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高滔滔是什麼人?宋哲宗是如何評價她的?

高滔滔是什麼人?宋哲宗是如何評價她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滔滔,宋英宗皇后,後人譽爲女中堯舜。接下來本站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歷史上的北宋時期,曾有兩位著名的“臨朝稱制”的皇太后,一位是“章獻明肅”皇后劉娥,一位是“宣仁聖烈”皇后高滔滔。

劉娥輔佐兒子(非親生)宋仁宗,高滔滔輔佐孫子宋哲宗。

她們兩位都曾在皇帝到了親政年紀後,不願意還政,繼續讓皇帝當橡皮圖章,直到她們死去後,皇帝纔拿回權柄。

高滔滔是什麼人?宋哲宗是如何評價她的?

劉娥生前不讓宋仁宗認生母,高滔滔生前極力壓制宋哲宗生母朱妃的品級。

可以說,這兩位皇太后,都曾讓輔佐的皇帝不滿。

特別是劉娥,還一度有過仿效武則天的意圖。至於高滔滔,在政治理念和行爲上,和宋哲宗是絕對的背道而馳。

但兩位皇后死後,獲得的待遇卻不一樣。

劉娥死後,在有人要追究劉娥的責任時,宋仁宗專門下詔:“太后垂簾日詔命,中外毋輒以言。”

也就是說,宋仁宗把劉娥以前所幹的事,全部抹去了,以官方和自己的名義,承認了劉娥的功績,不允許有人指責劉娥。

而高滔滔死後,宋哲宗拒絕了部分官員要求他學習宋仁宗,對高滔滔予以公開肯定的建議。

而且,宋哲宗還讓幫助自己起草詔書的官員林希在公開的詔書或詔令中,以“老奸擅國”來評價高滔滔。

宋仁宗和宋哲宗,在輔政皇太后死後,反應爲何大相徑庭?

先來說宋仁宗,劉娥死後,以前被劉娥打壓的官員,有追究劉娥的意圖,但宋仁宗全盤考慮得失後,沒有認同他們。

打擊一個死去的皇太后,不是簡單地下幾份詔令就行,是必然要掀起政治鬥爭的,劉娥生前提拔的官員不可能不反抗。

而且,劉娥雖然壓制了宋仁宗十多年,可她掌權時,執行的國策一直沒有改變,基本上全是沿用了自宋太祖到宋真宗時期制定和沿用的國策。

劉娥採取的“蕭規曹隨”的政治態度,其實無法從政治上打擊她,國家沒有變化,沒必要掀起政治鬥爭,沒必要否定劉娥。

就好像范仲淹說的:“太后受遺先帝,保佑聖躬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宋仁宗雖然曾經很憋屈,但他從劉娥手上接收的,是一個有穩定朝局,社會穩定的和平江山,從大局上講,保持現狀爲好。

不過,宋仁宗也不是一點事都沒做,但他乾的事都無傷大雅,不影響和諧的政治局面。

比如,劉娥下葬後不到一個月,宋仁宗連續幹了三件劉娥在世時,絕對不讓他乾的事。

高滔滔是什麼人?宋哲宗是如何評價她的? 第2張

首先,宋仁宗貶斥劉娥幫自己娶的皇后郭氏,讓她去當了道士。

緊接着,宋仁宗還追認美人張氏爲皇后(當時已亡故,宋仁宗曾想讓張氏當皇后,被劉娥否決)。

另外,宋仁宗還把劉娥的政敵寇準給平了反,追贈官爵和諡號,再由朝廷撥款讓寇準的遺骸迴歸家鄉安葬(寇準死時,劉娥主政,朝廷不給錢,靈柩運輸到中途,只能就地安葬)。

這些行爲,都是宋仁宗對劉娥表不滿地表露。

只不過,不牽扯到朝局變更,公開的態度上,宋仁宗還是極力肯定劉娥,一切爲了穩定。

蘇軾曾說:“宋興七十餘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聖、景祐(劉娥死後第二年,宋仁宗採用的年號)極矣。”

這就是宋仁宗不否定劉娥,保持政策連續性,保持政局穩定,換來的回報。

再來說宋哲宗,高滔滔在世時,採取的保守派政策,極力打壓變法派,而宋哲宗卻是秉承父親宋神宗的遺願,想搞變法。

宋哲宗繼承的是宋神宗的皇位,高滔滔在政治上,是否定宋神宗的(高滔滔爲宋神宗之母),這讓宋哲宗極度不滿,這是政治上的對立。

宋仁宗親政時,是暫時什麼都不想變,而宋哲宗是等着高滔滔死,然後趕緊重啓變法。

而要變法,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否定高滔滔,否則,高舉高滔滔大旗的保守派,就能一直在朝廷中跟變法派打擂臺。

高滔滔剛死去不久,她生前重用的保守派官員,如殿中待御史呂陶、翰林學士範祖禹等人,就上書勸說宋哲宗不要否定高滔滔,不要啓用變法派。

這種政治上的異同,是讓宋哲宗無法忍受,也無法等待的。

就連蘇軾上書,讓宋哲宗先觀望二、三年,仔細規劃後,再來決定怎麼幹的建議,都被他深惡痛絕。

朝局不變,宋哲宗的抱負就無法實現,政治理念的不同,是宋哲宗不同於宋仁宗認可劉娥,他卻要否定高滔滔的根本原因。

於是,就有了前面寫的,宋哲宗讓林希在詔書中以“老奸擅國”指代高滔滔的行爲。

高滔滔是什麼人?宋哲宗是如何評價她的? 第3張

同時,宋哲宗還有了大肆貶斥高滔滔重用的保守派官員,大肆重新起用被高滔滔貶斥的變法派官員的行爲。

宋仁宗也是想變法的,在位時搞過“慶曆新政”,但他是先穩後變。

重要的是,在劉娥死前,一切都是循序漸進,他只需要慢慢熟悉就好,不需要用否定劉娥來搞大動作。

而高滔滔對於宋哲宗來說,是實現政治理念的最大攔路石,哪怕她已經死去。

基於孝道的原則,宋哲宗不能大張旗鼓地否定高滔滔,只能在詔書或詔令中,強行表達不滿了。

在宋哲宗看來,搞好變法,就是對高滔滔最大的否定,在詔書中貶低高滔滔,只是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