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宮廷野史 > "壬寅宮變"疑雲:到底宮女們爲何要殺死嘉靖帝?

"壬寅宮變"疑雲:到底宮女們爲何要殺死嘉靖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故宮中軸線上的乾清宮是一座大殿,華麗巨大,巨柱高堂。可它不是議政的宮殿,而是明清時期的皇帝寢宮。雖然能夠容納下成百上千人,乾清宮卻只是明清皇帝一個人的寢宮。

"壬寅宮變"疑雲:到底宮女們爲何要殺死嘉靖帝?

既然是皇帝睡覺的地方,安全保衛工作就是最首要的。爲了防止有人在皇帝熟睡時行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刺客不知道皇帝睡在什麼地方。因此乾清宮在後面設有暖閣,共有9間。每間又分上下兩層,各有樓梯相通。每間設牀3張。整個宮殿一共有27張爲皇帝準備的牀位,供皇帝自由選擇。皇帝每天隨機挑選牀位,從不外泄。這下一來,刺客就犯難了。他總不能在乾清宮中到處這是沒被殺死的嘉靖皇帝的"標準像"。亂轉,逢人就問皇上在哪張牀睡覺吧?但是皇帝都很嬌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總要宮女來伺候,就是睡覺也離不開宮女服侍。因此乾清宮的牀位設計對皇帝的貼身宮女們來說是透明的。她們很清楚皇帝每次睡在哪張牀。

那,萬一皇帝的貼身宮女起了殺心,怎麼辦?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1542年11月26日)晚,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和端妃在乾清宮飲酒。端妃是朱厚熜非常寵愛的妃子,長得非常漂亮。朱厚熜經常在後宮與她飲酒狎歡。二十日晚,嘉靖皇帝喝得酩酊大醉,被端妃扶上牀,睡得一塌糊塗。看到皇帝熟睡後,端妃給朱厚熜掖好被子便去了別間屋子,以便皇帝能夠睡個好覺。

二十一日凌晨,紫禁城裏青煙繚繞,乾清宮一片死寂..黑暗中,一雙柔弱的宮女之手將一個繩索慢慢套在了皇帝朱厚熜的脖子上,一旁有宮女猛地拉緊繩索!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宮女自發的謀刺皇帝事件揭開序幕。

謀逆的宮女是以端妃貼身宮女楊金英爲首的16人小團體。她們偷偷從儀仗上取下絲花繩,仔細搓成一條結實的粗繩。爲此,這些宮女擔了很大的心,花了多少心思啊。有了粗繩了,楊金英瞧準了嘉靖皇帝臨幸主子端妃的機會,召集同伴下手了。嘉靖睡熟端妃離開後,藏在一旁窺視的楊金英等16個宮女圍到了朱厚熜的牀邊。

根據日後公佈的謀刺案情,她們是這麼作案的:先是楊玉香把那條粗繩遞給蘇川藥;蘇川藥又將拴繩套遞給楊金英。另一邊,邢翠蓮把黃綾抹布遞給姚淑皋,姚淑皋一手矇住朱厚熜的臉,一手緊緊地按住他的前胸。接着,王槐香按住朱厚熜的上身,蘇川藥和關梅秀分把左右手,劉妙蓮、陳菊花分別按着兩腿。第三步,楊金英給皇帝拴上繩套,姚淑皋和關梅秀兩人去拉繩套。只要姚關兩人一用力,朱厚熜就要歸天了。千鈞一髮時可,繩索卡住了,不管姚關兩人怎麼用力,繩結就是不能收縮。朱厚熜在牀上"嗚嗚"掙扎,難受,但沒有死去。原來,楊金英事先給粗繩打結的時候,不小心繫成了死結。

刺殺是一件對心理素質要求很高的事情,謀刺皇上對行刺者的心理要求就更高了。心理脆弱的人是做不了刺客的。現在,謀殺嘉靖皇帝的計劃出現了變故。衆人心慌氣躁起來,就在謀殺僵持無果,人心浮躁的時候,其中一個叫做張金蓮的宮女最先退卻了。她天真地認爲繩索怎麼都勒不死朱厚熜是因爲他有神靈的佑護。張金蓮慌忙跑出去報告了方皇后。

