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本欲和平謀取太子位 因做事不祕功敗垂成

李世民本欲和平謀取太子位 因做事不祕功敗垂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李世民來說,和平奪權是最理想的方式。

現在的李世民與太子,如同兩軍陣前對壘一樣。李世民暗中準備力量,大搞統一戰線,都是爲了穩住陣腳。穩住陣腳,首先要保證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與此同時,尋找並創造戰機。

李世民本欲和平謀取太子位 因做事不祕功敗垂成

網絡配圖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世民的機會終於在武德七年(624)的夏天到來了。武德七年,唐朝基本實現了天下統一的目標。和平到來,李淵可以鬆一口氣。當然,兄弟之間的鬥爭卻是暗流洶涌。高祖武德七年六月,發生了一個重大案件,朝野震動,李世民用政治鬥爭的方式取代太子的目標幾乎實現,這就是慶州都督楊文幹謀反事件。

武德七年六月三日(辛丑),皇帝李淵帶領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等上仁智宮(在宜州的宜君縣,位於唐長安的正北方向)避暑,讓太子李建成居守長安,主持日常政務。太子全面掌握長安,便自認爲很安全,他開始做一些加強本陣營的工作,雖然說起來不合法,也是預備萬一。他派手下郎將爾朱煥和校尉橋公山給慶州(在長安的西北方向)都督楊文幹運送盔甲。楊文幹曾是東宮的宿衛,離開東宮後曾祕密爲東宮運送過壯士,與太子李建成關係十分密切。李建成可能沒有想到,他的這些舉動全在秦王府的監視之下。

兩位負責運送盔甲的東宮軍官,走到豳州(從長安到慶州要經過豳州和寧州),忽然稱有重大案件要上告,豳州方面立刻把他們送到仁智宮。他們遂向李淵告發,說太子指示楊文幹裏應外合謀反。與此同時,在寧州有一個叫杜鳳舉的人也趕到仁智宮告發太子。杜鳳舉是何許人也,史書沒有交代清楚。爾朱煥和橋公山明確無誤是太子的黨羽,他們爲什麼要告發太子呢?

楊文幹事件,從一開始就把不利指向太子。但是,從一開始就有破綻,那就是身爲太子爲什麼要謀反?如果他真的謀反,爲什麼那麼費力地要慶州都督先起兵?如果他真的謀反,爲什麼還敢親自到仁智宮說明情況?如果太子指使楊文幹謀反,他上仁智宮就是自投羅網。

對此我們沒有翔實的資料給予證明。但是,邏輯推理同樣是有力量的。

太子謀反,只能有一個目標,就是奪取皇帝寶座。但是,這是天底下最冒險的事情,通常一定要在自身遭遇重大危機的時候才願意甘冒此險。因爲太子是皇位的法定繼承人,不出意外,他就可以順利接班。太子謀反,唐代後來確實存在過,比如神龍三年(707)七月,中宗之子太子重俊謀反,就是在太子地位不保的前提下發生的。除此以外,太子雖然經常被懷疑,但真正謀反的其實很少。

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很穩固,皇帝對他的信任沒有發生動搖。當太子與秦王鬥爭激烈,尤其是因爲秦王功勞巨大而造成兄弟二人極度不平衡的時候,皇帝一直是鼓勵太子親自立功的。鎮壓劉黑闥最後由太子完成,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當然是不可能的。從皇帝自身的選擇,從國家穩定的立場選擇,太子與秦王的矛盾,在不能平衡的時候,皇帝通常都是選擇支持太子。這是國家的利益所在。皇帝雖然有時會陷入父親的角色中,難以對兒子之間的矛盾果斷處理,不能從根本上予以解決,但是如何維護國家利益,這還是不能含糊的。武德七年六月,太子建成長安居守,就是太子監國,完全可以證明皇帝對太子的信任。

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子爲什麼要冒最大的風險來謀反呢?

李世民本欲和平謀取太子位 因做事不祕功敗垂成 第2張

網絡配圖

退一步說,太子就是當皇帝心切,要謀反奪權,他的方式也太古怪了。太子奪取皇帝的寶座,機會比較多,而最佳方案就是直接控制皇帝,然後以皇帝的名義宣佈自己即位。如果李建成謀反,反而讓遙遠的慶州都督先發兵暴露目標,而自己與皇帝還身處兩地,要控制皇帝人身根本沒有可能,這個謀反計劃實在太愚蠢了。愚蠢到了什麼地步呢?愚蠢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要知道,建成雖然沒有秦王戰功多,但絕不是愚蠢的人。這麼多年以來,他一直在皇帝身邊協助處理朝政,包括軍事的以及政治的事務,經驗已經比較豐富。他要謀反,以他對皇帝的熟悉,不可能如此荒唐如同兒戲。後來,他得到消息就立刻上山到仁智宮,也說明他並不擔心皇帝的調查。

既然太子沒有謀反動機,爲什麼東宮手下出面告發呢?

