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演義趣聞 > 解密:古代兄弟義結金蘭是如何進行的?

解密:古代兄弟義結金蘭是如何進行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義結金蘭,出自《世說新語·賢媛》“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是說朋友之間情投意合、志趣相投,進而爲了追求共同的利益結拜爲異生、兄妹、姊妹或姐弟,也就是“拜把子”的意思,也就被稱結金蘭(契若金蘭)。

解密:古代兄弟義結金蘭是如何進行的?

網絡配圖

●義結金蘭的形式

古人義結金蘭時,要交換譜帖,也就是江湖上所說的“換帖子”,這種譜帖也被叫做金蘭譜或蘭譜。在結拜的時候,根據結拜的人數各用一沓紅紙分別寫出每個人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父母、祖父母及曾祖父母三代人姓名的“金蘭譜”,然後擺上天地牌位,根據年齡的大小,依次焚香叩頭,一起宣讀結拜誓詞,從此便結爲異姓兄弟姐妹。

最常見的誓詞諸如“蒼天在上,今某某於某某結爲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等等。在《易經·繫辭上》曾經記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意思是說,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斷開堅硬的金屬;同心同德人發表一致的看法,人們就會像聞到芬芳的蘭花香味一樣容易接受。這大概就是義結金蘭最早的出處。

而女性義結金蘭多發生在閨房之中,相互交換一些閨蜜私物,比如日常佩戴的首飾、香包、手帕,這些形式就特指女性之間的交情。

解密:古代兄弟義結金蘭是如何進行的? 第2張

網絡配圖

●爲人稱道的結拜

中國古代的結拜之中,有許多爲人稱道的結拜,據《後漢書·吳祐傳》記載:“公沙穆來遊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爲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後來,就以“杵臼交”特指不計貧賤的友誼。

而據《列子•力命》記載:“管仲嘗嘆曰:吾少窮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爲貪,知我貧也;吾嘗爲鮑叔謀事而大窮困,鮑叔不以我爲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爲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北,鮑叔不以我爲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因受辱,鮑叔不以我爲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這就是史上有名的“管鮑交。”當然除了杵臼交、管鮑交外,還有患難交、金石交、莫逆交、生死交、總角交、忘年交、刎頸交、傾蓋交、布衣交等等爲人稱道的交情。

解密:古代兄弟義結金蘭是如何進行的? 第3張

網絡配圖

●桃園三結義

除了歷史上真實發生的金蘭之交外,流傳長久的“桃園三結義”更是被後人津津樂道,劉備、關羽和張飛在涿郡張飛莊後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爲異姓兄弟。而桃園三結義的誓詞更是讓後人無比概嘆異姓兄弟之間的真性情,筆者在這裏就引用《三國演義》中的誓詞原文供大家欣賞:

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