方皇后聽報,顧不得穿戴就帶着一大幫宮女跑到乾清宮來救駕--來不及、制度也不允許皇后召集宮外的大臣來救駕。來到寢宮,裏面的端妃還在睡夢之中;楊金英等人聽見外面涌入大批身影,情知敗露,大爲驚恐,四散而逃。慌亂中,方皇后還被姚淑皋打了一拳。宮中亂作一團,來人越來越多,最後16個宮女悉數被捉。嘉靖皇帝朱厚熜僥倖生還。

這次眼看就要將嘉靖皇帝送上黃泉路的謀逆事件,史稱"壬寅宮變"。

事後,衆人圍着昏迷不醒的朱厚熜慌亂成一團。方皇后衝上去解開25 朱厚熜脖頸上的繩子,讓人灌水催醒。朱厚熜醒轉過來的時候,糊里糊塗的端妃才慌張地跑過來。方皇后早先就與端妃有仇,現在剛好借題發揮,落井下石,將繩子擲在端妃的臉上厲聲指責端妃大逆不道,謀害皇帝。元兇是自己的貼身宮女,自己又遲遲未到,端妃百口莫辯,眼巴巴地看着朱厚熜。朱厚熜雖然醒過來了,但腦袋還迷糊着,沒有分清楚東西南北呢,根本不能判斷當前的對錯。方皇后就趁着朱厚熜尚未清醒,撇開端妃,下令嚴刑拷問被逮宮女。朱厚熜沒有反對,就等於默許方皇后給案子定的性(端妃參與了謀逆),讓方皇后的意見主導了案子的審訊過程。

朱厚熜快要被勒氣絕的時候,御醫們匆匆趕來。因爲害怕用錯了藥而獲罪下獄,大家一籌莫展,不敢開方子。結果還是太醫院使許紳冒着萬死,給朱厚熜下了一味猛藥。過了三四個時辰,朱厚熜吐出數升紫血,才能緩過神來,能清楚說話。事後,許紳因爲救駕有功而"賜齎甚厚",但不久他便得了重病。許御醫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吩咐家人說:"熜曩者宮變,吾自分,不效,必殺身,因此驚悸,非藥石所能療也。"原來這位許御醫還在爲當天的緊急用藥而後怕,簡直是怕死的。

話說司禮監對16名宮女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最後得出了以端妃曹氏、寧嬪王氏、楊金英爲首犯的弒君團體。楊金英曾因爲一點小事被朱厚熜責罵,差點被推出去殺死。端妃求情,才救下楊金英的命來。司禮監題本中記錄的楊金英的口供稱:"本月十九日的東梢間裏有王、曹侍長在點燈時分商說:"咱們快下手吧,否則就死在手裏了。"(可能當時抄漏了一個"他"字,或有意避諱)"最終此案以曹氏、王氏主謀,楊金英主兇定案,"楊金英等同謀弒逆。張金蓮、徐秋花等將燈撲滅,都參與其中,一併處罰"。根據司禮監的審訊結果,朱厚熜下聖旨說:"這羣逆婢,並曹氏、王氏合謀弒於臥所,兇惡悖亂,罪及當死,你們既已打問明白,不分首從,都依律凌遲處死。其族屬,如參與其中,逐一查出,着錦衣衛拿送法司,依律處決,沒收其財產,收入國庫。陳芙蓉雖系逆婢,阻攔免究。欽此欽遵。"刑部等衙門執行後回奏:"臣等奉了聖旨,隨即會同錦衣衛掌衛事、左都督陳寅等,捆綁案犯赴市曹,依律將其一一凌遲處死,屍梟首示衆,並將黃花繩黃綾抹布封收官庫。然後繼續捉拿各犯親屬,到時均依法處決。"最終,此案株連了相關各人的家族,抄家滅族。

這場宮廷變故就這麼過去了,方皇后成爲最大的受益者。方皇后因爲救駕最快最用力,受到封賞最多。方皇后父親由平安伯晉封爲平安侯。老人家因爲女兒的功勞而封侯,可謂是明朝空前的恩賞了,足見朱厚熜一開始對方皇后救命之恩的肯定和感激。

