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隨着西漢王朝國力的提升,漢武帝劉徹力排衆議,決定一改此前以"和親"爲主軍事爲輔的防禦性方針,尋求主動出擊匈奴的機會,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因爲一旦失敗,他的政治威信將受到巨大打擊,這對這位年輕的帝國皇帝來說原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襲擾上谷郡(北京市延慶縣西南)漢朝兵分四路迎擊,其中率領一萬騎兵從雲中出發的將軍公孫賀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尋找匈奴部隊,可一無所獲;同樣北出的將軍公孫敖成功地遭遇了匈奴部隊,可運氣不佳,面對匈奴主力在拼盡全力迎戰後,以七千餘騎的代價才堪堪逃出匈奴軍隊的包圍;常年活躍在北方邊境的名將李廣作戰經驗十分豐富,按理來說勝算應當最大,但運氣比公孫敖還要差,匈奴擊敗李廣所率軍隊並將其活捉。

這三支部隊要麼失敗而歸要麼缺乏戰果,在三路大軍盡皆失利的情況下,只有一支隊伍不僅大敗敵軍,還一路追擊到了匈奴人祭祀天地祖宗的地方並斬殺700餘人得勝而還,更令人咋舌的是取得如此成績的將領竟是第一次遠征,那麼他究竟是何許人也呢?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

從騎奴到騎將

他叫衛青,字仲卿,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人,是平陽侯曹壽府中的一個小吏和一個衛姓婢女私通所生的孩子,由於私生子的身份衛青一直不受待見,甚至被同父異母的兄弟們視爲"奴畜"。不想就這麼卑賤地過下去的衛青決定換個環境,他投奔母親所在的平陽侯府,但到了那裏他依然只能給平陽公主(漢武帝的胞姐)當侍從騎奴,終究還是僕人。

然而禍兮福之所倚,這種命運在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迎來了重大轉機。是年春,皇帝劉徹在祭拜先祖祈福除災後順路來看望大姐平陽公主時,一眼就相中了衛青的同母姐姐衛子夫並將她選入宮中,福兮禍之所伏,此舉卻給衛青引來殺身之禍。由於衛子夫受寵導致陳皇后一度被冷落,皇后的母親一怒之下派人綁架衛青想處死他替女兒出氣,幸虧有朋友相救他才得以脫險,漢武帝得知此事後大怒乾脆將衛青召來,簡拔爲建章監、侍中在內朝隨侍,幾年後衛子夫被封爲夫人,衛青也順勢被提拔爲大中大夫。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 第2張

如果說衛青本人是個甘於平庸的人,那麼這個身份已經很好了,如果衛青身處在太平時代,那麼或許他也會就此止步,然而這兩個如果前提都不成立,衛青本人絕非庸才,漢武帝朝亦不太平,北方匈奴長期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襲擾邊疆,甚至能進犯都城長安附近地區,構成了漢帝國最爲嚴重、困難的國土安全問題。有鑑於此,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武帝下詔,要求羣臣商討解決方案,最終決定在馬邑(今山西朔州市東北)設伏,但結果由於百密一疏讓匈奴軍隊察覺有詐,最終以失敗告終,和親時代的終結開始了。

幾年後匈奴再次大舉南下,這就有了我們開篇所述的那場戰役,作爲四路大軍中漢武帝最後的希望,衛青率領所部鐵騎衝出邊塞,不再有堅固的城牆給予保護,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以力量和速度著稱的匈奴軍隊隨時可能圍攏過來,而初出茅廬的衛青面對將士將手指指向了地圖上的龍城,誰也沒有想到作爲匈奴龍興之地的龍城居然是衛青將要立下大功的戰場。如果說這一次的勝利是運氣,那麼第二年他又於雁門擊敗匈奴斬首數千餘級,這就不是簡單的運氣二字所能解釋得了的。

