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越王勾踐滅吳後爲何能以"小國之君"成就霸主之業

越王勾踐滅吳後爲何能以"小國之君"成就霸主之業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湖北省博物館藏越王勾踐劍。此劍長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近劍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八字。資料圖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最終滅掉吳國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大家也知道他成了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不過,滅掉吳國並不意味着勾踐就是霸主了,他爲了成爲霸主還做了哪些事情?當上霸主之後他又有哪些舉動呢?

取得霸主稱號

越王勾踐滅吳後爲何能以"小國之君"成就霸主之業

網絡配圖

按照春秋時代的慣例,成爲霸主一般要在諸侯會盟上成爲主盟者,也就是盟主,這表明各國對霸主地位的承認。勾踐滅掉吳國後,隨即與晉國、齊國等諸侯國在徐州(在今山東滕州市境內)會盟,這也是越國第一次參與中原諸侯的會盟,並順利被諸侯推舉爲盟主。以前越國在中原諸侯國眼中就是個蠻夷小國,幾百年來無數次會盟就從來沒有叫過越國,爲什麼越國第一次參與會盟就成爲主盟者了?這裏面有三點原因:

第一,幾年前吳王夫差在黃池之會上,以武力脅迫諸侯,取得了主盟者的位子,而越國又滅掉了吳國,勾踐攜滅吳之威劍指中原,無人敢攖其鋒,皆避讓三分。

第二,當時晉國、齊國兩個大國國內卿大夫之間的政治鬥爭異常激烈,不願在邦交上花費更多精力,既然之前已經向吳國妥協,那麼繼續向越國妥協也無妨。同時勾踐對魯國、宋國等小國則施加恩惠,將之前吳國所侵佔這些國家的部分土地還給了各國,令他們對勾踐感恩戴德。

越王勾踐滅吳後爲何能以"小國之君"成就霸主之業 第2張

網絡配圖

第三,當時另一個大國——楚國一直是越國的盟友,對勾踐稱霸中原持默許態度。當年吳王闔廬攻陷過楚國都城,楚國一直耿耿於懷。勾踐滅吳,楚國也幫了越國不少忙,當然,越國也給了楚國大量好處,包括大片吳國的土地。

所以,勾踐很順利地成爲了徐州之會的主盟者。

會盟之前,勾踐按照歷代霸主的慣例,向周天子進貢,周天子得到了貢品,也樂於做個順水人情,派特使在會盟儀式上正式授予勾踐“伯”(即霸主)的稱號,並將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用的祭肉賞賜給勾踐,這在當時叫做“天子賜胙”,是極高的榮譽。

在取得了霸主之名後,勾踐把越國的國都從會稽(今浙江紹興境內)遷到了琅琊(今山東青島境內),並大規模修繕和擴建琅琊城,同時還在海岸修建了一座周長達七裏的琅琊臺。登上琅琊臺便可眺望東海的無限風光,後世秦始皇進一步擴大了琅琊臺的規模,使之成爲東海之濱一處恢宏的人文勝景。越國政治中心的轉移凸顯了勾踐稱霸中原的雄心。

越王勾踐滅吳後爲何能以"小國之君"成就霸主之業 第3張

網絡配圖

越國曆來有重視水軍的傳統,遷都後勾踐建立了一支擁有八千名士卒、三百艘戰艦的強大水軍,使越國足以和齊國、楚國這兩個擁有龐大水軍的國家相抗衡。越國疆域從山東綿延到浙江,陸路運輸多有不便,有了強大的水軍就可以保障水上運輸的安全。

上述這些還只是能說明越國的強大國力,真正能體現勾踐霸主地位的是他先後介入邾、衛、魯三個諸侯國的內部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