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古人沒有現在的各種計時器:是如何計時的呢?

古人沒有現在的各種計時器:是如何計時的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的時間觀念是非常差的,約定的時間並不是像是我們現在講的精確到幾點幾分的。他們相約定的時間一般是很長的,一本是一倆天的,如果有特殊情況會是更長。

古人很聰明,他們發現太陽照射有影子於是就有了日晷這個最早的計時的工具。接着就出現了沙漏,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爲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還有我們在電視劇裏面常常聽到的臺詞,給你一炷香的時間,還有用香和蠟燭來計時的。  

古人沒有現在的各種計時器:是如何計時的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古人最早使用的計時工具是晷,文物系石刻,不容易判斷製作年代。推斷應該是夏商之前人開始觀察日月並制定曆法的時候就在利用日影計時了。

晷不是普遍的生活用具,古人也沒有客觀需要去精確安排時間,從古詩文看,約定見面一般是籠統的時間比如某天,要在一天內更具體的話,就用比較明確的物候現象來確定見面時間,比如清早、正午、黃昏、晚飯後等等。

使用晷計時,可以精確到幾時,甚至幾刻。隋唐開始有較爲精確的計時工具滴漏、更香等等,在晷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陰雨天、夜間、行旅途中等)作爲補充。

但它跟晷一樣難以隨身攜帶,所以約會見面確定時刻仍舊較爲籠統。  

古人沒有現在的各種計時器:是如何計時的呢?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時候在農村,大家都沒有鐘錶,但也不再使用日晷、滴漏等工具,農民約時間就是日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幾個大的時段,在約定時段裏,隨便哪個鐘點過來都可以,最多具體到太陽位置,比如【等日頭高了再去】這就是說,大概定在九十點鐘的樣子。

有一句詩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還有一句俗語:“巳時發財,午時難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裏的“黃昏”“巳時”“午時”,就是古人對幾個時間段的指稱。

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表示時間,如對應到現在的時間,俗稱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兩個小時。但顯而易見,這種時間表述太寬泛了,如有約定,難以精準。於是,古人又發明了“刻”,“更”,“點”:

刻——古人用漏壺計時,銅壺表示時間的箭上,有一個個的刻度,一晝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現在的十四分二十四秒多,當鐘錶傳入我國後,做過試驗,大致就等於現在的“十五分鐘”,因而,人們就把十五分鐘稱作“一刻鐘”了。例如古代的“午時三刻問斬”,大概就明白了指的是在中午十二點前行刑;  

古人沒有現在的各種計時器:是如何計時的呢?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又稱鼓——因爲夜晚看不清天色,不好辨別時辰,故把一夜分稱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夜間擊鼓報更,從戌時開始爲一更,亥時爲二更,往下類推;

點——銅壺滴漏計時時,以下漏擊點爲計,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點,一點合現在的二十四分鐘,如果說“現在是五更未點了”,天大概就已經快亮了。

上面,主要說的是時稱,那麼,我國又是從何時起,用什麼來計時的呢?

從時間上說,遠在周朝就已開始了漏壺計時,漏壺又叫“銅漏”“漏刻”等,到了春秋時期已普遍使用。最早的漏壺是用銅壺盛水,壺底穿一個小洞,壺中插一隻標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數,箭下用箭舟託着浮在水面,壺裏的水逐漸地漏下去,箭上的度數陸續顯現,便可知是何時。當然,那時候的漏壺還比較簡單,精確性和穩定性都不太高。因此,漏壺在古代一直都在不斷的改進之中,到了東漢,張衡已經使用二級漏壺;唐朝的呂才設計了四隻一套的漏壺;北宋的燕肅又對此進行了改進;到了清朝,仍繼續有所改進,以期日趨達到更加的穩定和精準。  

古人沒有現在的各種計時器:是如何計時的呢? 第4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古代的計時儀器,除了上述廣泛而持久使用的銅壺漏刻,還有我們熟知的圭表,日晷等。圭是南北向平放的尺,表是直立的竿,二者垂直,根據表影的長短來測定真太陽時,遠在春秋時期,古人也已用這種方法確定時刻;日晷起源於圭表,日晷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按照晷面安置的方向,可分爲地平,赤道,立,斜等晷,它比圭表更先進和科學,還可以測定節氣。

綜上可知,古人真的很聰明很智慧。雖然那時還不能像現在這樣對時間精確到秒,但他們日常的表述也基本滿足了對時間的把握。更何況那時他們也不需要坐火車趕飛機……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