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嘉慶帝清朝第五代君主 他是不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嘉慶帝清朝第五代君主 他是不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嘉慶皇帝是清朝史上,唯一一個從太上皇手上繼位的皇帝。對於嘉慶帝的評價褒貶不一,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談一談。

皇帝駕崩,天崩地裂,但比這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君主的確定。古語講,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且,清朝皇族家法規定,不立新君,就不能爲先皇發喪。可是,嘉慶帝臨終沒有一句話交代,於是,羣臣決定找嘉慶帝的立儲密旨。清朝雍正以來,實行祕密建儲制度,皇帝生前準備一道死後才發生效力的詔書,上面寫着繼承人的名字。按說嘉慶帝年逾六旬,不可能不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嘉慶帝清朝第五代君主 他是不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網絡配圖

軍機大臣親手對嘉慶帝的遺體搜身,沒有;又打開了太監從北京帶來的十幾只箱子,翻了個底兒朝天,依然沒有。難道是壓根兒就沒有立儲密旨?羣臣找不到嘉慶帝的立儲密旨,急得團團轉。據《清史稿·宗室禧恩傳》記載,在這種情況下,內務府大臣禧恩(多爾袞的後人)建議不找了,立即擁立嘉慶帝的次子綿寧繼位。

嘉慶帝一共有五個兒子,長子生下來不久就死了,連名字都沒有。此外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分別是:次子綿寧今年三十九歲、第三子綿愷二十八歲、第四子綿忻十六歲、第五子綿愉七歲。此時,綿寧、綿忻在承德避暑山莊,另外兩個兒子留在北京。

顯而易見,綿寧的優勢是突出的,他實際上是長子,又是嫡出,在宗法社會裏,這兩點無可逾越。更何況他此時的身份是親王(智親王),爵位最高,在鎮壓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事件中立下大功,就算找不到嘉慶帝的立儲密旨,難道嘉慶帝還會選擇別人嗎?

但是,軍機大臣託津、戴均元認爲事關重大,必須以立儲密旨爲準。不能責怪他們的慎重,畢竟選擇新君關係着國家的穩定,此時朝廷又不在北京,稍有不慎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禧恩與他們爭得面紅耳赤,綿寧則呆立在一旁,一邊抽泣,一邊冷眼旁觀着他們的爭吵。據《清史稿·宗室禧恩傳》記載,後來終於找到了立儲密旨,上面果然寫的是立綿寧爲皇太子,於是,爭議停止,羣臣擁綿寧繼位。綿寧隨後改名旻寧,年號道光。

不過,道光帝可不是這樣說的,他說嘉慶帝臨終召見大臣,公啓匣,宣示立儲密旨,立他爲皇太子,然後遵旨繼位。他命軍機大臣擬定的《嘉慶遺詔》、主持編纂的《清仁宗實錄》,都是這樣記載的。

嘉慶帝清朝第五代君主 他是不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兩種記載截然相反,總有一個是錯誤的吧?其實,也可能兩種說法都不正確。歷史上充滿了懸疑未解之謎,中國古代的政治是不透明的,越是重大的事件,越是由極少數人在極度機密的狀態下決定的。對於這些懸疑未解之謎,史學工作者往往也束手無策,這或許就是歷史學的魅力所在吧。但也應指出,不管如何,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道光帝繼位的合法性均未受到過質疑。

道光帝的父皇嘉慶帝諡號爲“睿皇帝”,全稱: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廟號仁宗。道光元年(1821 年)三月下旬,葬嘉慶帝於易縣清西陵之昌陵,於是,“嘉慶”及其時代就永遠付諸歷史長河的滾滾東流中了。

嘉慶帝及其王朝在中國歷史上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地位:一方面,嘉慶帝一生爲乾隆帝的光芒所掩蓋,而史學家的目光又爲道光年間天翻地覆的社會大變革所吸引,結果嘉慶帝及其王朝差不多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盲區”;另一方面,這個王朝正好處於古代歷史的最後一頁和近代史的前夜,這使得嘉慶帝及其王朝成了史學領域中的一個“兩不管”地段。以致史學界對嘉慶帝及其王朝長期未作充分研究,對嘉慶帝也有一些誤解,其誤解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誤解,中國史學界普遍認爲嘉慶帝是個才幹平庸的皇帝。嘉慶帝真的很平庸嗎?

嘉慶帝親政初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清除了和珅,見識透徹、立場堅定、手段老到、恩威並用,處理得恰到好處。既順應了一般的民意,又沒有給朝局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史學界公認這是嘉慶帝一生中最出彩的一筆。在這點上,不比列祖列宗遜色。但是,嘉慶帝一生除了誅除和珅這件事兒,似乎就找不到更出彩的地方了。難道他是“英明一時,糊塗一世”?這於情於理也說不通,可又確實乏善可陳,這是爲什麼呢?

嘉慶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五代君主,此前經過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祖宗給他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對於嘉慶帝來說,這些遺產既是一筆財富,也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就此而論,嘉慶帝比列祖列宗面對的束縛要多得多,也艱難得多。

應該指出,祖先賦予嘉慶帝的使命就是守成,尤其是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雄才大略帝王一百多年大刀闊斧的建設,開疆拓土、創立制度的使命已經完成,王朝進入穩定期,祖宗的遺產必須繼承,祖宗解決不了的難題,嘉慶帝也不必枉費心機去謀劃解決之道。從這個角度來看,“平庸”或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或者就是他的歷史使命。

嘉慶帝清朝第五代君主 他是不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另外,也應指出,所謂平庸與否,都是相對而言的。嘉慶帝是乾隆帝的兒子,人們願意拿他與他父親比較。固然,從一個帝王應該具備的素養上講,比如應變能力、對國家的駕馭能力,嘉慶帝不如乾隆帝,但是,嘉慶帝依然具有很多優點。比如,在對國家的責任感上、在勤政治國方面,他不輸於父親乾隆帝;在爲人本性上,他比父親乾隆帝要高上一籌。他爲人寬厚、做事低調、崇尚節儉、任勞任怨、不製造冤假錯案,遇到委屈,往往自己承受,一般不遷怒別人。嘉慶帝一輩子僅大辦過一次生日——六十大壽,爲此十分自責,不斷嘮叨下不爲例;一想到父親乾隆帝曾五次普免天下錢糧,而自己君臨天下二十多年不能做到這一點,就十分內疚,甚至下詔向臣民解釋他的苦衷。六十大壽的時候,不管國家財力如何緊張,堅持說服臣子同意免除了臣民的兩千多萬兩白銀的賦稅負擔,讓人民得些實惠。當他在批閱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奏摺的時候,痛心地說這些被屠殺的白蓮教徒都是我的赤子,出於無奈纔起來造反。在中國帝王之中,能做到這一點是很少的。所以,他死後臣子給他擬定了“仁宗”的廟號,並公認他像他曾祖父——康熙大帝,是一位寬厚仁慈的君主。

總之,嘉慶並非是一個平庸的皇帝,而是有一定能力、寬厚仁慈的君主。應該承認,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十位君主中,嘉慶帝在能力上次於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君主,能位居第四位;要講品格修養,他僅次於康熙帝,能排在第二位。綜合排名在清朝帝王中位居中游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