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允炆削藩有錯嗎?最後只是可憐了寧王

朱允炆削藩有錯嗎?最後只是可憐了寧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朱允炆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朱允炆作爲朱元璋指定的繼承人,只在皇帝的位置上待了四年,而且這四年還基本都在和自己的親叔叔朱棣打仗,最終年紀輕輕便丟掉皇位,落了個失蹤的下場,因此說他是明朝最憋屈的皇帝也不爲過。衆所周知,朱棣之所以不顧朱元璋遺訓,悍然發動靖難之役,最大的誘因就是朱允炆的削藩行動——作爲實力最強的藩王之一,朱棣本就不情願向自己年幼的侄子俯首稱臣,如今他還要削自己藩,他自然不能容忍,於是與道衍合謀,找了個“清君側”的蹩腳理由,毅然決然的起兵造反了。

朱允炆削藩有錯嗎?最後只是可憐了寧王

所以,後世評價這段歷史,不少人想當然地認爲是朱允炆堅持採取削藩政策才逼迫朱棣造反的,說白了,就是認爲朱允炆削藩是不對的。那麼,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當時的時局:當時朱允炆剛剛二十出頭,初登大位,他的二十多個叔叔鎮守全國各地要塞,尤其是燕王、寧王等人,手下兵多將廣,自身又軍功累累,不管是能力還是資質都甩朱允炆好幾條街,關鍵是朱允炆身邊除了方孝孺、齊泰等一幫儒士文官,基本沒有什麼強有力的幫手。可以說朱允炆是名義上的皇帝,而的叔叔則是實質上的霸主。因此,朱允炆想要有一番作爲,就必須打破這種局面,而打破這種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削藩,這是兵行險招,也是釜底抽薪之法,贏了可以開創自己的時代,輸了則只能淪爲歷史的背景。我相信朱允炆肯定仔細分析了其中的利害關係,深思熟慮之後才作出削藩的選擇。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朱棣雖然是受到削藩的刺激才起兵造反的,但是他心裏也清楚,削藩是大勢所趨,是利國利民之舉,他只是不能接受削自己的藩而已。最直接也是最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朱棣靖難成功以後,立刻着手削藩之事,而且手段更加凌厲,就連在靖難之役中爲他提供巨大幫助的寧王都沒有幸免,要知道寧王的朵顏三衛在靖難之役中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朵顏三衛就沒有朱棣最後的勝利。由於朱棣的反抗,朱允炆費盡心思直到下臺也沒有完完成的削藩大業,竟然在朱棣剛剛上臺就以雷霆手段給解決了,有時候歷史真的就是這麼滑稽,你能想到開頭卻未必能夠猜到結局。

朱允炆削藩有錯嗎?最後只是可憐了寧王 第2張

既然大家都想削藩,那麼我們不妨再看看上位者爲什一定要削藩。分封藩王制度在明朝之前就由來已久,晉、漢時期達到高潮,當時國中國橫行,朝廷對各地約束力極小,最終斷送了自己江山。唐朝汲取教訓,對各地藩王進行了極爲嚴格的限制,收回了他們在軍事、政治等方面的特權,也取消了各自建國的封號,以類似於今天的各省的名稱稱呼,藩王制度在這個時期名存實亡。不過,到了元朝時期,由於特殊的文化原因,他們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封藩制度,按照我個人的理解,這不是什麼歷史的倒退,而是他們的地盤確實太大了,大到以當時的通訊手段及管理手段,已經不可能實行統一的指揮,而且他們這種制度類似於一些少數民族的統領與各族族長的關係,大家名義上是隸屬關係,實際上各自獨立統治。所以,綜合來看,歷史上實行藩王分封制度的弊端是十分明顯的,教訓也是十分深刻的。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朝廷外強中乾,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藩王制度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各藩王對所屬封地之內諸事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基本相當於一個小的獨立國家,朝廷想要這個地域乾點什麼事,只能通過本地的藩王進行,雖然洪武后期,朱元璋也感到不妙,收回了各藩王的諸個權力,只保留了軍事權力,但是各個藩王根據自己的地位,還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地方行政,而且像燕王朱棣這種軍功累累的狠人,地方政府是不敢得罪的。如此一來,一個帝國就被分割成了數個小的王國,他們之間互補想通,朝廷對他們的約束力又小,尤其是明朝,朱元璋一口氣封了二十多個藩王,明朝這個大帝國已經被嚴重分化了。

