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協助劉邦建立漢朝的衆功勳中,蕭何、張良、韓信功勞最大,被稱爲“漢初三傑”。蕭何長於政務、張良運籌帷幄、韓信戰無不勝,可謂劉邦集團在政、謀、戰三方面各自的領袖。

然而,從秦朝崩潰到漢文帝開啓文景之治,幾十年中,中華大地烽煙四起,長安朝堂劍影不斷,可謂多難之秋。即便是楚漢戰爭中的開國功臣,也很難善始善終。

蕭何位列相國,被劉邦猜忌,只能自毀名譽而免罪;張良於立國後閉門修道,明哲保身;韓信則難逃兔死狗烹的命運,最終慘死長樂宮。

不過,漢初卻有這樣一人,在滎陽、白登兩次隨劉邦遭困、命在旦夕,卻又都靠着智略,幫助高祖化險爲夷、逃出生天。立國後,他成爲朝堂上的不倒翁,在劉邦、呂雉這樣疑心重、手段狠的強人手下曲伸遊刃,官位還越做越高。諸呂的騷亂過後,他迎立文帝,甚至在一段時間內獨居相位。

此人,便是西漢丞相、曲逆侯陳平。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

(漢初或當有“四”傑)

後世文人在月旦古時謀臣時,常將陳平與張良並稱,遂有“良平之才”或“良平之謀”的說法。筆者無意將張良、陳平分個高下,因爲他們宛如一塊硬幣的兩面,是不同類型的謀士。張良是韓國名門之後,故國的遺產、舊部都是他的起家資本,陳平是戶牖貧農子弟,白手起家,甚至靠“吃軟飯”擺脫困境;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身材不夠偉岸,陳平則身姿“長大”,是公認的“美丈夫”;張良一生服膺道家,寡慾而終,陳平初信黃老,後來“其意固已遠”,以榮名富貴而終;張良畫策,多爲大戰略,上得了檯面,是陽謀,陳平用計,“祕”字第一,“世莫能聞”,是陰謀。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稱陳平“六奇既用,諸侯賓從於漢”,也在《陳丞相世家》中寫陳平“凡六出奇計”,於是,陳平“六出奇計”的典故便聲名遠揚。不過,關於六計具體指哪六條,似乎有一些分歧,而若是隻看陳平在楚漢戰爭中的功勞,也不能總括陳平之“智”的全部內涵。因此,筆者不再按時間順序羅列六計,而將史漢二書所載陳平的大小計略綜合考量,並按其特徵分爲四類,以探求“斷盡陳平一生”的“知謀二字”(王鏊語)的真諦。

一、善於應變決策

秦末漢初是危機四伏的時代,無妄之災來敲門是常有的事,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而能否躲過這些明槍暗箭,關鍵要靠第一時間的應變,若是沒有臨場應變之能,縱是有滿腹智計,多半來不及推敲片刻便要大難臨頭了。

陳平正是一個反應極快,越是驚險、應變越快的人,有兩個案例可以證明。

其一,在陳平先後不容於魏王咎和項羽,最終決定投靠劉邦時,他卻在前往劉邦陣營的道路上遇到了兇險。乘船渡過黃河時,那船伕看陳平儀表堂堂,便猜測他是逃亡的將領,身上一定有值錢財物,於是殺機漸起、目露兇光。陳平見狀,居然立刻脫下衣物,光着膀子和船工一起乘船。這一脫,便能證明自己身無長物,船工見財起意之心也就平息,陳平也以此逃過殺身之禍。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 第2張

(陳平畫像)

其二,劉邦彌留之際,燕王盧綰反叛,令樊噲討之,但是又有人進了樊噲的讒言。性命已如風中之燭的劉邦怎能明辨是非,便令陳平、周勃去樊噲軍中取代他,不僅如此,還要陳平一到軍中即刻斬殺樊噲。

這無疑是一項苦差,擅殺樊噲這樣勞苦功高的主將,必令三軍浮動,一旦發生譁變,執行處斬樊噲命令的陳平自己肯定凶多吉少。另外,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劉邦時日無多,呂后即將成爲漢帝國真正的掌舵者,若殺了樊噲這樣的呂后親戚,呂后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於是,陳平當機立斷,竟不執行劉邦之令,而是改處斬爲押送,用囚車把樊噲送往長安。而當聽到劉邦病逝的消息後,陳平更是馬上棄下囚車,單騎搶先回到長安,向呂后表白忠心,這才消去了受讒被誅的風險。

擅改劉邦聖旨,單騎面見呂后表忠,都是陳平的應急處置,也都是險棋,但陳平憑藉着敏銳的政治嗅覺當機立斷,成功保全自身,其應變之能由此可見。

二、懂得隱忍從權

作爲一個自謀其身之能登峯造極的人物,陳平可不只會事到臨頭才金蟬脫殼,最好的方式永遠是預防,而預防的智慧則在於韜光養晦、靠着一時的隱忍從權,成爲笑到最後的人。

呂后是一個清除異己絕不留情的人,劉邦尚在時,韓信、彭越兩個沙場能手就都死在呂后話語中暗藏的刀鋒下。劉邦過世後,呂后更是大力剷除異己,劉邦的妃子、劉姓諸侯王和開國功臣都有不少受到打擊。但陳平卻始終安然無恙,靠的就是韜光養晦的隱忍手段。

