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和諸葛亮之間是怎麼相遇的 兩人真的是因爲三顧茅廬嗎

劉備和諸葛亮之間是怎麼相遇的 兩人真的是因爲三顧茅廬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諸葛亮和劉備相識真的是因爲三顧茅廬嗎?真實的史料又是什麼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一直是大家喜愛討論的話題,有人說,劉備一開始並不信任諸葛亮,更有甚者,認爲劉備臨終前託孤只是一種測試,兩人根本不是什麼「真愛」。

那麼真相到底爲何?

其實,光是劉備與諸葛亮如何相遇,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三顧茅廬

《三國志諸葛亮傳》徐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這個版本是大家最熟悉的故事,徐庶離開劉備時,推薦了諸葛亮,並且交代說「這人不能隨便招見,請親自去拜訪他」,這番話讓諸葛亮尚未出場,就帶有神祕的光環。

《三國演義》從「凡三往,乃見」這五個字,創作了一回「劉玄德三顧草廬」,第三次拜訪時,衝動的張飛差點一把火燒了房子,劉備對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如此看重,讓結拜兄弟看不下去,羅貫中的妙筆將這回描繪得十分精彩。

由於《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這樣寫,大部分觀衆對這段故事沒有任何懷疑,但筆者想拋個問題,劉備這三次上門,真的沒有見到孔明嗎?

其實,如果看諸葛亮的《出師表》自述,「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段話有另一種解讀方式,諸葛亮並沒有說劉備上門三次才見到一面,若說劉備前來與孔明討論天下大事,覺得這個年輕人不簡單,一共來了三次(或更多次),兩人慢慢談出了感情,諸葛亮感激劉備對他的賞識,於是決定爲劉備效力,這個說法似乎也說得通。

無論兩人到底是見了一次或三次,劉備這個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梟雄,對一個在南陽耕田的書生如此禮遇,確實難得,「三顧茅廬」也就成爲千古佳話了。

二、劉備結毦

《魏略》曰: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旣畢,賔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荅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爾。」

若說「三顧茅廬」是劉備追求諸葛亮的故事,這個版本剛好相反,說的是諸葛亮去找劉備,而且,劉備的反應冷淡,差點就變成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

根據《魏略》和《九州春秋》記載,諸葛亮北上見劉備,當時劉備接見許多賓客,大家吃飽了飯紛紛離開,只剩孔明一個人坐在原地,劉備也沒把他放在心上,剛好手邊有個毦牛尾巴,劉備以前家中便是編草鞋的,於是他隨手編起了飾品。

劉備和諸葛亮之間是怎麼相遇的 兩人真的是因爲三顧茅廬嗎

諸葛亮說道:「將軍應該有遠大的志向吧?怎麼玩起了編織呢!」

劉備發現這人不簡單,將毦牛尾一丟,說道:「說什麼呢?我只是隨手編織,忘憂解悶罷了。」

孔明問道:「將軍認爲鎮南將軍(劉表)和曹操相比如何?」

劉備答道:「他比不上曹操。」

孔明又問:「那麼將軍呢?」

劉備答道:「我也比不上。」

孔明說道:「既然如此,現在將軍手中只有幾千人,等曹操南下,該如何抵擋。」

劉備答道:「我正爲此事發愁啊。」

孔明說道:「事實上,荊州並不是人少,而是有戶籍的戶數太少,現在照戶籍收稅,卻是苦了百姓;如果向鎮南將軍提議,將外地移居荊州的遊戶都查清楚了,再來照規矩課稅服役,那麼荊州就會漸漸富強了。」

劉備一聽,才知道諸葛亮見解不凡,對他另眼看待。

這則故事看起來頗具真實性,當時北方戰亂,許多人南下至荊州避難,諸葛亮和他的叔父也是如此,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了荊州的癥結所在。

不過,問題來了,這個記載和《三國志》、《出師表》完全衝突,本來說是劉備去找諸葛亮,現在變成諸葛亮主動去見劉備,我們到底該相信誰呢?

劉備和諸葛亮之間是怎麼相遇的 兩人真的是因爲三顧茅廬嗎 第2張

三、命中註定

前兩段記載,爲《三國志》寫注的裴松之補充說道,史籍本來就會有不同的說法與記事,但像這兩種完全矛盾的說法同時存在,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筆者比較傾向於第一種說法,畢竟諸葛亮自己都說了「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若說孔明說謊,幾乎是不可能的,孔明上出師表的時候,許多認識劉備、諸葛亮的人都還在世,寫出這種會被戳破的謊言根本沒有意義。

不過,另一方面,《魏略》和《九州春秋》兩處都寫下了劉備編織的故事,似乎也不能完全否定此事,於是,第三種可能性就出現了。

《三國演義》便是將兩種版本融合在一塊,先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然後,有一次宴會散會後,劉備隨手拿起毦牛尾編織,孔明出聲點醒了劉備,叫劉備提防曹操南下侵略。

在演義中,諸葛亮建議招募民兵,接下來便是「博望坡軍師初用兵」,但這個事件並不符合正史,此戰劉備自己擊退了曹軍,沒有孔明的戲份,三顧茅廬不應該這麼早發生纔對;如果我們將兩個事件對調一下,或許更爲合理。

新的融合版本如下:諸葛亮先去拜訪劉備,並提出了荊州的戶籍問題,劉備眼睛一亮,但當時還沒有把孔明當成絕世天才,諸葛亮後來就回去耕田了;之後徐庶和司馬徽推薦諸葛亮,劉備再次想起這個年輕人,於是三顧草廬,經歷一番曲折,兩人終於在一起。

當然,以上說法似乎都有道理、也各有破綻,或許沒有標準答案,就讓各位看官各自解讀了。

劉備和諸葛亮之間是怎麼相遇的 兩人真的是因爲三顧茅廬嗎 第3張

部分陰謀論喜歡拿第二種說法加以延伸,說諸葛亮一開始去找劉備並沒有被重視,後來劉備多次征戰,身邊的第一軍師則是法正,孔明根本就被放置在後方,最後,白帝託孤其實是在試探諸葛亮……

以上論點,用似是而非的說法講劉備並不信任諸葛亮,但「劉備結毦」本來就是存疑的,法正是劉備最信賴的軍師或許沒錯,然而,法正提供戰場上的戰術,諸葛亮規劃大局與戰略觀,兩人定位不同,留守後方、內政理民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硬是要說劉備比較愛誰,沒有多大意義。

若要談劉備與孔明的情誼,《三國志》記載,三顧茅廬之後,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劉備和孔明太要好了,好到「關張不悅」的地步,劉備向二人說他得到孔明猶如「魚之有水」,兩位老兄弟才慢慢接納諸葛亮。

劉備和關張兩人是一起奮鬥數十年的夥伴,交情可想而知,連他們兩人都會吃醋,光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