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辦了兩件事,違抗雍正忤逆順治,他爲什麼這樣做?

乾隆辦了兩件事,違抗雍正忤逆順治,他爲什麼這樣做?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乾隆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乾隆即位後,對他的兄弟以及宗室顯示出了極大的寬容,這一點和雍正帝有着很大的反差。即位不久,乾隆就諭令宗人府,對於那些貧困的宗室,分別等次給予賞賜。遇有婚喪等事,又賜給金銀。史料中說“實體恤天潢,無所不至。”

乾隆辦了兩件事,違抗雍正忤逆順治,他爲什麼這樣做?

乾隆帝對宗室的最大體恤,更在於他敢於推翻列祖列宗欽定的冤案,或予以徹底平反昭雪,或給予寬待。這方面的決定性措施,是在乾隆四十三年採取的。因爲這個時候,乾隆帝開創了赫赫的“文治武功”,出現了“大清全盛之勢”,羣臣恭頌皇上爲天縱英武的賢君明主,這也是乾隆帝採取重大行動的基礎。

乾隆主要是推翻了皇曾祖順治帝福臨欽定的睿親王多爾袞“叛逆”案,修改了皇父雍正帝胤禛欽定的阿其那、塞思黑“悖逆”案。

雍正帝即位後,爲了打擊胤禩集團,諭定皇八弟胤禩、皇九弟胤禟結黨橫行、窺竊大寶,犯了“悖逆”大罪,將他們削爵更名黜宗籍。乾隆帝對此雖然不敢明目張膽地違抗皇父之旨,但卻對其作了重大修改,認爲二人“未嘗無隱然悖逆之心,特未有顯然悖逆之跡”,並聲稱雍正帝晚年“屢向朕諭及此事,輒愀然不樂,意頗悔之”,故現在諭令,“復其原名,收入玉牒”,兩人子孫一併敘入。

儘管乾隆帝此舉有違孝道,違背了雍正帝的意願。但客觀地說,這樣做還是贏得了宗室的人心,也順應了當時的朝局,起到了團結、穩定皇族內部的目的。這一點應該是值得肯定的。

所謂的睿親王多爾袞“謀逆”案,是清朝初期的一件特大冤案。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於順治元年四月統軍入關,打敗李自成、張獻忠部農民軍,消滅了南明政權,統一全國,使其年方六歲的幼侄福臨從東北一隅的遼東王,一躍而成爲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帝。

這樣一位立下開國定鼎特大功勳的王爺,竟因恃功攬權位至皇父攝政王,而被順治帝及其以權術見長得不堅定的支持者濟爾哈朗視爲眼中釘,一待其病故,即定其犯下“謀逆”大罪,掘墳焚屍削爵黜宗籍。其同母弟輔政豫親王多鐸雖也立下大功,並已先卒,也連坐降爲郡王。

乾隆辦了兩件事,違抗雍正忤逆順治,他爲什麼這樣做? 第2張

這個事件其實在當時就引起了朝野不滿,一等子許爾安、吏科給事中彭長庚等就公開上書讚頌睿親王之功,請復其爵號,雖經順治帝嚴斥,將其革職削爵流放寧古塔,壓下了反對者的議論,但事實畢竟是事實,此案一直遭人譴責。

由於睿親王“謀逆”一案是順治帝欽定的,此後的康熙、雍正雖然也知就裏,但因時間隔得不長,也不敢違背順治爺的意願,爲多爾袞翻案。這一次乾隆帝敢於忤逆先祖,毅然正式推翻這一特大冤案,對睿親王給予平反昭雪,宣佈追復睿親王封爵,恢復開國王公原有封號,並讓他配享太廟,能做到這樣,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乾隆帝在平反睿親王的諭旨中有這樣的話:

“因念睿親王多爾袞當開國時首先統衆入關,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尋即奉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以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顧以攝政有年,威福不無專擅,諸王大臣未免畏而忌之,遂致歿後爲蘇克薩哈等所搆,授款於其屬人首告,誣以謀逆,經諸王定罪除封,其時我世祖章皇帝尚在沖齡,未嘗親政也。”

又“夫睿親王果萌異志,則方兵權在握何事不可爲,且吳三桂之所迎,勝國舊臣之所奉,止知有攝政王耳,其勢更無難號召……朕每覽實錄至此,未嘗不爲之墜淚,則王之立心行事,實能篤忠藎,感厚恩,深明君臣大義……朕以爲應加恩復還睿親王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並令補繼襲封,照親王園寢制度,修其瑩墳,仍令太常寺春秋致祭。“

乾隆爲睿親王平反一事,贏得了王公大臣認同,此舉非常果斷,十分明智。而且我們認爲爲多爾袞平反一事,由乾隆來做最爲合適。因爲當時的大清處於鼎盛階段,他有這個資本。而要是換成其後的嘉慶、道光,恐怕他們就是敢這麼想,也未必有膽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