又大怒,下令等他孝滿後處治他。後來,景泰帝在朝堂上見到廖莊的時候,當即命令於朝堂之上以大杖杖之八十,將廖莊打得快死了才停下,然後將他貶爲定羌城驛丞。打完廖莊後,皇帝又命令錦衣衛拿出六根巨杖,選擇六個壯卒,到獄中痛打鐘、章二人各一百杖,並且是每打五杖就換人接着打。鍾同被打倒第三十杖的時候,已經動彈不了了。打完以後,過了很久才甦醒。後來,鍾同死在獄中,而章倫則因爲忠直而在英宗復辟後被放了出來。

明代宗想立杭氏之子爲太子 卻爲何不能如願? 第4張

總之,景泰帝無超人之胸襟,對上言諸臣痛加刑罰,核心在於追查主使。他懷疑這些大臣們的後臺是關在南宮的明英宗,逼引諸臣交代與明英宗勾結交通的情況。這使得關在南宮中的英宗十分難堪,激化了景泰帝與英宗之間的矛盾,爲以後的事變留下了隱患。太子之死,使得朝廷前景不明,因爲景泰帝沒有別的兒子。一旦沂王回到太子之位,支持景泰帝的人將面臨險境。所以,有人建議將沂王趕快安置到他的封地,斷絕人們對他的期望。

同時,另外選親王之子在宮中培養,但景泰帝沒有同意他們的意見。 這時,讓景泰帝沒有想到的是,一場陰謀在悄悄醞釀,陰謀家們正在等待着機會。幽居南宮的太上皇朱祁鎮即將在這些陰謀家的擁立下復辟,而病重的景泰帝的皇位即將喪失,無論是對於景泰帝自己,還是對於太上皇朱祁鎮,乃至對於整個明帝國的官員和百姓,歷史即將跟他們開一個大玩笑。十年如一夢,景泰帝的時代即將結束,朱祁鎮就要再次登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