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閻崇年:明代的一件什麼事三代皇帝都沒完成?

閻崇年:明代的一件什麼事三代皇帝都沒完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實事求是地說,從有秦始皇算起到清宣統朝2132年,這期間,對中央王朝來說,民族問題始終是一個令人困擾的難題。好多王朝民族問題處理不好,結果加速本朝的滅亡。

清史學家閻崇年在剛剛度過80週歲生日後,拿出120萬字的《清朝開國史》。他說,之所以寫下這部書,是因爲明亡清興的這段歷史極富啓發性。清朝296年,此前歷史上只有西漢、唐朝、明朝開創了200年以上的大一統皇朝。“清太祖努爾哈赤既播下康乾盛世的種子,也埋下光宣哀世的基因,研究清朝開國史對於我們認清歷史規律有重要價值。”

耄耋之年,閻崇年依然保持着每週一本的閱讀速度,而這一本指的是除專業書籍之外的“閒書”。在閱讀上,他的口味出奇地雜,每年諾貝爾文學獎名單公佈後,他都會把獲獎者的作品找來讀一讀,2013年獲獎者愛麗絲·門羅的《逃離》他覺得不錯。閻崇年說:“翻翻流行讀物、看看熱點問題,可以幫助我瞭解當今的社會現實。今是古的延續,古是今的由來。不瞭解歷史就難以深刻地認識現在,不瞭解現在也難以準確把握歷史。”

 改革應突破利益藩籬

記者:中國人特別重視以史爲鑑,歷朝歷代編修的史書汗牛充棟,但是相同或相似的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卻不斷重複出現,好像後人很難真正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爲什麼會這樣?

閻崇年:您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後人不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一言以蔽之是利益使然。以八旗制度爲例,早期八旗制度對於滿清集中經濟、政治、軍事力量,促進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入關後,在八旗制度束縛下,旗人不可以務農經商,唯有當兵一途。戰爭時期,需要兵源,當兵還不成問題,但入關後在和平時期,不需要那麼多兵,一家只有一二個當兵名額,其餘的人生下來就有錢有糧,又不用工作,所以只能喝個茶、鬥個蛐蛐。人們常說八旗子弟遊手好閒,如果只是一兩個八旗子弟如此,那是家教不好;如果八旗子弟全都遊手好閒,那就是制度有問題了。特別是土地問題,清朝入關後圈地分給八旗,但後世子孫繁衍,八旗人口愈來愈多,土地卻就那麼多,這也是一個突出的矛盾。康熙、雍正都想改,但改不動了。一改就牽扯到利益問題。除非把八旗制大改,這個事就大了。

記者:明朝也曾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就是皇室宗親越來越多,國家養不起了,給國家賦稅造成沉重負擔,明朝滅亡,這也是一個原因。

閻崇年:朱元璋在明朝開國後封了二十幾個王,都有待遇。但後來糧食不夠,一年光養活藩王就需要850萬石糧食,而明朝財政只可以支持400萬石。有官員向隆慶帝提出來削減藩王供應。但隆慶帝拿到奏疏就很頭疼,他也知道必須要改革,但這些人都是他的親屬、骨肉,他下不了手。於是他批轉讓各個王府討論,把球踢出去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各王回奏,都說我們有困難。隆慶就不批了,這事就辦不了。其實,削減藩王供應這件事從嘉靖朝就提出來了,從嘉靖拖到隆慶,從隆慶拖到萬曆,萬曆乾脆不上朝,這個問題就始終沒解決。

實質上,革命是流血的改革,改革是不流血的革命。改革是非常困難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改到自己頭上,就都不幹了。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怎麼把權和利重新分配好,這個太難了。慈禧也想改革,但實行君主立憲制就必須取消滿洲貴族特權,如果慈禧和光緒母子合作,取消滿洲特權,改革還有可能推進下去,但母子反目,慈禧在保守派的影響下,最終還是退縮了。統治者總想我這一代拖過去,把問題交給下一代去解決,結果後來根本沒機會了。

閻崇年:明代的一件什麼事三代皇帝都沒完成?

但是,如果領導人堅強有力,大刀闊斧就這麼辦了,即使損害一批人的利益,爲了整體的利益,也能辦成。商鞅變法就是這樣。所以,在能改動的時候,還是要千方百計地抓住時機去改。

 清朝民族政策總體成功

記者:有一句俗話說:“明修城牆,清修廟”,比較通俗地講出明清兩朝民族政策的不同,從效果上看顯然清朝民族政策比明朝要成功,比較好地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請問,清朝民族政策與以往相比有哪些特點,成功的原因何在?

