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鄭和下西洋 除了顯耀國威外還有什麼作用?

鄭和下西洋 除了顯耀國威外還有什麼作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世界著名航海家麥哲倫曾率領船隊橫穿太平洋,而麥哲倫之後的又一著名航海冒險家哥倫布更是在率領船隊穿越大西洋的時候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然而,發生在15世紀時期的“鄭和下西洋”卻很少被人提起,其實鄭和纔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曾率領船隊先後拜訪了三十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圍的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與紅海沿岸。

由於當時鄭和所處的時代,中國經濟已經非常繁榮了,而發展海外交通與海外的貿易已經是十分迫切的事了。此外,那時的中國也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雖然國力強大卻不稱霸,並且遠播仁愛於友邦,甚至宣詔頒賞、厚往薄來。

鄭和下西洋 除了顯耀國威外還有什麼作用?

網絡配圖

明朝初年,北方蒙古的勢力已被驅逐出長城以外,再加上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使得國勢日趨強盛並不斷向上發展。此時,通過“靖難之役”而登上皇位的朱棣是個自認爲“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共主”,與其他功利主義的帝王一樣,他也需要宣揚國威、對外炫富,並要求海外各國紛紛來朝覲見。除此之外,朱棣也想用揚威海外來緩和國內一部分人對他武力奪位的不滿,甚至讓鄭和暗中查訪在靖難之役後而不知所終的建文帝朱允炆,以杜絕後患。

因此,從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來看,鄭和所率領的巨大船隊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隊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團,而是由封建統治着組織的兼有外交與貿易雙重任務的船隊。

然而,除了暗中查訪不知所終的建文帝沒有結果之外,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意義和影響不僅僅是向海外各國顯耀了大明國威,更加促進了中國與海外國家的文化交流。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吧:

1、招徠海外各國紛紛稱臣納貢,並與這些國家建立了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的關係。

鄭和下西洋 除了顯耀國威外還有什麼作用? 第2張

網絡配圖

奉命出使的鄭和每到一個國家,都會首先宣讀明成祖朱棣的詔書而讓各國知曉:明朝皇帝是奉天承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的話去做,各國之間不可以衆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

2、贈送禮物並表示願意與這些國家建立且發展友好關係。

鄭和每到一國,除了宣讀詔書之外,就是贈送各國國王誥命銀印及各級官員的冠服與其他禮物。

鄭和下西洋 除了顯耀國威外還有什麼作用? 第3張

網絡配圖

3、進行互通有無的貿易活動,用中國的手工業品來換取各國的土特產品而使得各國被中國精美、完好的手工業品所吸引,從而願意向中國稱臣納貢。

中國所生產的絲織品與瓷器早在唐宋時期就享有盛譽,而海外很多國家也早就想與中國發展貿易往來,只是由於明初朱元璋所實行的“海禁政策”才限制了這種貿易的發展,如今成祖朱棣派遣鄭和出使也就表明了中國恢復了同海外各國的正常貿易。與此同時,海外各國也認爲,與地大物博的中國進行貿易並建立友好關係,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

4、作爲我國曆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比歐洲航海家早了近半個世紀,而且也與南海等國(就是今天的馬六甲海峽附近)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

綜上所述,鄭和通過七下西洋而先後到達了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裏、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代表了中國航海探險的高峯並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