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奇聞異事 > 揭祕歷史:大奸臣王莽臭名昭 竟然是一位孝子

揭祕歷史:大奸臣王莽臭名昭 竟然是一位孝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朝,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政權,它夾在西漢與東漢之間,默默無聞,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從來沒有存在過。這種“視而不見”的錯覺,大概出於兩個原因:一,新朝僅僅維持了14年,壽命太短;二,新朝皇帝王莽,臭名昭著,這位西漢外戚,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竊國大盜”,他篡位自代,爲儒家正統所不容。於是,天下羣起而攻,歷代文人都往他身上潑髒水。但是,這個竊國大盜,卻是個十足的“大孝子”。爲什麼說,“大奸”王莽居然是“大孝”呢?且看他如何對待自家那些長輩。

隋唐科舉制度誕生以前,朝廷依靠什麼手段選拔人才呢?一看名門望族的出身,二憑各地“舉孝廉”。 元朝人郭居敬,曾輯錄古代24位孝子故事,編成著名的《二十四孝》。其中,那些誇張、乖戾,甚至有些瘋狂的做法,簡直是病態,聽着叫人渾身起雞皮疙瘩。比如,老萊子“戲綵娛親”、王祥“臥冰求鯉”、郭巨“埋兒奉母”等等。兩漢時代,博得大孝之名,就像現在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完全可以靠這一點兒名譽,登堂入室,步入官場。

王莽出身於大家族,姑母王政君,嫁給了漢元帝劉奭,伯伯、叔叔,乃至同輩的叔伯兄弟,都“叨光”做了大官。唯獨王莽這一枝倒黴,還沒沾上姑母的便宜,父親便早早地死了。王莽年輕,不得不站出來,頂立門戶。他既沒錢做資本,也不會其它手藝,有個最大愛好,就是博覽羣書,鑽研儒術。但是,這怎麼能養家餬口呢?實在沒轍,全家老少只能咬緊牙關,一塊兒過苦日子。

揭祕歷史:大奸臣王莽臭名昭 竟然是一位孝子

班固在《漢書·王莽傳》中記載:“(王莽)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雖然父親死了,王莽卻無微不至地照料着老孃、寡嫂和侄子。

王莽的兒子和侄子同一天結婚——雙喜臨門,自然要張燈結綵、大宴賓客。喜筵剛剛開始,就有人慌里慌張地跑來,在他耳邊嘀咕道:“您母親不舒服,現在,急等用藥呢!”王莽立刻臉色大變,拽起僕人,往外就跑。一場婚慶宴會,大概要持續兩個時辰,其間,王莽魂不守舍,出來進去了很多次。

王莽不但心疼老孃,對伯父、叔父等長輩,同樣俯首帖耳,非常孝敬。有一次,伯父王鳳病倒了,王莽二話不說,守在牀前,小心翼翼地伺候。他一連幾個晝夜不脫衣服,熬得蓬頭垢面、兩眼通紅,卻毫無怨言,爲伯父煎湯熬藥,端屎端尿……即便藥湯盛進了小碗兒,他也不放心,必須親口嘗一嘗冷熱濃淡……別說外人,就連王鳳的弟弟——王商,都對這個侄子高看一眼。王商特此上書朝廷,希望將自己封邑之下的民戶,轉至王莽名下。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王莽善待親人,的確是發自內心,出於至誠。他尚未發跡時,根本用不着僞裝孝子,表演給誰看。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