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清華大學”校名 源自東晉一首寫南京皇家園林的詩

“清華大學”校名 源自東晉一首寫南京皇家園林的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謝混是東晉末年謝氏家族的傑出人物,不僅貴爲當朝駙馬,學界甚至認爲他“首倡山水詩”後,其侄謝靈運才爲山水詩真正奠基。《遊西池》是謝混的山水詩作品之一,據考證其中的“西池”是東晉皇家園林一個景點,該園林大概位置在今天南京北京東路北側的“北極閣——九華山”一線。《遊西池》中描寫南京山水美景的詩句“水木湛清華”,成爲清華大學校名的由來。

  【名篇佳句】

悟彼蟋蟀唱,信此勞者歌。有來豈不疾,良遊常蹉跎。

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回阡被陵闕,高臺眺飛霞。

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褰裳順蘭沚,徙倚引芳柯。美人愆歲月,遲暮獨如何?

無爲牽所思,南榮戒其多。

“清華大學”校名 源自東晉一首寫南京皇家園林的詩

——《遊西池》東晉·謝混

  【淵源典故】

清華大學的校名取自“清華園”,而“清華園”的名字則是來自謝混的這句“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鮮爲人知的是,這首《遊西池》詩是在南京誕生的,詩中所描寫的西池,也稱西苑,在覆舟山(今天南京九華山)的南面,是東吳太子孫登的園林,也稱太子湖。晉明帝爲太子時重修西池,在裏面訓養武士。而如今時過境遷,西池早已湮滅在歷史的煙塵中,可這首精妙絕倫的詩句卻至今令許多人對西池念念不忘。

南京九華山在歷史上有過很多個名字,因臨湖一側陡峻如削,像一隻傾覆的行船,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覆舟山這個名字都深入人心。古代風水學上,山如覆舟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劉宋時期,改名爲玄武山,陳宣帝時,又稱龍舟山。不過因爲後兩個名字沒有被廣大人民所接受,於是在陳亡之後,很快又改回成覆舟山。劉宋時期,這裏曾是皇家園林“樂遊苑”的所在,皇室不僅在此消暑納涼,也在此種植中草藥。

《遊西池》是謝混的名篇,詩中對於西池風光的描寫,美得不可方物,爲浸淫已久的兩晉詩風,帶來了一股清流。西晉的綺靡與東晉的玄言,左一個爲了彰顯貴族的享樂之風,右一個利用形而上學的觀點爲了體現自己的哲思。讓這個社會太久地處在空虛怪談與紙醉金迷之中。《遊西池》是東晉玄言詩到山水詩之間的重要轉折之作。表面寫的是西池的絕妙山水,實際抒發的是時光易逝,美人遲暮的感嘆。謝混本人也是東晉末年,詩風變革的關鍵人物。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中稱“叔源大變太元之氣。”他的鼓勵和讚美,對於謝靈運的山水詩創作起着不可磨滅的作用。

覆舟山雖小,戰亂年代卻也是不可缺少的屏障。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這裏發生過兩次規模較大的戰役。一次發生在公元328年。歷陽內史蘇峻以討中書令庾亮爲名,攻入都城,後掌握東晉政權,史稱蘇峻之亂。第二次是“僞楚之亂”。荊州刺史桓玄篡晉,國號爲楚,公元404年春,彭城內史劉裕等人率軍討伐桓玄,結果是東晉政權落入劉裕手中。兩次戰役的結果,都是政權旁落。而有着“江左第一才子”美譽的謝混也因與劉毅太過親密而被誅殺。劉裕鑑於東晉門閥政治、皇權衰微的教訓,採取抑制大族勢力、加強集權的政策,一個個曾經耀眼的家族都逐漸消失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