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爲何說翻就翻

三國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爲何說翻就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臣子得君主信任,這叫知遇之恩;君臣關係好,這叫君臣契合,用現在的一種新說法,那就是君臣之間這條友誼的小船,就會一直向前,永不翻船。一個國家要想有一個好的發展,顯示出它強大的力量,那他的君臣之間的關係必然是融洽的,臣子必然是得到信任的。三國是個亂世,對人才的需求就更加迫切,因而君主也就能夠放手讓臣子施展自己的才華。因而這種君臣友誼的小船,總體上還算比較平穩,多數不會翻船。可以成爲典型的當屬劉備,他對待關羽、張飛和兄弟一樣;把自己和諸葛亮的關係說成是魚水關係,得到諸葛亮是“如魚得水”,因此,蜀漢國君臣那條友誼的小船始終不翻。不僅如此,這種關係還延續到了下一代,劉禪時期君臣這條友誼的小船還是那麼平穩,始終沒有翻船。曹操雖然比不上劉備,但他也有一大批信任有加的臣子,也有哭郭嘉,重張遼的美談。也就是說,魏國君臣之間友誼的小船雖有搖晃,總體上也不翻船。可是孫權卻是三國的一個另類,在孫權君臣這條友誼的小船上,總是說翻就翻。

三國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爲何說翻就翻

網絡配圖

孫策死的時候,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兩個人——張昭和周瑜,還說了“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話。孫策去世,張昭“下令各屬地官吏、內外將官,讓他們各自奉行職守”,同時告誡孫權不要只顧得哀慼悲傷,而是要趕緊出來視事。當時的東吳政權,雖然說是一個“獨立”的小朝廷,但孫策一死,分崩離析的局面隨時都會出現。外部除了“天下鼎沸”這個大的局面,內部更是“羣盜滿山”,東吳政權這條航船隨時都可能傾覆。更重要的一點,孫策還沒有稱王,一些手裏有兵又有地盤的太守、將軍之類的人,隨時都有可能自立。這個時候,不要說張昭的忠心究竟如何,就是張昭的能力稍有不及,孫權這個政權都不知道該怎樣延續下去,畢竟這時候的孫權還沒有表現出他父兄那般的才能。否則,孫策也不會說“如果這個弟弟不行,你就自己幹吧!”這句話耳熟吧?沒錯,劉備對諸葛亮也說過,搞不好還是跟孫策學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顧命大臣,和孫權這條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孫權初次設置丞相,東吳衆大臣都認爲非張昭莫屬,結果孫權兩次任命都不是張昭。那理由更是一個笑話,說是丞相事情多,不是用來優待人的!彷彿張昭根本就幹不了丞相,讓他幹屬於優待似的。最嚴重的時候,孫權更是按着刀和張昭說話,威脅說害怕失手殺了他。結果人家張昭說,我知道我的話你聽不進去,但我要竭盡自己的“愚忠”!因爲這是太后和桓王(孫策)顧命遺言時時在我耳邊響起的緣故。還說,太后和桓王是把你託付給我,不是把我託付給你。

孫權和張昭這條友誼的小船爲什麼說翻就翻?關鍵兩點,一是張昭不讓孫權幹那些和猛獸搏鬥、徹夜飲酒等輕狂之事;二是赤壁之戰前張昭主張“權迎曹操”。這後一條需要說兩句,你孫權既然是徵求意見,人家就應該說出自己的意見,主張投降不一定就是爲了他張昭自己;你孫權以爲投降不好,可你自己爲什麼在此後形勢更好時還要投降曹操?關鍵不是張昭這個主意好還是不好,而是孫權心中有另一個算盤。對此本博有專門論述,不再重複。類似的情況,官渡之戰前,曹操手下有些人,寫信給袁紹“通款”,這要比主張投降嚴重得多吧?可是勝利後,曹操一把火把這些信燒了。都說曹操是一個“奸雄”,可這件事孫權還真比不上曹操這個“奸雄”。

