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極度討厭與極度喜歡:雍四爺這樣對付西洋人

極度討厭與極度喜歡:雍四爺這樣對付西洋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清之際,大量的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清代西歐來華的耶穌會士,曾先後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中國經典譯成拉丁文加以刊行。來華傳教士還通過書信和著作,向本國廣泛介紹中國的地理、歷史、學術、典章和風俗習慣。中國的封建思想文化,對法國啓蒙思想家伏爾泰及其他百科全書派等,都有一定的影響。中國的工藝美術品,特別是瓷器和漆器,深受歐洲人的歡迎。與此同時,當時歐洲來華的天主教士,也把西方有關天文、曆法、地理、數學、水利、醫學、火器等方面的知識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不過傳教士來華的根本目的並不在此,而是尊奉羅馬教皇之命,力圖促進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最終將中國基督化。

極度討厭與極度喜歡:雍四爺這樣對付西洋人

網絡配圖

康熙皇帝本人對科學十分喜好,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爲滿足自身在科學文化知識方面的需求,常與傳教士交流、請教,從而使傳教士在清廷的地位得以提升。不僅如此,因傳教士精通拉丁語,在涉及對外交涉的場合,清廷特別倚重傳教士。中俄《尼布楚條約》談判時,南懷仁、徐日升、張誠等耶穌會士在中俄交涉中作爲中方翻譯,爲中俄談判的達成做出巨大貢獻。由於清廷對天主教總體而言比較寬容,因此天主教傳播速度很快。至康熙二年(1663年),信奉天主教的中國信徒已近20萬,國內28個城市都設在天主堂。

極度討厭與極度喜歡:雍四爺這樣對付西洋人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中國的耶穌會士一直是按照利瑪竇的方式傳教,即在傳播天主教的同時尊重儒家禮儀,允許中國信徒祭孔祭祖。另一些宗派如多明我會和方濟格會的傳教士反對這種策略,將雙方的爭執申訴至羅馬教廷,要求教皇裁決中國教徒的禮儀問題。教皇英諾森十世最終支持多明我會和方濟格會的修士,否決了耶穌會士的做法。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羅馬教皇克萊門特十一世派遣使臣多羅至北京,要求禁止中國的天主教信徒祭孔祭祖。這引起清廷的不滿,從而導致中西禮儀之爭。康熙皇帝極爲憤怒,將多羅驅逐出境。此後,清廷對西方傳教士的態度開始轉變,對傳教士的管理愈發嚴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廷又重申:“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極度討厭與極度喜歡:雍四爺這樣對付西洋人 第3張

網絡配圖

雍正帝在他父親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爲,天主教很可能成爲社會不安定的隱患,所以在繼位後,開始在全國採取嚴厲的禁教措施。在雍正時期,除北京以外的所有教堂,全部被關閉,各省的傳教士被逐往廣東澳門,只留少數傳教士在北京爲宮廷服務。雍正年間,中俄談判的中國使團已看不到作爲拉丁語翻譯的傳教士。

此後,他的兒子乾隆皇帝、孫子嘉慶皇帝都繼承了這一做法,從法律層面上將天主教定性爲“邪教”,全面加以取締,並不再重用西洋傳教士負責欽天監的工作。至鴉片戰爭前,天主教在中國的影響日漸衰微,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

不過,雍正雖然不喜歡天主教,不喜歡他們在中國傳教,但自己卻很願意時不時地體驗一把西洋風情,讓自己偶爾“洋氣”“洋氣”。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