隨着時間的推移,朱厚熜總覺得這件事情有蹊蹺,定得太倉促了。念及與端妃往日的情分,朱厚熜認真思考起當晚的謀殺案來。他仔細詰問端妃周邊的宮女,得知端妃事先對謀殺案並不知曉,顯然是被冤殺的。他判斷,這是一件相當簡單的宮女自發的叛逆事件,沒有後臺,和端妃、寧嬪沒有關係。方皇后主導這樣定案,顯然是公報私仇。被愚弄的朱厚熜要懲罰方皇后,可又認爲方皇后畢竟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不忍加害。於是皇帝與皇后有了隔閡。嘉靖二十六年,後宮發生了大火。朱厚熜當時不在大內,當太監們來報稱大火已經燒到了皇后宮院時,朱厚熜不允許人們去救火。據說他還自言自語說:"真是報應不爽,那東西喜歡害人,今天是在劫難逃了。"大火滅後,方皇后被嚴重燒傷,奄奄一息。朱厚熜也拒絕看望皇后。方皇后很快就死了。朱厚熜是個很矛盾的人,又想起方皇后生前的種種好處來,親自給她定諡號爲孝烈,預定的葬地取名爲永陵。

"壬寅宮變"就此完全結束。因爲事涉宮闈隱祕,明朝政府對此極力掩蓋。史籍資料很少記載。官府三緘其口,結果造成民間各種說法不脛而走。這次宮變成爲了明代宮廷的一樁疑案。

"壬寅宮變"的兇手和過程都相當簡單,能引人遐想和民間熱議的就是原因了。如果說楊金英是因恨生變,那麼其他宮女爲什麼參與弒君呢?爲什麼整件事情預謀準備多日,沒別人告發呢?

第一種說法也是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壬寅宮變"是由於嘉靖帝爲修煉悟道虐待宮女導致的。這一切還得從朱厚熜迷信道教說起。朱厚熜原本是興王,以藩王身份入主大統。興王家有寵信道教的傳統。嘉靖二年西北大旱,秋天南邊又發生水災,朱厚熜對天災一籌莫展。太監崔文趁機上奏稱道教方士的打醮可以禳禍。朱厚熜於是召見了方士邵元節在宮中設壇,又挑選了二十個年輕太監穿上道士服裝,學習誦經等事。紫禁城的乾清宮、坤寧宮、西天廠、西番廠、漢經廠、五花宮、西暖閣、東次閣等地方陸續建起了道壇,宮中儼然成了一座大道院。道教儀式對消除天災是否有27 效不得而知,但朱厚熜卻從虛幻複雜的道教儀式中找到了精神慰藉。之後他幾乎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修仙悟道上了。

皇帝寵信道教,如果僅限私人行爲,有所節制,也無可厚非。可朱厚熜的寵信道教擴展爲了國家行爲。首先,他讓明朝的天下染上了濃厚的道教宗教色彩。爲了寵道廢佛,朱厚熜毀去金銀佛像169座,佛教金銀器物1300多斤,當街焚燒。道士在嘉靖年間地位崇高,道教開始涉足政治。道士邵元節、陶仲文、段朝用、龔可佩、胡大順等先後被封爲朝廷大員。朱厚熜濫行齋醮,不齋則醮,月無虛日。朝廷政事無論大小朱厚熜都向神仙請示,不靈驗就請示再三;若靈驗就大肆酬謝神仙的恩典。朱厚熜逐漸發展到不再上朝,終日齋醮而已。其次,明朝的人才選拔制度也被道教色彩所籠罩。朱厚熜看一個人,不是考察他的政績,而是看他寫"青詞"(禱告神靈用的,寫在一種青藤紙上的詞)的能力。夏言首先因爲青詞寫得好而當上了內閣首輔。於是,鑽研青詞的寫作就成爲一些看風使舵官員的必修課。後來,嚴嵩因爲寫了兩篇精彩的文賦而受到嘉靖的讚賞,由禮部尚書拜爲武英殿大學士,參與軍機,最後掌握了大權。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