三國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爲何說翻就翻 第2張

網絡配圖

周瑜也是孫權的顧命大臣之一。周瑜是最早以臣子對待君主的禮節來對待孫權的,周瑜死後,孫權穿上喪服爲周瑜舉哀。看起來這條友誼的小船是一生都沒有翻船了,問題在於兩件事,一是赤壁之戰前,孫權爲什麼不趕緊把周瑜調回來,非要等着魯肅提醒?二是赤壁之戰後,孫權決定讓周瑜和劉備一起進攻蜀地,爲什麼周瑜死後這個計劃就不再實施了呢?只因爲周瑜死的早,這些疑問也就無從解答。假如周瑜能夠活得長一些,聯繫到前面的張昭和後面的陸遜,孫權周瑜兩人這條友誼的小船,會不會也是說翻就翻呢?

魯肅是周瑜介紹、推薦給孫權,後來接替周瑜領兵。魯肅初見孫權,提出了“不與曹操直接對抗、鼎足江東,靜觀天下之變、消滅黃祖,進攻劉表,將長江完全據爲己有,然後再稱帝圖謀天下”,這可以稱得上是東吳版的“隆中對”,比諸葛亮的還要早。功績是促使孫權下決心抗曹,並讓他召回周瑜授予軍事指揮權;最早預見了劉表死後荊州可依靠的力量只有劉備,並和諸葛亮共同促成了孫、劉聯盟,協助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魯肅在周瑜去世後七年病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孫權倒也給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這兒要說的是孫權在魯肅死後對魯肅的評價上。孫權說魯肅兩個短處,一是他曾經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二是說魯肅沒有辦法對付關羽,嘴上還說大話。將荊州借給劉備,周瑜是反對的,孫權不用周瑜的意見而接受魯肅的建議,這證明他自己也是這麼想的。曹操聽說後,正在寫字的筆落在了地上,證明這是曹操最不願看到的結果。接任魯肅的呂蒙偷襲江陵,關羽從樊城退兵後被殺,這導致了劉備發起了夷陵之戰。這次戰役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從此兩家即便是結盟,也不能對曹魏造成任何致命威脅。從這個角度看問題,魯肅和好關羽,也說不上是對還是不對。

是非問題可以不論,關鍵是,這兩個短處是在魯肅死後說出的。在一個最重要的大臣去世後,再去議論這個人的過錯缺短,不是一個大度之人所爲。曹操說郭嘉,如果他還在,可能就不會有赤壁之敗;諸葛亮說法正,如果他還在,就可以勸阻劉備不東征。帝王在一意孤行之時,哪一個臣子能夠阻止得了?曹操說郭嘉好,有一點自己攬責後責備其他謀士的意思;諸葛亮說法正好,有點兒變相攬責的意思,但這兩人都用的是說別人好話的方式。人已經去了,可以蓋棺論定了,一些不足和缺失,還是不說的好。魯肅死的時候四十六歲,假如魯肅再活十年,這些“短處”難道不會成爲小辮子被揪出來嗎?所以說,魯肅和孫權友誼的小船不翻,是在於魯肅掌兵時間短,假如時間長,讓孫權感到魯肅權力太重,兩人友誼的小船也同樣會是說翻就翻。

三國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爲何說翻就翻 第3張

網絡配圖

呂蒙在東吳最大的功績是爲孫權策劃了奪回江陵,接替魯肅領兵僅三年去世。臨死前,孫權親自關心他的治療和進展情況,死後爲他穿喪服,一個臣子的榮耀都享受到了。這條友誼的小船沒有翻,也應該沒有什麼可說的。只對史家行文留下一個疑問,爲什麼挑魯肅的那些個短處要放在《呂蒙傳》後?還說他的言談、才華不如周瑜又是什麼意思?

