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從武媚娘說起:中國古代女性最流行的“四大發型”

從武媚娘說起:中國古代女性最流行的“四大發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引發全民吐槽,尤其是武媚娘等一班大唐“高級白領"身上的露胸華服,引起了很多觀衆的好奇,《禁天金報》的記者還專門就此問題採訪了我。在我看來,唐代女性最愛臭美,並不輸現代女性,開放、時髦、講究個性,尤其是中唐時期的女性,穿着很“豔”、很“露”、很“透”。不只是服飾,唐代女性的髮型同樣是歷代女性中最好看好的,款式豐富,表現突出。可以說,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古代女性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不在胸,而在頭。這篇博文就專門來說說包括武媚娘在內的唐代女性發型風格,看看她們都是如何梳妝打扮的。從史料和考古發現來看,古代女性對髮式確實很在意,先後發明了不少流行髮式,其中“披髮”、“斷髮”、“辮髮”、“髻發”這四種最爲出名,最流行,可謂中國古代的“四大發式”。

從武媚娘說起:中國古代女性最流行的“四大發型”

網絡配圖

披頭散髮,古代最原始的時尚髮式

現代多管頭髮風格叫“髮型”,古代稱“髮式”多。從史料及現代考古出土物來看,髮式的流行與女性的關係密切,如最爲原始的時尚髮式“披髮”,首先就是在女性中間先流行起來的。

披髮,又叫“散發”、“被髮”,是一種將頭髮從面部垂下,蓋住臉面的髮式,就是俗話說的“披髮覆面”。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中記載的莋(zuó)都夷人 “皆披髮,左衽”,即披着頭髮,穿的衣襟向左開。莋都夷人生活在今四川西部的漢源一帶,但這種髮式並非南方夷人獨有,據《周書·突厥傳》記載,北方的突厥人也流行“披髮左衽,猶古之匈奴”。

此外,生活在今江浙一帶的越人也喜歡披髮,《韓非子·說林上》中,便有“越人被髮”一說。

披髮是如何成爲流行髮式的?從《後漢書·西羌傳》的一則記載中,或許能找到民俗學上的解釋。當時,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西羌首領無弋爰劒,被秦厲公捉到,淪爲秦國的奴隸。無弋爰劒不甘心,成功逃走,在野外,他遇到了一個被割掉鼻子的奇女子,即所謂“劓女”,兩人遂結爲夫婦。羌人流行披髮,即與劓女有關,因爲劓女“恥其狀,被髮覆面,羌人因以爲俗”。

《後漢書》所記只是一個傳說,其實披髮在上古時期已經出現。《山海經·海外西經》已記載有上古時的披髮風俗:位於龍魚北面的“白民國”人,皮膚白皙,披頭散髮,即所謂“白身,被髮”;在同書的“長股之國”,人們也流行“披髮”。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披髮是中國最原始的流行髮式之一,如在羌人當年生活過的青海、甘肅一帶出土的人面彩陶器物上,便有“披髮”髮式;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漢代青銅杖飾上,也發現了披髮人形象。

把頭髮剪短,與現代剪髮最接近的髮式

和現代髮式概念更爲接近的,是一種被稱爲“斷髮”的髮式。所謂斷髮,又稱祝髮、劗法、翦發,即將長頭髮弄短,亦即現代髮型設計中最基礎的手藝“剪髮”。這種髮式在南方的少數民族中間一個時期頗爲流行,甚至成爲民族的特徵。據《漢書·地理志》記載,今廣東、廣西一帶屬於古粵國,粵國國君傳說是大禹的後代,屬於苗蠻分支,粵人便“文身斷髮,以避蛟龍之害”。古文獻中,“粵”通“越”,越(粵)族又稱百越。春秋時期江浙一帶的越國人即屬於百越中的一支,他們繼承了先人“斷髮”的風俗,到秦漢時期仍如此,《淮南子·齊俗訓》裏有“越人劗鬋” 一說。這種斷髮風俗,在屬於百越後裔的仡佬族、黎族、高山族、傣族等中也流行,一直到近世都能發現。

從武媚娘說起:中國古代女性最流行的“四大發型” 第2張

網絡配圖

越王勾踐的死對頭吳國人也流行斷髮,《左傳·哀公十一年》中有“人尋約,吳發短”一說,這話是齊國將領公孫揮在與吳國交戰前激勵士兵的話,意思是,你們每人準備8尺長繩子,準備系砍下的吳兵頭,因爲吳人都是短髮。

在流行“披髮”的西北地區同樣有。位於今甘肅東部天水市境內的的“秦安大地灣遺址”上,曾出土一件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瓶,瓶口塑成人頭狀,面部五官及髮式生動、逼真,其髮式就屬於“斷髮”。額前眉前垂着一排整齊的短髮,向後披髮也十分整齊,可以肯定是經過人工修剪的。

在剪刀沒有發明的新石器時代,“理髮師”使用什麼樣的理髮工具,將髮式剪得這麼漂亮?這還是一個待解的考古之謎。

秦安,古稱成紀,是早先以羊爲圖騰的古羌人活動的範圍,是中華人祖始祖伏羲、女媧的故里,乃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所以“斷髮”也是中華民族早期的髮式之一。

