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蘭亭序》究竟有何魅力竟使李世民茶飯不思

《蘭亭序》究竟有何魅力竟使李世民茶飯不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因《蘭亭序》聞名天下。雖然《蘭亭序》自誕生後就備受書家們的推崇,成爲了中國歷史上書法藝術的第一座高峯。但真正給王羲之安上“書聖”頭銜,將《蘭亭序》捧爲“千古一帖”的卻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代名相房玄齡等人撰寫了《晉書》,寫了《王羲之傳》。李世民讀後覺得意猶未盡,竟親自操刀作《王羲之傳論》。李世民幾乎否定一切書家,獨尊王羲之。 

《蘭亭序》究竟有何魅力竟使李世民茶飯不思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國時期的書法名家鍾繇,李世民評價他“體則古而不今”;“二王”之一的王獻之,也就是王羲之的兒子,李世民評價他“疏瘦如枯樹”;南朝書壇巨擘蕭子云,李世民評價他“無筋無骨無丈夫之氣”。而對於王羲之,李世民的評價是四個字:盡善盡美。

李世民不僅僅是一個書法迷,也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家,只不過他政治上的巨大成功掩蓋了其書法上的成就。當代書法家徐利明評論初唐四家爲: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李世民,而將薛稷替換掉了。雖然是一家之言,但李世民的書法造詣可見一斑了。但凡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有過人技能,必定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李世民的某些瘋狂舉動了。

李世民蒐集王羲之真跡的舉動可謂如癡如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知道李世民愛王羲之書法,長安城一夜之間就冒出成千上百件王字真跡,外地的收藏也潮水般涌向京城。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幾位老臣昏花着老眼,一邊鑑定真僞,一邊奉詔臨摹。有時爲了爭論真僞還爭得面紅耳赤。最後由褚遂良拍板,鑑定王羲之真跡二千二百九十紙,號稱“一網打盡”,獻給李世民。 

《蘭亭序》究竟有何魅力竟使李世民茶飯不思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真的是全被搜刮進皇宮了嗎?當然不是,因爲少了神品《蘭亭序》。

在唐朝之前,“王”家一直是單傳的,王氏家傳之寶應該是傳到了王羲之七世孫智永那裏,李世民順藤摸瓜就摸到了智永那裏,但此時智永早已作古。李世民又打聽到智永的一位徒弟辯才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臨摹一卷神祕書法,據推測這卷神祕書法很有可能就是《蘭亭序》真跡,於是李世民又打起了辯才的主意。

李世民召見了辯才,辯才拒不承認,說自己臨摹的只是師父智永的摹本,不是真跡。兵家出身的唐太宗沒有強行索取,他認爲:“若得一智略之士以計取之,庶幾必獲。”,於是決定智取《蘭亭序》真跡。 

《蘭亭序》究竟有何魅力竟使李世民茶飯不思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世民派出的臥底是監察御史蕭翼。蕭翼喬裝爲一名書生,從洛陽隨商船來到浙江,抵達辯才所在的永欣寺。蕭翼來到寺裏,假裝看寺裏的壁畫,引起了辯才的注意,跟辯才搭上了話,此後兩人吟詩下棋,聊得很投機。一段時日後,辯才將蕭翼引爲知己,卸下了心防。二人聊起書法,辯才一時興奮,就吐露了《蘭亭序》真跡的祕密。  蕭翼竊取了《蘭亭序》真跡,獻給了李世民。李世民重賞蕭翼,大宴羣臣。

一代明君爲了賺取《蘭亭序》,竟然出此“下策”,實在令後人咋舌。這或許是傳說,或許是史實,後人不得而知。但《蘭亭序》卻因此被蒙上了一抹傳奇色彩。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