爾朱煥和橋公山的告發,是通過豳州完成的。根據《資治通鑑》註釋所引證的實錄文字,是他們到達豳州時,先向豳州地方政府告發,然後豳州再上告仁智宮,後來兩人也到達仁智宮。與此同時,寧州人杜鳳舉也同時上山告變,內容是一致的。這一方面用不同渠道的告發來證明謀反是確實的。另一方面證明謀反這麼大的計劃,竟然是準備得如此不充分,過分的巧合也讓人懷疑背後的問題。

如果太子謀反,我們已經說明,這是不可能成功的。太子謀反失敗,對誰有利呢?當然對秦王最有利。只要太子謀反的罪名成立,太子的地位肯定不保,頂替者在當時的條件下,非秦王不可。皇帝在真相沒有明白以前,也是這樣的思路。那麼東宮的人爲什麼自己上告呢?我的判斷是受到了秦王府的指使,或者是脅迫,或者是收買。從後來的情況看,秦王府收買東宮、齊王府官員的活動比較成功,而反方向的收買卻沒有成功的例證。原因是東宮勢力大,投靠的人比較多,所以比較雜。秦王府勢力也不弱,但是因爲不如東宮正統而合法,所以投入秦王府陣營冒險程度比較高。但是,一旦投入,就必須全力以赴。而東宮的官員則可以首鼠兩端,人在東宮而腳踏兩隻船。爾朱煥和橋公山,我傾向於認爲是受到脅迫而不是被收買。兩者的區別是:被收買,等於賣身投靠,應該更堅決;如果是脅迫,說出真相可以得到諒解。至於杜鳳舉,一定是受到同樣的指使。

有什麼證明呢?最大的證據就是杜淹這個人。杜淹是如何參與這個案件的現在沒有任何證據,但是最後他受到處罰是確實的。在整個案件中,最有可能讓杜淹插手的地方就是豳州告變這個環節。那麼,如果杜淹在這個環節加入,他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因爲尋找杜鳳舉這樣的人物並不難。但是讓東宮的人告發東宮太子,難度就比較大,但是效果當然就更好。爾朱煥兩人其他把柄是否早爲秦王府掌握我們不清楚,但是私運盔甲本身卻是現成的罪名。盔甲是軍用物資,向來由國家控制。運送盔甲,要有兵部的文書,換句話說要經過皇帝的批准。

根據唐代的法律,自首可以減輕處罰,揭發更受獎勵。爾朱煥和橋公山在私運盔甲被發現後,決定用告發的方式減輕自己的責任。他們或許不知道這背後殘酷的政治鬥爭,因爲他們都不是高級軍官,不過是執行命令而已。所以,他們受到脅迫,上山告發以求自保是完全可能的。那麼,背後的壓力,一定來自杜淹代表的秦王府。因爲事情發生在豳州,相信豳州地方當局是密切配合秦王府的。可惜,當時的豳州地方長官沒有關於此事的記載,否則事情的來龍去脈可以更加清楚。

這個事情很蹊蹺,太子的人告發太子。這無非有兩種情況,或者被人收買,或者被人控制。這背後的控制者,當然就是秦王府的人。

李世民本欲和平謀取太子位 因做事不祕功敗垂成 第3張

網絡配圖

李淵迅速採取行動,首先控制太子。謀反畢竟是天大的事,皇帝李淵不敢懈怠,他採取擒賊先擒王的策略,立刻派人請太子上山。至於皇帝用什麼理由請動了太子,史書記載只說是“以他事”。只要控制了太子,太子的謀反就喪失了意義。這是李淵的想法。應該說,思路很對頭,表現出李淵政治作風老辣,經驗豐富。

在長安東宮的李建成接到消息,嚇出了一身冷汗。在冷靜地分析形勢之後,他們認爲只能面對皇帝,可能是給楊文幹送盔甲出了問題,但可以解釋。畢竟,取得皇帝的同情是最重要的。於是,他們商議之後,決定太子親自上山說明情況。在仁智宮面對李淵,李建成虔誠地表白,“奮身自擲,幾至於絕”,說他自投於地,幾乎氣絕,一副被冤枉的樣子。皇帝不敢相信他,把他軟禁了起來。

