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壓歲錢的來歷:最開始是用來給孩子壓驚的

壓歲錢的來歷:最開始是用來給孩子壓驚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到春節的時候,大人們總是要給孩子們一些零用錢,稱爲“壓歲錢”,是希望用這些零用錢換來平安吉祥。其實,“壓歲錢”源於北宋時期。

當時,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是北宋的京城,春節的時候,全城官員紛紛慶賀,熱鬧非凡。 

壓歲錢的來歷:最開始是用來給孩子壓驚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史書《桯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王韶的小兒子南陔出了一件事:

就在春節的夜晚,南陔隨着大人在汴梁的街頭觀燈遊玩,竟被歹人給掠走了。歹人準備向南陔的家裏勒索一筆錢財。然而,在歹人逃跑的途中,巧遇朝廷的車子經過,機智勇敢的南陔急忙大聲呼救,歹人心中害怕,放下了南陔,倉皇逃跑。

於是,南陔得以隨着朝廷的車子進入皇宮,見到了皇帝宋神宗。宋神宗問清了事情的經過後,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

此事原本發生在北宋都城汴梁的皇宮內,卻很快傳了出去,並廣泛流傳於民間。於是,人們紛紛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給孩子們買爆竹、吃食外,還要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這些零用錢被稱爲“壓歲錢”。  

壓歲錢的來歷:最開始是用來給孩子壓驚的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後來,全國的百姓也紛紛效仿這種做法,在春節的時候給孩子壓歲錢。時間長了,春節給孩子們發放壓歲錢就成爲我國傳統的春節習俗之一。史書《清嘉錄》中“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記述的就是古代的大人們在春節時給孩子壓歲錢的情景。

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着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着燈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爲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着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神仙變的。  

壓歲錢的來歷:最開始是用來給孩子壓驚的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着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因爲“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爲“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爲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爲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裏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爲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壓歲錢”原本是爲了給孩子們壓驚,用來安慰孩子們,但隨着時代的發展,壓歲錢的意義已由壓驚轉化爲春節時期的美好祝福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