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太后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太后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慈禧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大唐已經成爲了遙遠的記憶,但是慈禧永遠不會忘記一個人——白居易。

人活一世,知己難尋,更何況是一位女人。她看似掌握了清廷最高的權力,可她沒有一個知己。所有的人對她只有敬畏之情,沒有人願意與她交心。

她是人生中孤獨的揹包客,包裏裝滿了當世人的非議和後世人的唾棄。然而,誰又理解,她也是一個曾經年輕貌美充滿浪漫幻想的小女人,一位有舐犢情深的母親。

她時常讀起白居易的《長恨歌》:“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無人知……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她非常贊同白居易的說法,並把他當做知己。慈禧想起了父母對她的重視,他們大概也把自己當做利益交換的籌碼吧。

然而之後歲月裏發生的事情,終究改變了慈禧對父母的看法。白居易終究成爲不了她的知己,她的知己另有其人。

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太后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咸豐二年二月十一日,十七歲的慈禧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當她跨過道道宮門時,她的眼裏裝滿了淚水。

她恨自己是女兒身,她恨父母將她當做牲口賣掉。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誰又不對愛情充滿憧憬呢。可悲的是愛情成爲了政治棋盤的陪葬品,她沒有選擇的權利。

咸豐六年的三月,慈禧生下了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孩子的出生讓慈禧很快從一名女孩變成了女人,她必須拼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孩子,皇室中的陰謀算計太多了。

之後慈禧被晉封懿妃,緊接着又被封爲懿貴妃。她清楚地明白一點: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夠保護自己的孩子。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慈禧跟隨咸豐帝逃往了熱河。可是不久之後,咸豐就去世了。在他臨終前,他爲同治帝安排了八名顧命大臣,並將皇權的印章交給慈禧代爲保管。

咸豐帝的去世,讓慈禧母子陷入了政治鬥爭的生死邊緣。如果慈禧選擇婦人之仁的話,那麼她和自己的孩子都將陷入危險之中。

女人本弱,爲母則剛。她唯有選擇狠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孩子。

顧命八大臣很快向慈禧發動了攻勢,他們想專權朝政,架空皇權。慈禧若不消滅他們,那麼就會被他們所消滅。於是慈禧利用咸豐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了辛酉政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逮捕了八大臣,並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剩餘人等被革職。

她爲自己的兒子消滅了內在的威脅之後,緊接着清理了外在威脅。不論是太平天國、捻軍,還是苗民、回民之亂,全都遭到了慈禧的鎮壓。她絕不容忍任何勢力威脅他兒子的皇位以及清朝的統治,這是她作爲母親以及太后的責任。

時代在改變,科技在發展。她爲了維護封建專制的統治,又大力重用洋務派。在洋務運動期間,晚清的軍用、民用工業取得了快速地發展。當時的清朝海軍裝備不比西方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強過西方國家。

慈禧爲兒子同治創下的“同治中興”,卻沒有得到兒子的感恩與體諒。已經長大了的同治帝像所有剛成年的少年一樣,渴望着獨立與自由。然而慈禧的干政舉措讓同治帝覺得就如關在籠中的鳥兒一般,只能任人擺佈。

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太后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第2張

1875年1月,鬱鬱寡歡的同治帝剛跨過20歲的門檻,就猝然病逝。慈禧眼看即將風起雲涌的政局,她來不及悲痛,立即立咸豐帝的侄子爲帝,也就是被稱爲光緒帝的愛新覺羅·載湉。載湉還是慈禧的親外甥,母親爲慈禧太后之胞妹婚葉赫那拉·婉貞。

因光緒帝年幼,慈禧不得不繼續垂簾聽政。1875年,慈禧派左宗棠收復了新疆。1881年,慈禧舉行中俄談判,收復伊犁大部分地區。她清除了外在的威脅之後,又發動了甲申易樞朝局之變。此次政變將以恭親王奕爲首的軍機處大臣全部罷免。

此番舉措之後,從內到外,將無任何一方勢力能輕易撼動皇權的統治,這無疑是爲光緒帝鋪平了道路。然而成年後的光緒,如同治帝一樣,也沒有體會到慈禧的良苦用心。

光緒帝發動戊戌變法之後,慈禧爲了強國目的當然是選擇支持的。然而光緒帝之後試圖讓袁世凱殺掉慈禧,慈禧逼不得已只能拘禁了光緒帝。

自己的兒子同治帝站在自己的對立面,自己親如兒子的光緒帝也站在自己的對面,慈禧的內心是痛苦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太后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第3張

她想起了自己在十七歲時,也是站在了自己父母的對立面,認爲父母只是把自己當貨物一般。

可是當她自己做母親之後,她才明白爲人父母的勞累與辛酸。父母替兒女做出的許多選擇背後,常常會遭到兒女的不理解,無人能夠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慈禧身爲女子,嫁入皇家無疑是封建社會女子最好的歸宿。倘若她嫁入官宦或者普通家庭,她的丈夫又怎能保證她的幸福呢。

她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也否定了白居易《長恨歌》中關於父母的詩句。她雖然失去了白居易這個知己,但她的父母又何嘗不是自己的知己呢。

歲月很無情,離開的時候卻從未告知一聲。轉眼間,慈禧母親的七十大壽就來臨了。慈禧精心準備了自己的壽禮,準備去參加母親的壽宴。可是朝政上的諸多事務纏着她,不能脫身片刻。

最終,她無法參加自己母親的壽宴,但是卻給她的母親寄了一首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爲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此詩造句簡單,但是卻寫出了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父母傾其所有的付出往往換來的是兒女的不理解,這其中感情的巨大落差,都藏在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之中。

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太后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第4張

慈禧理解了她的父母,可她的兒子同治以及親如兒子的光緒,到死都沒有理解過她。母愛是溫柔如春風的,但是在同治帝和光緒帝的眼裏,她只是一位蛇蠍心腸的女人。

可是他們不會知道的一個問題是:這個女人爲何變得如此歹毒與狠辣?

如果同治帝和光緒帝足夠強大,又何須慈禧一個女人擋住對皇權的所有威脅力量。

爲了自己的孩子,慈禧在封建社會大勢已去時,竟憑着瘦弱之軀爲大清續命幾十年。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但她爲此付出的代價是遭遇後人永無止境的謾罵與侮辱。

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