又一年後,也就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再次南下,劫掠上谷、漁陽(今北京市密雲區西南)殺死遼西太守,殺掠吏民兩千餘人,衛青再次出雲中郡(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東北)出發,率四萬大軍奔襲高闕(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東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內黃河以南地區)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和單于王庭之間的聯繫,最終失去援助的匈奴王候在漢軍的合圍下敗逃,留下數千俘虜和幾十萬牲畜,漢朝一舉收復了易手七十多年的要地。歷史學家顏吾芟教授在其著作《中國秦漢軍事史》中指出河南地的收復不僅解除了匈奴長久以來對長安的威脅,而且"使漢軍有了一個可東可西,出擊匈奴的重要基地。"因爲這一代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漢武帝在這片地區修築朔方城設朔方郡、五原郡,把十萬人從內地遷徙到那裏定居,甚至還修復了秦代蒙恬所築的邊塞以及沿河的防禦工事。可見這場"河南之戰"對西漢王朝來說可謂意義重大,衛青也因此功績被封爲長平候,食邑三千八百戶。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 第3張

然而戰爭不是一天開啓的,也不會一下就結束,匈奴方面很快集中力量對上谷、代郡、定襄、雁門和朔方等地發動連續進攻,企圖從河套地區兩側以鉗形攻勢切斷該地區與內地的聯繫,迫使漢軍放棄這片土地。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衛青再次出征,他率騎兵三萬出塞後奔襲六七百里,連夜突襲了匈奴右賢王部,猝不及防之下右賢王拋下軍隊奪路而逃,其屬下貴族十多人、士兵以及人口一萬五千餘人被俘。漢武帝劉徹得此捷報後大喜,遣使相迎,在軍中即拜衛青爲大將軍,賜予他指揮各路將領及部隊的權力使之成爲帝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帝國雙璧兩開花

衛青的登臺拜將不是爲了擺譜,而是爲了下一步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做準備。漢武帝希望能夠繼續進攻以求殲滅最強大的單于本部,這場被後世稱爲"漠南之戰"的行動實際上漢軍損失頗大,雖然全殲右賢王餘部,但也打草驚蛇讓匈奴王庭開始撤離遠遷漠北,從此漢朝方面想再追擊,勢必需要維繫更長的後勤補給通道,承擔更大的風險。然而這並不能阻擋漢武帝和帝國高層繼續用兵的戰略。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命令衛青的外甥驃騎將軍霍去病爲主帥發動"河西之戰"一舉攻佔了河西走廊地區,設置了威武、敦煌、酒泉、張掖河西四郡,控制了通往西域的咽喉。

俗話說外甥像舅,這個年僅十九歲的將領與舅舅衛青的成長道路驚人的相似,他是衛青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少兒與平陽侯府另一位霍姓小吏私通後的私生子,生父在事後翻臉不認人,這孩子於是就是能跟隨母親長大。他自幼好學,引起了舅舅衛青的注意被提攜簡拔在身邊,十八歲便擔任侍中一職,根據中國古代政治的特點,誰離最高權力越近,誰的權勢就會逐漸增大。

十八歲時,霍去病便跟隨舅舅衛青參加了"漠南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霍去病並不等待後方的主力部隊,而是率領八百精銳騎兵,直至荒漠戈壁深處,奔襲數百里對匈奴發動奇襲,斬敵兩千多人。如今的他也更不復昔年卑微,在沙場上策馬奔向大漠的最深處,而這恰恰與匈奴人入侵大漢帝國的方向相逆,從而使得霍去病立下了不世之功。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 第4張

另一邊,在大格局上失勢的匈奴轉而向右北平(河北省平泉市北)定襄遷徙,襲擾當地。公元前119年的春天,漢武帝的馬鞭在朝廷軍事會議上向地圖上的漠北地區,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自率領騎兵五萬"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開始遠征,吹響了"漠北之戰"的號角,其結果漢軍大勝匈奴,霍去病擊破左賢王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和姑衍山(蒙古肯特山以北)。剛剛二十出頭的帥纔在那裏代表帝國舉行了祭天封禮和祭地禪禮,最終單于宵遁賢王投降,以驕人的戰績向天下人宣告大漢王朝最耀眼的一代名將已經橫空出世。帝國雙璧兩開花,曾經雄踞北方威懾中原的匈奴人不得不大規模向西遷移,在此後近百餘年再難構成大的威脅。