我們回頭再看李淵採取的下一步措施。他認爲既然控制了太子,危險性降低許多,然後派司農卿宇文穎馳往慶州,召楊文幹上山對質。很明顯,李淵是想進一步進行調查。在李淵看來,太子已經上山,楊文幹沒有不服從召喚的可能。可奇怪的是,宇文穎到了慶州以後,楊文幹反而正式起兵了。那麼,宇文穎到底對楊文幹說了什麼?《資治通鑑》只說:“以情告之,文幹遂舉兵反。”

這個記載很奇怪。如果楊文幹與太子合謀造反,現在太子已經被皇帝控制起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楊文幹造反不僅不能成功,而且等於給太子加罪。楊文幹起兵,絕不會是因爲這個事情。一定是宇文穎說出了其他情況。什麼情況下,楊文幹會真正起兵呢?比如皇帝已經殺掉太子,或者皇帝準備廢黜太子。總之,一定是這類假情報導致楊文幹起兵造反。而宇文穎如果這麼做,動機也不清楚。但有一點是清楚的,楊文幹起兵有利於李世民陣營。

楊文幹起兵造反,如今已經成爲事實。這個事實表明,雖然不是太子直接造反,但確實是太子的人造反了。這跟此前的告發即使不相等,也有密切的聯繫。李淵本來已經控制了太子,內心已經平靜許多。現在,楊文幹真的起兵了,他不得不把此事跟太子聯繫起來。太子上山已經弱化的矛盾,如今再次被激化了。現在,李淵有些相信太子跟楊文幹有問題了,他把希望寄託在秦王李世民身上。

真的起兵了,鎮壓緊隨其後。李淵先安排靈州都督楊師道等前往鎮壓,接着又讓秦王李世民前往鎮壓。李世民說:一個小小的楊文幹也敢如此狂逆,一個普通將軍便可將他收拾了。皇上鄭重地說:“不然。文幹事連建成,恐應之者衆。汝宜自行,還,立汝爲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誅其子,當封建成爲蜀王。蜀兵脆弱,它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在史書的記載中,唐高祖李淵答應李世民爲太子的文字歸納起來大約有三種:

一是在太原起兵的時候,李淵對李世民說過這個話,說起兵都是因爲你,成功後你來做太子。但是,當時李淵還沒有當皇帝,就向李世民許諾當太子,不可信。

二是李淵正式當上皇帝后,衆人推薦李世民當太子,因爲李世民不同意而作罷。其實,當時李建成已經是唐王的世子,李淵升級爲皇帝,李建成自然升級爲太子。何況,當時李世民的功勞與李建成並沒有什麼特別差距,衆人不會那麼無聊,所以,這種說法也靠不住。

李淵真正許諾李世民爲太子,最有可能就是在這次楊文幹事件中。當時,李淵估計,有可能太子沉不住氣了,急於搶班奪權。如果是那樣,就只好廢掉這個太子,由李世民擔任太子了。這是在李世民與哥哥的鬥爭中,這是李世民最接近勝利的一次。

請注意,在李淵許諾秦王爲太子的時候,也給李建成安排了後路(封建成爲蜀王)。李淵這樣做是最大限度地吸取了隋文帝換太子的悲劇教訓。隋文帝受了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的欺騙,廢掉了楊廣的哥哥原太子楊勇,並把楊勇交給新太子管理。後來發現新太子有嚴重問題時,文帝想見原太子,可楊勇已被楊廣牢牢控制,最後被他殺了。隋文帝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換太子。因換太子不當,導致隋朝早亡。一心一意以隋文帝爲榜樣治國的李淵,一心一意要避免隋文帝的錯誤。而李世民最大的心願就是和平奪得太子之位,效仿楊廣的成功。楊文幹事件,讓李世民的願望接近於達成。

李世民本欲和平謀取太子位 因做事不祕功敗垂成 第4張

網絡配圖

李世民前往前線,全力鎮壓楊文幹。鎮壓楊文幹不是難事,成功後就可回朝當太子了。以後,這天下就是我李世民的了。一路上,李世民一定心潮起伏,熱血沸騰,說不定都開始思考如何治理天下呢。

可就在李世民處於有利時機時,事情卻發生了逆轉。

李世民出兵鎮壓楊文幹時,仁智宮內的李淵忽然放棄了原來的決定,放出了太子,並讓太子回到長安繼續留守。事態爲什麼會如此急轉直下呢?據史書的籠統說法,皇帝后宮的嬪妃們、齊王李元吉、外朝的封德彝都做了大量工作,但具體說了什麼話,史書並未記載,反正爲太子力挽狂瀾,結果唐朝就又回到原有的軌道上去了。

究竟是什麼讓李淵又改變了主意?

