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雲反對劉備出兵攻打東吳的原因是什麼?

趙雲反對劉備出兵攻打東吳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三大戰役之一。接下來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三國時期,劉備在曹丕篡漢之後,撿起漢室大旗,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稱帝后,準備乾的第一件事是討伐東吳孫權,名義是爲了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

而當時,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劉備這個決策的是蜀漢元老重臣趙雲。

根據《三國志·雲別傳》中的記載,趙雲不反對劉備出兵打仗,但他卻建言,應該對曹魏下手:

趙雲反對劉備出兵攻打東吳的原因是什麼?

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

劉備沒有聽取趙雲的意見,悍然發動了針對東吳的東征,最後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殺得大敗,蜀漢元氣大傷。

夷陵之戰是蜀漢徹底走向三國老幺的關鍵戰役。

後人在總結蜀漢衰落的經驗教訓時,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爲,劉備沒有聽從趙雲的建議是其中的關鍵。

那麼,趙雲的建議是否一定正確?劉備爲何不願意聽取他的建議?

蜀漢建國時的形勢是,東邊剛剛丟掉荊州,北邊曹魏剛剛建國,漢室消亡,出於戰略上的考慮,確實需要打一仗。

這一仗除了要爭奪到更多的土地、財富、人口等資源外,最重要的是,通過戰爭的勝利,重拾蜀漢羣臣和百姓們的信心。

而戰爭要針對的對象,也就是曹魏和東吳兩方之一。

打曹魏有“興復漢室”這面大旗,打東吳有報偷襲荊州,殺害關羽的理由,都有比較正當的名義。

趙雲和劉備的分歧也無非是先打曹魏,還是先打東吳的問題。

拋開之後夷陵之戰的結果,就事前的決策來說,我認爲劉備纔是對的。

在戰爭對象的選擇上,劉備選擇的是先易後難,而趙雲卻選擇了先難後易。

趙雲說的“除國賊”的理由更高大上,可當時的曹魏絕不是蜀漢能輕易挑釁的,實力差距太大。

曹丕雖然也是剛剛篡漢建國,但曹魏的政局很平穩,反叛勢力早在曹操時代就已經消亡了。

一個沒有內亂的曹魏,蜀漢是一定打不贏的。

在荊州丟失後,《隆中對》中北伐的另一個條件“天下有變”其實也沒有了,這種情況下,還選擇強敵去打,無疑是錯誤的。

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大概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趙雲反對劉備出兵攻打東吳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他在劉備死後搞北伐,是先跟東吳談和結盟後,纔敢出兵。

但在蜀漢建國時,和孫權結盟的條件並不存在,基於國家尊嚴的考慮,劉備不可能在孫權用偷襲的手段不宣而戰,且殺了關羽後,還主動向孫權求和。

反而要更強硬對待東吳的挑釁,否則,人心會不穩,被人打了不還手,在爭霸的背景下,是不可取的。

而且,蜀漢出兵作戰,是劉備親自出陣,劉備征戰一生,遇曹魏是敗多勝少,唯二打贏的兩次是赤壁之戰和漢中之戰。

赤壁之戰不用說,劉備勢力當時是輔助方,而漢中之戰,劉備也沒有打垮曹操,曹軍最後是自己主動撤出了戰場。

劉備其實沒有一絲把握能打贏曹魏。

在劉備的選擇中,既然曹魏和東吳都有合適的理由出兵攻打,當然是先打弱敵。

趙雲勸說劉備先打曹魏,完全是從政治上考慮,劉備堅持先打東吳,在兼顧了政治影響是同時,也是從實力對比上考慮。

劉備的想法明顯更符合實際,至於夷陵之戰的失敗,就不是戰前能想到的了,誰能料到久經沙場的劉備被小字輩陸遜打得那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