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羅憲是什麼人?他一直鎮守白帝城的原因是什麼?

羅憲是什麼人?他一直鎮守白帝城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63年鄧艾攻下綿竹,直逼成都。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蜀國已經滅亡了,劉禪也投降了,連姜維也投降,這時候,再死守蜀國的邊關,其實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可是這時候,負責鎮守永安(白帝城)的巴東太守羅憲,卻還一直守在那裏,一直堅持了兩年時間。那麼,羅憲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羅憲是什麼人?他一直鎮守白帝城的原因是什麼?

羅憲鎮守的永安城,在蜀漢的歷史上有着重要的意義。當年,由於關羽被殺,荊州丟失,劉備率領大軍出三峽攻打東吳。接着在夷陵大戰中戰敗,劉備敗逃回撤,回到蜀地。不過,當時他只是撤退到永安城就沒走了。他在這裏呆了一年的時間,直到去世。

劉備爲什麼只走到永安就不走了?也許是他心有不甘,也許是身體受傷害,也許是自覺無臉回成都,也許是準備捲土重來,也許是爲了防備東吳打進蜀地來,總之,情況非常複雜。不過,由於劉備留在永安,永安也成爲蜀國的一個行都所在。後來,劉備在去世前,做出了著名的“永安託孤”。

“永安託孤”有兩條重要的內容:一是讓諸葛亮負責輔佐劉禪,並負責整個蜀國朝政;二是讓李嚴擔任中都護,統領內外軍事,同時鎮守永安。

尤其是第二條託孤內容,頗爲意味深長。因爲劉備讓李嚴擔任中都護,負責蜀國內外軍事。照理說,這就是國家軍隊總司令。作爲國家軍隊總司令,理應駐紮在成都。可是,劉備卻讓他鎮守永安,可見劉備對永安的防守有多麼重視。事實上,劉備不只是想防守,同時還時刻想要李嚴繼承他的遺志,向東吳發動反攻。

而李嚴實際上也做得不錯,他在永安修築城牆,囤積糧草,一副想反攻的態勢。只不過後來諸葛亮迅速把軍政大軍都掌握了,並且改變了國家的策略,和東吳修好關係,全力以赴北伐,因此,反攻東吳的任務纔沒機會實施。

後來,李嚴也被諸葛亮調到漢中,擔任漢中太守,並負責糧草的押運。再加上吳蜀兩國的關係進一步緩和,因此永安的意義才變得很小了。

不過,隨着蜀國後期在北伐上步伐變慢,雖然吳國實際上也是一蹶不振,但是,他們時不時的,也要在邊境線上製造些摩擦。因此,防守永安,又顯得重要起來。

回過頭說羅憲。羅憲當官後,擔任的是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前一個官職相當於東宮的祕書,後一個官職相當於外交官,都是朝中的官職。不過,由於他不肯依附黃皓,被黃皓排擠出朝,貶到邊關任巴東太守。當時大將軍閻宇負責蜀國東邊的軍務,把羅憲提拔起來,讓他擔任自己的副手。

接着,魏國全線進攻蜀國,閻宇回去救援,整個巴東地區,就由羅憲一個人負責。顯然閻宇並沒有回到成都,劉禪就投降了。此後歷史上也就再也沒有關於閻宇的記載。

羅憲鎮守永安,這時候,吳國派盛曼率兵前來。《晉書》上說,吳國這樣做是“外託救援,內欲襲憲”。就是說,救援是假,圖謀永安城是真。

羅憲是什麼人?他一直鎮守白帝城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晉書》是根據晉朝的史料寫出來的,晉朝的史料有這個觀點,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就算吳國想要圖謀永安城,也沒有什麼不對。蜀國都已經滅亡了,如果羅憲是愛國的,他應該聯合吳國,與魏國作戰,以期最終光復蜀國。

而事實上,羅憲並不是這樣的,他一直在與吳國爭鬥。當羅憲拒絕盛曼後,吳國又派步協西征。結果被羅憲打得大敗。接着,吳國又派陸抗增援。羅憲堅持守城,在毫無守軍的情況下,堅持守城六個月。

後來,魏國攻打荊州的西陵,陸抗才退兵,永安城才被解圍。同時,羅憲接受了魏國的各種封賞,投降了魏國。

那麼,羅憲爲什麼做出這樣不合常理的事情呢?

我認爲,顯然是當時羅憲已經明白復國無望,同時,吳國早遲都是會被魏國(後來的晉國)給滅掉的。從促進國家統一的角度出發,所以羅憲最終做出了那樣的選擇。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