閻崇年:實事求是地說,從有秦始皇算起到清宣統朝2132年,這期間,對中央王朝來說,民族問題始終是一個令人困擾的難題。好多王朝民族問題處理不好,結果加速本朝的滅亡。秦朝表面看來是亡於陳勝吳廣起義,但深層原因是民族問題沒有處理好。蒙恬率30萬大軍守長城,提防匈奴,公子扶蘇也在軍中。如果這30萬軍隊在咸陽,輪不到胡亥即位,扶蘇可以名正言順繼承皇位,秦朝也不會二世而斬。

我們中國處理民族問題,從秦始皇算起有兩千多年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清朝是集大成者。清朝處理民族邊疆問題,有四個特點:一是重教尊俗,二是平衡利益,三是多元管轄,四是籠絡首領。清朝統治者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宗教和習俗,不搞華夷之分,大家都是中華。平衡就是照顧各民族的利益的平衡,各民族之間相互交往、相互制約。在具體管理方式上,因時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實行多元化管理。比如,在蒙古地區實行蒙古律,如果犯罪了,不像漢人地區那樣罰款,而是罰你幾頭羊幾頭牛,充分考慮到民族特點。當然,清朝作爲封建王朝,也有其民族政策的侷限性。

民族政策,對清朝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滿蒙聯盟。滿洲是森林文化、蒙古是草原文化、中原是農耕文化,三種文化各佔據約300萬平方公里。滿蒙聯盟不但使清朝免除了後顧之憂,而且滿蒙加起來是600萬平方公里,還把中原分化出漢軍,三打一,最終打敗了明朝。清朝問鼎中原取得勝利的關鍵政策,一是八旗制度,一是滿蒙聯盟,這兩條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然,清朝統治階層內部比較團結,從未發生大的分裂也是一個原因。

幹部學習歷史大有益處

記者: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領導幹部要多讀書、多學習歷史。請您結合治學的體會,談一談學習歷史的意義、方法和途徑。

閻崇年:一個人人生不過百年,活動範圍很小,接觸人也很少,一輩子認識幾十個人幾百個人了不起了。歷史是五千年億萬人智慧的結晶,任何個人的智慧都不會超過歷史。所以,增長智慧、激發才智、以古鑑今,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學習歷史。比如說我們看《二十四史》,優秀的人,精美的語言,燦爛的思想火花,太精彩了。歷史總能給人無窮的力量和啓示。

我最近去了貴州陽明洞,王陽明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能有所作爲,令人感動,了不起啊。我的一個朋友是位幹部,出了點事,但不是他的責任。在被免職後,他感到非常委屈。我說,你多看看歷史,不要那麼想不開。學習歷史令人心大、心善、心強。熟知歷史的人遇到風吹浪打的事會想得開一點,不會爲小事糾纏。

我覺得我們很多官員缺乏歷史知識,不知道爲官應具備的修養。看看歷史上那些清官、好官是怎麼做的,可以給自己樹立榜樣,有所追求,境界就高了,就不會犯低級錯誤。

記者:如果讓您給歷史愛好者特別是領導幹部開列書單,您會開哪些書?

閻崇年:經史子集。經部讀《大學》,史部讀《史記》,子部讀《老子》,集部可以按照個人喜好,愛看誰就看誰。我讀書有一個方法,叫做“四名讀書法”,就是讀名人、名著、名篇、名句。這四個名就是人類智慧的花朵,無數的花朵組成人類智慧的花園。對“四名”要反覆讀,多體會,多踐行。

我的老師是白壽彝先生,有一次他問我:“你說說,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那個‘天’是什麼意思?”我說不知道,請您指教。白先生說,你慢慢琢磨,我不說。這些年我一直在想這句話,我覺得對我們搞文史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這句話。我認爲,那個“究天人之際”的“天”不是氣象的天,不是宗教的天,不是理學的天,而是歷史哲學的天,就是天時的“天”。歷史學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從歷史的角度看,天就是天時,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就是“動善時”,早也不行,晚也不行。不早不晚,很困難。歷史研究天時,怎麼順應天時、利用天時、借用天時。我覺得所有成功的人都會借用天時。天時是很公平的,元順帝是這個天時,朱元璋也是這個天時,朱元璋藉着這個天時起來了,推翻了元朝。你說朱元璋早一百年行嗎?成吉思汗橫跨歐亞,早把他滅了。努爾哈赤早生一百多年趕上明朝盛世的時候也根本成不了事。晚也不行,晚了就是李自成的天下,也沒你清朝的天下了。我們個人難以改變天時,但是可以順應天時、借用天時。

學習歷史,搞清楚天和人之間的關係,通古今之變,纔可以著書立說。其實,司馬遷最後的目的是成一家之言,他核心就是這句話。這名句對我們的啓發就是,學歷史,第一研究天人關係,第二研究古今關係,第三把自己放進去,不是局外人,進而力爭做到“天合、地合、人合、己合”。真正把這句話理解了,學到了,也就不錯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