第二,藩王高度自制,容易滋生更進一步思想。權力是個很神奇的東西,人在他面前基本沒有太大的抵抗力,而且權力越大對更大的權力就越渴望。藩王在各自駐地享受了皇帝一般的待遇,有着掌控一方生殺予奪的權力。然而,對於有野心之人,愛上了這種掌控一切的感覺之後,就會不自覺的想要更進一步,也想到天子寶座上坐上一坐,稍有刺激就會鋌而走險起兵謀反,朱棣是個例子,後期的寧王也是一個例子。

第三,諸王與朝廷相互鬥法,徒增了國家內耗。宗親藩王制度下,朝廷與藩王鮮能和諧相處,基本都是朝廷想多管一點藩王想多佔一點的局勢,無非是誰更佔上風,而帝國的很多資源都在這種相互鬥爭中消耗掉了。皇室自古多薄情,多了這一層鬥爭關係,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疏忽了,也更容易拔刀相見了。以朱棣發動這場靖難之役爲例,明朝建國之時,百廢待興,人民水深火熱,好不容易安穩下來了,朱元璋執政後期又陷入了偏執的殺戮之中,。到了朱允炆時期,開始實行仁政,百姓剛剛看到希望,又來一場長達四年的戰爭,外敵尚未完全消滅,內鬥卻已經甚囂塵上。

朱允炆削藩有錯嗎?最後只是可憐了寧王 第3張

既然有如此多的弊端,朱允炆一心想要削藩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既然削藩是合情合理、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情,爲什麼朱允炆還是失敗了呢?首先,明朝藩王尾大不掉之勢已經形成。接力棒傳到朱允炆手裏,各個藩王勢力已成氣候,朱元璋強勢自然能夠鎮得住,朱允炆年紀輕輕就很難鎮住了,尤其是燕王、寧王這樣駐守邊關手握軍隊大權的藩王,帝國的精銳將士大多出自他們之手,朱允炆確實拿他們沒有辦法。其次,削藩行動有點操之過急。削藩的大方向是沒錯的,但是他身邊的幾個儒士,甚至包括朱允炆自己,鬥爭經驗不足,尚未樹立自己的權威、建立自己的絕對勢力就貿然行動,雖然開始嚐到了一點甜頭,但最終釀成的是苦果。最後,鬥爭經驗稍有欠缺。就算是朱棣造反了,也是一個藩王對抗整個國家,朱允炆還是處於絕對優勢的,只是他的軍事鬥爭經驗確實太弱,接連犯了關鍵性決策失誤,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所以,綜合來看,朱允炆削藩並沒有錯,這是任何一個想有作爲的君主都會採取的行動,只是他的削藩的時機和策略稍有不妥,給了朱棣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而朱棣敏銳地把握了這個機會。

對於這次削藩行動,還有一個特殊的人物需要介紹一下,她就是寧王。當年朱棣的軍隊戰鬥力雖然不弱,但也不敢說是最強,光是寧王手下的朵顏三衛他就不敢說打的過。朱棣靖難途中遭遇挫折,連忽悠帶騙把寧王拉下了水,騙走了他的朵顏三衛。寧王本無反意,只是被坑上了賊船,靖難成功以後,自感不可能兌現朱棣開的空頭支票,就提出到一個富庶之地養老被朱棣拒絕,還削了他的藩,他的後代謀反,又碰上了不按常理出牌的王陽明,沒用朝廷一兵一卒就給平了反,這一家人算是被朱棣玩的暈頭轉向,也算是一個十足的悲劇人物,也是可憐人物。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