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空城計是子虛烏有的計策,爲什麼會被人解讀爲司馬懿的韜晦之策

空城計是子虛烏有的計策,爲什麼會被人解讀爲司馬懿的韜晦之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與司馬懿鬥智故事,被評書與演義得很多,也向來爲人所津津樂道。而這其中又以諸葛亮的“空城計”最爲耳熟能詳,“空城計”向來被認爲是諸葛亮智高司馬懿一籌的傑作。不過卻有些人將之解讀爲司馬懿勝過諸葛亮,認爲司馬懿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之所以不取諸葛亮,乃是其“養寇自重”的韜晦之策,司馬懿正是靠此策略,纔有後來的司馬氏江山。

空城計是子虛烏有的計策,爲什麼會被人解讀爲司馬懿的韜晦之策

其實,這種解讀極其荒謬。首先,諸葛亮的這“空城計”並不見載於正史,也不具備時間上的可能性。這場“空城計”爆發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期間,即緊隨着那場著名的戰事“街亭之戰”。“街亭之戰”發生於228年春,史載:..諸葛亮圍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應亮。帝(曹睿)遣真(曹真)督諸軍軍郿,遣張郃擊亮將馬謖,大破之。安定民楊條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進軍圍之條謂其衆曰:“大將軍自來,吾願早降耳。”遂自縛出,三郡皆平。

空城計是子虛烏有的計策,爲什麼會被人解讀爲司馬懿的韜晦之策 第2張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的曹魏主將是曹真與張郃,而據《晉書》載:..太和元年(227年)六月,天子詔帝(司馬懿)屯於宛,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初,蜀將孟達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帝以達言行傾巧,不可任,驟諫,不見聽,乃以達領新城太守,封侯,假節。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

空城計是子虛烏有的計策,爲什麼會被人解讀爲司馬懿的韜晦之策 第3張

司馬懿在227年六月被任命爲都督荊、豫二州(今湖北、河南一線)軍事,並於228年春平定了孟達之叛。司馬懿是絕不可能分身於一兩千裏之外,而同時指揮兩場戰事的。

空城計是子虛烏有的計策,爲什麼會被人解讀爲司馬懿的韜晦之策 第4張

所謂的諸葛亮“空城計”,也僅出現於評書演義中,是用以說明諸葛亮智高司馬懿一籌的。而在評書演義中,諸葛亮的智慧就是最高值。所以,也就更不存在司馬懿看破“空城計”之說。用評書演義去解讀歷史,是對歷史的不精熟,容易鬧出笑話。而回歸到評書演義本身,一旦突破作者的預設,而曲解本意,也就更無任何意義可言。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