面對太子手下起兵造反這個最大的事實,李元吉他們做出怎樣的努力才能讓皇帝改變主意呢?現有的說法似乎想證明,皇帝糊塗是非不分,單單聽從了這些人的片面之詞。但正如我們上面已經講過的,對於謀反這樣的嚴重問題,從法律系統到皇帝本人的態度,都是非常重視的,爲什麼在太子謀反這個問題上,皇帝忽然糊塗起來了?不是皇帝糊塗,一定是有更重要的真相被發現了。皇帝對於太子在整個事件中的被動情況有了確實的瞭解。

任何皇帝,即使再糊塗,也不會對公然的謀反行爲充耳不聞。通常的情況下,主要是把沒有謀反的打成謀反,從來沒有見到過確實謀反了卻不予追究的。就李淵而言,劉文靜的謀反證據根本不足,他反而當作謀反事件處置了。如今,面對楊文幹和太子的謀反卻置之不理。這太不符合常理了。因爲真是太子謀反,那一定是最有威脅力的,而李淵竟然不予追究,反而讓太子繼續據守京城。對於這嚴重地違背常識的記載,讓人無法不產生疑問。

根據唐朝的法律《唐律疏議》的規定,對於謀反這項大罪,計劃謀反而沒有實行,等同於實行;謀反實行沒有造成後果等同於造成後果。甚至僅僅說說而已並沒有計劃,也要長流兩千裏。至於對待參與謀反者的處置當然最重。甚至不同籍的親戚也要受到牽連。參與者斬首,十六歲以上父子都被處以絞刑。在皇帝的寶座面前,即使是親生父子也會大打出手的。爲什麼李淵可以對太子的謀反無動於衷呢?

當然不會。李淵一定了解到了真相:太子是被冤枉的。

從哪裏瞭解真相呢?現在的史料都沒有披露。最有可能是從上山告變的人那裏獲得了真相。最重要的真相就是秦王府參與了整個事件,具體的人就是秦王府參軍杜淹。

秦王府的動作,是讓皇帝確信太子謀反,至少太子親信謀反也可以牽連太子。秦王府的動作是針對太子的,目標則是奪取太子之位。太子是受到攻擊的一方,在這個事件中,是被動的一方。皇帝必須得出這樣的結論,纔會釋放太子,恢復太子的原有地位。但是,東宮也不是沒有錯誤,私運軍事物資本身確實違法,所以纔會被秦王府抓住不放並且大做文章。而秦王府上綱上線的做法,明顯要致太子於死地,皇帝當然也不高興。但是,兄弟之爭是非常清楚的事實,皇帝不打算深入追究下去。這一次楊文幹事件,秦王府具體操盤的人就是這個最擅長搞陰謀詭計的杜淹。這都是秦王府的一系列陰謀。

李淵最後對東宮和秦王府各打五十大板,東宮的王珪、韋挺,秦王府的杜淹同時流放邊州。皇帝最後要求兩兄弟要和睦,分別處分東宮和秦王府的屬下,以示警告。皇帝作爲父親,他不願意兒子們手足相殘,無休止地鬥爭下去。但是,他也知道權力的資源有限,他沒有最佳方案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在杜淹傳中,明確說李世民知道杜淹無罪,專門給即將流放的杜淹贈送了三百兩黃金,以作爲他爲秦王府犧牲的補償。但是,秦王李世民並沒有爲杜淹到朝廷中去爭取,既然無罪,爲什麼還會受到如此嚴重的懲罰?這個鏡頭特別讓人想到電影中的情節,黑社會組織的老大爲進監獄的兄弟出錢,因爲這是一種犧牲。

對於李淵的做法,雙方都不滿。秦王府希望皇帝說話算數,讓李世民取代李建成。東宮則認爲皇帝應該追查下去,按照法律有反坐法,誣陷謀反則處以謀反罪。

楊文幹事件,是玄武門事變的前奏。李世民爭取用政治鬥爭的方法取代太子,這一次最接近成功目標,但最後還是功敗垂成。如果這次鬥爭勝利,唐朝就不會爲此付出更大的代價。當時的情形已經很清楚,事情不到最後解決之際,雙方絕不會善罷甘休,都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