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歷史上的藍田之戰楚國怎麼失敗的?

揭祕:歷史上的藍田之戰楚國怎麼失敗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藍田之戰,又稱秦楚丹陽、蘭田之戰,指公元前312年,秦國和楚國的一場戰役。

秦楚丹陽,藍田之戰,實是公元前313年秋七月(楚懷王十六年)到公元前312年秋九月(楚懷王十七年),整個戰局的一部分。戰爭前一階段是秦、魏、韓,聯盟對楚齊聯盟,戰爭的後一階段是齊軍反戈,變成楚戰六國。藍田之戰,以楚軍敗退,楚軍先撤退宣告結束。

揭祕:歷史上的藍田之戰楚國怎麼失敗的?

楚國大敗可能使得當時的秦國君臣認爲楚國短時間內不會再次開戰。而且事實上丹陽之戰是當時系列大戰的一部分,在秦楚激戰的同時,齊國趁機聯合宋國攻魏,形成了以齊宋聯軍對秦韓魏聯軍的東線戰場。齊宋聯兵攻至魏煮棗。秦國派大庶長樗裏疾與韓將韓馮率領秦、韓兩軍迅速回攻救魏,齊軍在濮上遭遇慘敗。這在客觀上減弱了秦國可以動員的兵力。

揭祕:歷史上的藍田之戰楚國怎麼失敗的? 第2張

此時的楚國,面對敗局並不甘心,在丹陽之戰後不久,即“悉國兵復襲秦”,這意味着集中了幾乎所有精銳的孤注一擲,這十分冒險,因爲其餘國家完全可能趁機偷襲。但楚國的軍事冒險取得了成功,不僅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擊破了武關,到達距離咸陽百里左右的藍田。藍田是商於之地北側的關隘,是防守咸陽的重鎮。當時的形勢十分危急,北宋年間出土的《詛楚文》表明當時秦國戰局已經很不利,秦王甚至要祭天祈求諸神保佑“克劑楚師”(詛楚文年代等有爭議,這裏取郭沫若的說法)。

揭祕:歷史上的藍田之戰楚國怎麼失敗的? 第3張

秦國面對危局,一方面從各地調集軍隊,另一方面,動用外交手段請韓、魏兩國出兵進攻楚國後方。藍田之戰的過程缺乏記載,有說楚軍大敗,也有說秦戰不利。而且此時韓魏等國雖然與秦國是盟國,態度一度也很曖昧,戰後據稱秦王就曾抱怨韓國先助秦,後秦師不利,又與楚國眉來眼去。

藍田之戰的最終結局並非在藍田戰場上,由於楚軍精銳盡出,忽略了南陽的防守(也有可能是實在無兵可調)。韓國、魏國聯軍攻佔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內),直逼鄧(今河南南陽境內),而此時齊國兵敗,無力支援楚國。這意味着楚軍的後路即將被切斷,而秦軍的頑強也使得楚軍幾無可能在後路被斷之前擊破秦軍,楚軍面臨前後夾擊的危險。楚軍只能連夜撤退並向秦國割地求和。

藍田之戰規模應該不小,但可能是作爲當時諸侯亂戰的一部分,歷史記錄缺乏,甚至雙方的主帥和兵力都沒有記載。楚軍推斷至少在十萬以上。秦國由於兵力分散,可以集中的兵力可能稍遜於楚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