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歷史上這幾個人物生前受人尊敬 死後在地獄當差

歷史上這幾個人物生前受人尊敬 死後在地獄當差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在少數,受世人尊敬的也有很多,但生前受人尊敬,死後到地獄當差的卻屈指可數。北宋時期有三個人物生動地詮釋了這一點。

一個是婦孺皆知的包拯。歷史上的包拯公正廉明,秉公執法,剛正不阿,常常替百姓申訴冤假錯案。無論在朝廷,還是在民間,包拯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素有“包青天”之稱。當時,在京師就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類的說法。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死後,被封爲陰間的閻羅王,位列十殿閻羅之首,居第一殿。後來,包拯在工作中屢放冤魂還陽昭雪,破壞了陰間既有的秩序,被降職到第五殿。

歷史上這幾個人物生前受人尊敬 死後在地獄當差

網絡配圖

一個是享譽北宋文壇的范仲淹。世人皆知范仲淹文章寫的好,文學成就突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清廉的好官。范仲淹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很大;范仲淹擔任地方官時,鞠躬盡瘁,政績斐然,如他出任泰州時,重修捍海堰,在“捍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人民的權益,人們將該堤命名爲“范公堤”。范仲淹死後,民間就有"在冥間""見司生殺之權"的說法。

一個是北宋名相寇準。同包拯一樣,寇準秉直剛正的形象在民間多有流傳。早在寇準生前,人們就在驛舍旁側,掛寇準圖像,拜作"閻羅王"。寇準死後,民間更是將寇準閻羅的形象大肆渲染,並深入人心。

歷史上這幾個人物生前受人尊敬 死後在地獄當差 第2張

網絡配圖

清廉、剛正是一種難得的品質,歷來讓人懷念和追思。其實,不止是北宋,民間傳說中南宋丞相江萬里,爲人正直,死後也是化身閻羅王。

在民間傳說中,閻羅王的原型大都是相對柔弱的文官,有沒有武官呢?答案是有的。隋代名將韓擒虎生前被封爲上柱國大將軍,“死做閻羅王”。這種說法在初唐時期就非常流行。

歷史上的正面人物那麼多,爲何偏偏這些人最後到地獄當差,並做了閻王呢?

歷史上這幾個人物生前受人尊敬 死後在地獄當差 第3張

網絡配圖

一方面,自佛教傳入中國後,閻王一直作爲地獄之神的形象出現,是管理地獄的王。國人對這一點似乎深信不疑。後來,在民間傳說中,閻羅王不再是主宰一切的神,其權力被逐步分割,一個閻羅王對應負責一個審判事務。如此一來,閻羅王的形象一變爲十,遂有“十殿閻羅”之說。這也爲歷史人物化身閻羅王提供了附會的空間。至於十殿閻羅在前,還是在後,這似乎很難斷定。不過普遍的說法是,十殿閻王之說自明清以來盛行,而十殿閻羅的歷史人物都出現在宋之前,很明顯這些人的閻羅王形象是民間附會上去的。

另一方面,凡是死後化身爲閻羅王的歷史人物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關於這一點,包拯、范仲淹、寇準等文官自不必說,武人出生的韓擒虎更是清正廉潔無私情,鎮守一方保平安。而這些都是契合人們內心渴望的。人的一生,有兩件大事,生和死。在現實世界裏,人們很難遇到絕對的公平正義,甚至篤信的因果報應也無法看到,只好寄希望於陰間,更確切地說是陰司之主的正直。在這種背景下,民間選擇幾個公正清廉、有較高知名度的官員給閻羅王造像,又有何不可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