衛霍的背影

北方憂患解除後,衛青和霍去病皆因功加官大司馬"以代太尉之職",負責管理日常軍政事務,可好景不長,沒過兩年才23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武帝劉徹非常悲慟,不僅賜諡號景桓候,還封其異母弟爲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位,這個沾了哥哥光的弟弟叫霍光。九年後也就是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衛青也因病去世,漢武帝爲紀念他在自己陵寢茂陵東北修建了墳冢史載"起冢象盧山雲"。

衛青和霍去病從最不受人待見的私生子在短短几年中一路升遷官至大司馬,自然會引來無數褒貶,支持的聲音往往聚焦於其赫赫戰功,批評的觀點則主要集中在他們作爲外戚上位的途徑。

不可否認,衛青進入仕途確與其姐姐衛子夫有關,但衛青自己也並非此後兩漢很多倨傲跋扈又低效無能的外戚可比,比如漢武帝劉徹曾經有意封衛青的三個幼子爲侯爵但被堅決推辭,衛青說這三個孩子尚在襁褓之中"未有勤勞"如果因爲陛下喜愛而封侯,那麼爲將者該如何面對拼命於沙場的士卒呢?

又如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的那場戰役中,有一支部隊全軍覆沒,僅將領蘇建逃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身爲當時戰場的最高將領和軍隊統帥,衛青本可有處置之權,但衛青卻說"不敢擅自專誅於境外,其歸天子,天子自裁之。"所以他令人將蘇建押回長安,交由漢武帝處置,戰後他被賞賜千金,衛青還將其中五百金送給漢武帝新寵王夫人的雙親作爲壽禮。有人對衛青說,你身爲大將軍、大司馬,權傾朝野,應當養一羣謀士門客,但衛青卻說"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身爲外戚,不以裙帶關係自傲反而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是他超越其他外戚的第一個特點。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 第5張

第二, 能夠讓他和霍去病在官場上步步升隆的是戰場上的功勳而並非裙帶關係,在漢帝國從防禦性戰略轉向軍事進攻性戰略的過程中,衛青、霍去病二人開啓了一種對當時漢帝國來說全新的作戰模式,在廣袤的平原和沙漠上依靠軍事情報和騎兵大規模兵團的高機動性,長距離、大縱深地奔襲遊牧部落聚居區,通過殲滅性打擊有效地削弱了匈奴的有生力量,再配合後續步兵的挺進以及逐步修建的防禦工事,不斷壓縮匈奴的生存空間,保障漢帝國北方國土的安全。

這些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操作起來非常困難,被譽爲"飛將軍"的李廣在漢景帝和武帝初年對北方匈奴進行防禦性作戰,其軍事能力有目共睹,但就在轉變戰略方向的節點上,這位名將卻總是捉襟見肘,以至於後人嘆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所以在衛青、霍去病的戰略和戰術上任何一個環節的失算都有可能直接導致整個戰略的全面崩盤。

舅甥二人打天下,帝國雙璧兩開花!衛青和霍去病生在漢朝是上天註定的! 第6張

可以說衛青在自己風格的基礎上融合了匈奴的風格,以漢軍的傳統作戰方式爲基礎,兼採匈奴人的作戰方式,形成了捨棄敵人正面軍隊,奔襲敵人核心的戰略思想,而霍去病完全超越了漢軍的作戰方式,以匈奴的作戰方式,以小部隊繞過敵人正面防線,直接奔襲目標打完就跑,衛霍二人的勝利本質上是學習的勝利,同時掀開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嶄新篇章。

如果說周代充滿着思想光輝璀璨,晉代充滿着狂放與不羈,唐代充滿了詩情畫意,那麼漢朝則充滿了勇猛和壯烈,衛青和霍去病是幸福的,因爲他們與這個時代是如此契合,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