陸遜在《三國志·吳書十三》當中自己佔有一卷,這在《三國志》當中除帝王外,只有諸葛亮有這個待遇,可見這個人在三國當中是多麼的重要。陸遜最重要的功績是取得了吳蜀夷陵之戰的完全勝利,從此蜀國再也沒有能力向東用兵。陸遜從魏黃初元年(公元220)代替呂蒙領兵,到吳赤烏八年(公元245)去世,任東吳要職達二十五年。先後任荊州牧、上大將軍、右都護,後官至丞相。官位的一步步提升,時間又是這樣的長,看起來這條友誼的小船該是夠穩固的吧?且慢!赤烏七年(公元244),孫權所立的太子孫和與魯王爭奪繼承權達到了公開化的程度,朝中大臣也明顯的分爲兩派,紛紛安排自己的子弟前去依附。陸遜覺得高官子弟應該憑才能得到升遷,爲此還得罪了另一個權臣,因而被人誣告。實際上,孫權這時候已經有了廢太子之念,而擁護太子的一派官員就讓陸遜出來規勸孫權。陸遜寫信給孫權,說明了嫡庶之間是有分別的,反對廢太子另立。陸遜還要求回到都城當面向孫權陳說,孫權根本就不予理睬。不僅如此,孫權還把陸遜的幾個外甥定罪流放,將給陸遜寫信的人關進監獄,同時還派人前去責備陸遜。就這樣,孫權君臣最長久的這條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孫權真的是因爲陸遜參與太子之爭嗎?恐怕未必。立嫡立長,這是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度,陸遜堅持不廢太子並沒有錯,何況他還堅持不要官員的子弟選邊站。關鍵是,陸遜長期掌兵,他死後,他兒子陸抗帶領着屬於自己的五千“陸家軍”爲父親送葬,到了京城就被控制了起來。等到派去的宦官把他人誣告的二十條罪狀說出來,陸抗一一做了解答,孫權這才饒過了他。後來孫權說他聽信了讒言,對陸遜的“君臣大義不厚”,可是這條君臣友誼的小船已經翻了,難道不是削弱臣子權力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嗎?陸遜“憤怒痛恨”而死後,最終太子也換了,皇后也變了,也就是說,在孫權父子、夫妻之間那條友誼的小船也是說翻就翻了。

三國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爲何說翻就翻 第4張

網絡配圖

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爲什麼說翻就翻?

封建社會,君臣關係就是一種失衡狀態,君重臣輕,這是一種歷史形態,誰也改變不了。有的臣子即便是擁立新君有功,但君主一旦即位,他的分量也是難以和君主相比,比如春秋時期吳國的那個夫差和伍子胥。不管是大船小船,要想一直向前航行,就必須保持相對的平衡,否則就要翻船。既然君臣之間輕重不在一個等量級上,又怎樣保持這種平衡使這條友誼的小船不翻沉呢?這就需要君主給臣子那一側放一塊壓倉石,這塊壓倉石就叫做“信任”。你撤掉了這塊壓倉石,臣子還能不落水嗎?臣子落水,這條友誼的小船還能不翻沉嗎?當然也有臣子使這條友誼的小船翻沉的時候。臣子取得這塊壓倉石的途徑是顯示才能和忠貞,當他跳船了,或者是看見有他船從旁邊經過跳幫了,這條友誼的小船也是會說翻就翻的。但孫權的臣子顯然不屬於這種情況。

關鍵在於他沒有一統天下的胸懷,容他人的度量。在張昭問題上他和哥哥孫策有一個比較。張昭是江北彭城人,這讓一些北方籍的士大夫在上書時,會專門把一些功績歸於張昭。張昭想藏匿不報,怕有私情之嫌;呈報上去又覺得不合適,可說是左右爲難。孫策聽說後笑着說,從前管仲做齊國相,人們開口仲父,閉口仲父,齊桓公卻爲爭霸天下的人尊崇。現在你很賢能,我重用你,這個功名難道不屬於我嗎?由此看來,孫權不要說沒有齊桓公的胸懷度量,就是和他哥哥也沒法相比。這就是孫權君臣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原因所在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