呂后提出諸呂封王時,陳平位居左丞相,右丞相王陵性子剛烈,以“非劉氏不王”的原則力拒。誰料呂后一招明升暗降,一舉把王陵排擠出朝堂。陳平則假意贊同,繼續留在相位。除此之外,他還擺出一副沉迷酒色的樣子,讓呂后放鬆警惕。事後觀之,正是陳平的曲伸,才讓他能夠留在相位,保全了一些在呂后去世後扳倒呂氏集團的權力基礎,若他也像王陵那般剛直,諸呂之亂的勝利者恐怕不好說了。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 第3張

(呂后畫像)

忍一時的從權智慧,不只能用在自身,也可助力他人。當年劉邦策動垓下之戰,韓信以“封齊王”爲要求換取出兵。劉邦本大怒,但陳平和張良立刻阻止他,讓他先封韓信,以防韓信自立門戶而使天下陷入三分的僵持局面,待徹底消滅項羽後,再收拾韓信也不遲。劉邦立刻領悟,這纔有了垓下之勝利以及之後統一強盛的漢帝國。

三、長於權衡取捨

凡成大事者,必不拘小節,通往權力頂峯的路途上免不了流血犧牲,若是不懂取捨、優柔寡斷,則難免因小失大。劉邦一生有兩次兇險的被圍經歷,一次是被項羽圍在滎陽,一次是被冒頓單于圍在白登山,而兩次都是陳平運用奇計,靠相對較小的犧牲換來了劉邦的安全。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 第4張

(滎陽脫險)

楚漢僵持的成皋之戰中,劉邦曾在滎陽城被圍困多時,人困馬乏、缺兵少糧。此時若想逃跑,必須犧牲一些誘餌。恰好劉邦賬下有一義士紀信,願假冒劉邦、拖住項羽。於是陳平立刻在劉邦同意下寫好降書、送給項羽,書中聲稱要先放數千婦孺,然後歸降。當夜,陳平在滎陽東門“夜出女子兩千人”,並由紀信假扮漢王坐在龍車之上,楚軍果不追擊。當婦孺散盡,紀信的西洋鏡被拆穿,爲時已晚,陳平和劉邦早已趁夜帶少數親信從西門逃出。之後,紀信被項羽烹殺,但用少數部下換得主帥的保全,在功利角度來看是穩賺不賠的交易,陳平在滎陽所做的取捨保住了漢王劉邦,也成就了義士紀信,雖殘酷,但正確。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 第5張

(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的兇險程度較滎陽有過之無不及。劉邦親征匈奴,自帶輕騎北逐之,到平城,步兵大部隊還未跟上,“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千鈞一髮的時刻,“高祖用陳平奇計”,派使者遊說單于閼氏,冒頓隨後解圍之一角,劉邦在層層護衛下逃走。《陳丞相世家》稱這條“奇計”的內容“世莫得聞”,而《匈奴列傳》則載陳平用重金賄賂閼氏,讓他告訴冒頓“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冒頓見原先約定的援兵又沒到,擔心被漢軍反包圍,於是放過劉邦。平城雪中,陳平靠重金換得冒頓解圍,然相比高祖性命,千金又有何貴,這次權衡取捨,陳平又賭對了。

四、出手陰狠詭詐

前文所述的三種特質,或可被視作智略家的普遍長處,若論陳平智計的標籤式特徵,“祕”、“陰”、“詭”甚至是“毒”這樣的形容詞才配得上。畢竟,連陳平自己都承認自己“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多陰禍也”。

而最能體現陳平計策陰狠詭詐一面的,當屬離間項範,智擒韓信兩招。

比張良更勝一籌,陳平在劉邦呂雉手下如何越做越高善始善終? 第6張

(項範失和,陳平之功)

陳平投入劉邦陣營並取得信任後,“漢高祖以陳平爲腹心”,“沈機祕畫”。因此,陳平的只能可以被定義爲親信謀士,且掌管諜特等隱祕行動。滎陽被圍時,陳平說動劉邦,得到黃金四萬金,對項羽陣營“行反間,間其君臣”。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一擲,謠言立起,先是鍾離眛等名將被項羽疏遠。後來,陳平又教劉邦在接見項羽來使時佯裝驚訝,說“吾以爲亞父使,乃項王使”,隨後大大降低招待的規格。楚使歸去後如實稟報,項羽果然對范增起疑,范增怒而致仕,不久憂憤而死。僅用金錢和劉邦的一席話,陳平便讓楚營分崩離析,失了鍾離眛這樣的臂膀,又丟了范增這樣的智囊,不費一兵一卒,是奇計,也堪稱奇蹟。

而面對韓信,陳平的詭詐則讓這個在疆場上、萬軍中無往不利的淮陰侯乖乖做了階下囚。高祖六年,韓信謀反的流言甚囂塵上,諸將慫恿劉邦發兵討伐,陳平則通過冷靜分析告訴劉邦:在戰場上和韓信決勝,勝算並不高。他建議劉邦假借出遊雲夢澤,以天子巡狩、大會諸侯的慣例召韓信前來,這樣韓信定不會生疑,如此,擒韓信“一力士之事耳”。劉邦依計而行,韓信果然受執,只能空嘆“天下已定,我固當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