“兩隻辮子美又長”,少數民族最青睞的髮式

早期最能顯示古人發藝水平的是“辮髮”。按唐代學者顏師古的理解,“編”音義均同“辮”,所以“辮髮”即“編髮”,就是現代人仍頗流行的將頭髮編起來的髮式。

中國人何時開始編小辮子的?從考古發現來看,與披髮、斷髮一樣早。1973年秋天,在清理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墓地M384墓葬時,曾出土一件內壁繪有舞蹈花紋的彩陶盆。這隻令中國美學界、舞蹈界興奮不已的文物上,便出現了“辮髮”髮式:手牽手跳舞的女孩子們,人人頭上都扎着兩隻小辮子。

M384爲新石器時代墓葬,屬於距今5000年以上的馬家窖文化類型,可見中國人編小辮的歷史多麼悠久。

到商周時期,編小辮子已成一種普遍流行且頗爲講究的髮式。1976年,安陽殷墟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墓中,出土了10多件玉人,姿態各異,其中有一雙手扶膝跪坐的玉人,頭頂便梳有小辮子,下垂於腦後,長不過頸。

辮髮系精心設計的髮式,到後來辮子便越編越長,一般長及腰際。梳成左右各一的兩條辮子,更爲年輕女性所喜愛。秦漢時期獨辮子被冷落,直到公元十七世紀滿清入主中原,獨辮子才又興起。

比較喜歡編髮的後來主要是邊疆少數民族,其中,對辮子最青睞,編得最好且最有特色的當屬西域的女性。據新舊《唐書》所記,當時的吐谷渾、吐蕃、高昌、康國、龜茲等西域居民,都有辮髮的風俗。《新唐書·西域列傳》記載,當時的吐谷渾,“婦人辮髮縈後,綴珠貝”。所以,今新疆等西部姑娘“辮子粗又長”是有傳統的。而且,西域男人也愛編辮子。《舊唐書·西戎列傳》記載,當時的康國“丈夫翦發或辮髮”,而婦人則流行盤髻。金元時期的北方男人也都以“辮髮”爲美,後來的滿清辮髮風俗即淵源於此。但滿清流行的辮髮又有所不同,是先削剃去頭頂前半部的發毛,然後再編一條獨辮垂於腦後。滿清的這種髮式處理風俗,與早期北方鮮卑人、烏桓人的髡髮傳統有關,即剔去一部分,保留一部分。

從武媚娘說起:中國古代女性最流行的“四大發型” 第3張

網絡配圖

武媚孃的髮型都叫啥?漢唐女性喜歡做髻盤發

在古代中原人眼中,最美的髮式既非斷髮也非辮髮,而是“髻發”。髻發就是將頭髮打結,盤於頭上,所以髻發又叫“結髮”。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中的各種髮式,大都是通過結髮手法變化出來的。

依《事物紀原》引《二儀實錄》的說法,“燧人始爲髻”,也就是說,髻發這種髮式是中華人文始祖燧人氏發明的,燧人氏開啓了髻發之風。然而,也有不少學者對此表示懷疑。因爲在所有帶髮式的古代人形出土文物中,挽髻的形象及挽髻用發笄年代最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也未有“髻”字。秦漢以前,人們提到髻這種髮式,多用“結”或“紒”字。

古代女性的“頭上風情”大多都是通過“髻”的來展現的。爲什麼古人特推崇髻發?因爲這種髮式與中原人所尚衣冠搭配得體,顯得端莊大方。

從考古發現的發笄數量來分析,頭髮挽髻是黃河流域最爲流行的髮式,這種髮式並不限於女性,男女都可以挽髻。在秦漢以後,髻發已成中國古代最主流最受欣賞的髮式。從秦兵馬俑頭上,已看到不同挽法的髻。

到了漢代,挽髻成爲不同身份者皆用的髮式,但具體造型上又略有區別。如宮女梳“百合分髾髻”,此髮型又叫垂髻,在髻後垂下一撮頭髮。居住在京師的漢代女性則愛梳“墮馬髻”,髻偏一側或倒垂,似墮馬狀。

據說這種髮式系東漢權臣樑冀家的女眷先梳扮出來的,隨着京師女性紛紛效仿,成爲東漢最時髦髮式,一直流行到清代。其中,唐代女性對墮馬髻的發展貢獻最大,唐代詩人李頎《緩歌行》稱:“二八蛾眉梳墮馬,美酒清歌曲房下。”唐代女性還給墮馬髻起了一個新名字,叫“X(造字:”髟“下加”委“)Y(造字:”隋“去掉左”阝“後,頭上加”髟“)髻”。

從武媚娘說起:中國古代女性最流行的“四大發型” 第4張

網絡配圖

在挽髻基礎上變化出來的髮式也以唐代最爲豐富,唐代流行過、見於記載的髻發發式有近30種,除了XY髻外,還有高髻、低髻、小髻、反綰髻、烏蠻髻、回鶻髻、囚髻、椎髻、拋家髻、鬧掃妝髻、拔叢髻、花髻、寶髻、鳳髻、從梳百葉髻、翻荷髻、半翻髻、反首髻、偏梳髻、雙螺髻、飛髻、義髻、木髻、梳頂髻、望仙髻、八鬟髻、交心髻……

在髻發的基礎上,唐代還變化出了雲鬟、高鬟、長鬟、圓鬟、雙鬟等鬟式髮型,和通過修飾鬢髮的蟬鬢、鬆鬢、雪鬢、叢鬢等鬢式髮型。

上述都是武媚娘和唐代女生性梳過的時髦髮型,僅僅從叫法上就讓人眼花了。可見,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中展示的各種髮飾造型一點不虛,而是“有史可依”。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