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宮廷野史 > 詩聖杜甫與妻子的私密往事:杜甫竟是模範丈夫

詩聖杜甫與妻子的私密往事:杜甫竟是模範丈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甫,生於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才,他用無與倫比的筆,完成了中國律詩的顛峯之作,他的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學語文課本稱謂),他被後人尊爲“詩聖”,他的詩則被稱爲“詩史”。後世根據他曾任過的官職稱其爲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這位官二代(祖父、父親皆在朝爲官),前半生“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後半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他的詩作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有約一千四百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世人將詩仙李白與他合稱爲“李杜”,唐代文學家韓愈曾稱:“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南宋理學家朱熹,曾列舉在中國歷史上可稱爲“偉大”的五個人:諸葛亮、顏真卿、韓愈、范仲淹、杜甫。朱熹評價說,杜甫光明磊落,在人格層面堪稱楷模。

杜甫在二十歲以後,過着當時唐朝文人推崇的漫遊生活。他先在吳越等地,後在齊趙一帶,結交名流,張揚聲名,自謂:“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此時大唐王朝欣欣向榮,年豐物足;年輕的杜甫雄心勃勃,他登上泰山,寫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樣豪情萬丈的千古名句。

那時的杜甫,家底雄厚,雖然沒做生意,沒當大官,但也不愁生計。他到了洛陽,在自家祖陵所在的首陽山下,建了一座莊園。一邊讀書,一邊與當地名士交往。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三月,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經過洛陽,與杜甫相識。李、杜的相遇,被後人稱爲文學史上的大事。實際情況是,李白比杜甫大十一歲,已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杜甫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後生,他是李白的忠實粉絲,他們的見面,就像如今的追星族遇見了超級巨星。他追隨李白,一起在山東一帶漫遊,一起拜訪當時著名的道士,他景仰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後來高適也來了,杜甫這樣形容他們在一起的日子:追鷹逐兔,痛飲狂歌,登臨高臺,懷古論今。“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這段時間,杜甫過得相當輕鬆自在,好像就是和朋友在打獵與K歌中度過的。

詩聖杜甫與妻子的私密往事:杜甫竟是模範丈夫

在富裕閒適的生活中,愛情也如期降臨了。二十九歲的杜甫娶了弘農縣(今河南靈寶縣)司農少卿楊怡十九歲的女兒爲妻。司農是掌管錢糧的,用現代語言來說,杜甫的岳父是集縣財政、糧食、農業三個局於一身的副局長。杜妻楊氏的名字我們不得而知,但婚後,他們夫妻非常恩愛。

在中國古代社會,男子納妾是十分普遍的事,尤其是在性開放的唐代,所謂忠貞不渝的愛情,往往只是一時的甜蜜。可杜甫卻能做到與楊氏一人廝守一生,他們的愛情雖然沒有像漢朝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那樣驚世駭俗,轟轟烈烈,卻也像潺潺溪水一般,細水長流,永不停息。

杜甫成婚之後沒幾年,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經濟來源一下子沒有了,生活也漸漸窮苦了起來。再後來,國家戰亂,杜甫一家四處逃亡,貧困、疾病、頻繁的分別和擔驚受怕,成了這個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但是,再苦,再窮,杜甫都沒有棄楊氏而不顧,楊氏也始終以嬌弱的肩膀,扛鋤頭種地,背行囊逃難,夫唱婦隨。

杜甫沒有寫過傳唱千古的情詩,但在歷代詩人中,作品裏出現“妻”字頻率最高的可能就是他了。他爲妻子所寫的最著名和最感人的詩作當屬《月夜》。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杜甫在長安求官,將妻兒寄放在鄜州(今陝西富縣)妻舅處。一天晚上,杜甫寫下了《月夜》一詩,詩中後四句專門傾訴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香霧雲鬢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此時杜甫已經四十四歲,也已成婚多年了,可詩中對妻子的殷殷眷念,卻如同新婚燕爾的年輕人所爲。

乾元二年(759年),關中大旱,饑荒蔓延,正在同榖(今甘肅成縣)落腳的杜甫一家,陷入從未有過的飢寒交迫中,“歲拾橡慄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裏。”天寒地凍,爲了妻兒,杜甫不得不上山揀拾橡樹果子或者去挖野芋頭爲食。杜甫生活困苦如是,令人唏噓。

“老妻畫紙爲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這是杜甫寓居在成都時的生活,妻子閒來無事,正在紙上畫棋盤,小兒子敲打着鐵針做釣魚的魚鉤。上句的“畫”和下句的“敲”,從動作上表現出了妻兒的專心與專注的神態。杜甫通過對妻兒對照描寫,一老一小,不但表現了一家人和諧之美,也表現了對相依爲命的妻子的眷戀,同時還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顛沛流離生活的厭倦。字字都展示了平淡中的幸福。

詩聖杜甫與妻子的私密往事:杜甫竟是模範丈夫 第2張

杜甫作爲人格層面的楷模,不僅在於他對妻子一心一意,相伴一生。而且還在於他身處江湖之遠,卻能心繫天下蒼生,關心民間疾苦。在寓居成都期間,他甚至振臂高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雖然杜甫的真誠呼籲,無法改變社會現狀,但畢竟喊出了社會底層的聲音。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