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民國期間的肥皂大戰是什麼樣的 國貨是怎麼打敗跨國公司的

民國期間的肥皂大戰是什麼樣的 國貨是怎麼打敗跨國公司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肥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必備品,這種生活用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宋朝時期我國就出現了肥皂,也叫“肥皂團”。不過現代肥皂是從西方傳來的。民國初期,我國制皁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廣州、漢口、青島、大連等地都有一批著名企業,肥皂製造業的中心是上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人經營的五洲藥房接辦了原德國人創辦的上海固本皁廠,中國新藥業先驅項鬆茂於1921年建立了五洲固本皁廠,留用外國技術人員,銳意經營,大力改進質量,所生產的固本牌肥皂勝過了進口貨。

民國期間的肥皂大戰是什麼樣的 國貨是怎麼打敗跨國公司的

1925年,五洲固本皁廠又收買了中華興記香皂廠,新增透明皁等多種產品,該廠遂成爲國內最大的制皁廠。五洲廠的產品先後獲得了美國舊金山世界博覽會銀獎和日本東京大正博覽會三等獎。

1928年,五洲撥出資金50萬元另組銀產公司(類似今天集團公司裏的投資部門)附設於公司內,收支獨立,自負盈虧。公司資本總額再增至150萬元,職工由最初的30餘人逐年遞增至400餘人。隨着五洲業務的發展,項鬆茂打造了一個肥皂帝國,項本人也被譽爲“肥皂大王”。

五洲的壯大嚴重威脅了當時上海灘的肥皂市場霸主英商祥茂肥皂(聯合利華公司前身)。雙方在激烈的角逐中,五洲一舉擊敗了聯合利華,使五洲固本肥皂成爲當時最負盛名的暢銷產品,大漲國人熱情。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場精彩的肥皂大戰吧!

這場肥皂大戰交戰的一方是世界級托拉斯、英國利華兄弟公司(即今天的聯合利華公司),另一方則是剛剛發展起來的中國民族醫藥企業五洲大藥房。

民國期間的肥皂大戰是什麼樣的 國貨是怎麼打敗跨國公司的 第2張

英國利華兄弟公司是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工業巨無霸,在肥皂工業中更處於領先地位。上海開埠後,利華兄弟就在上海投資興辦制皁企業,併吞並了系列小制皁廠,發展成爲遠東最大的制皁廠。

五洲大藥房創辦於1907年,由滬上鉅商黃楚九、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夏瑞芳等人出資創辦,主打產品爲利用中國傳統中藥研製而成的各類補藥。1911年五洲大藥房聘請項鬆茂擔任總經理。

項鬆茂出任總經理後,一方面繼續進行各類中藥產品的開發,另一方面也在西藥業務上積極加以開拓。但當時中國西藥力量薄弱,即使五洲大藥房這樣的大店,其製作的西藥也不過是利用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而已。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中國涌起了抵制洋貨、振興國貨的熱潮。一直想以實業救國的項鬆茂決定設廠自行研製西藥,以與西方藥廠相抗衡。

當時恰好有德國商人要將設在徐家彙的肥皂廠出售,項鬆茂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將其盤下。項鬆茂的考慮是,該廠機器設備齊全,購入後製作肥皂可以打破西方對中國肥皂市場的壟斷。此外,制皁的一些設備也可用來製作藥品。在盤下肥皂廠後,項鬆茂即將五洲大藥房製作西藥的工作間全部遷入肥皂廠內,並將廠名定爲“五洲固本皁藥廠”,分設製藥與制皁兩部。

民國期間的肥皂大戰是什麼樣的 國貨是怎麼打敗跨國公司的 第3張

但項鬆茂卻沒有獲得製造肥皂的技術。肥皂廠的德國商人只售賣機器,對製造肥皂的工藝卻嚴加保密。於是,項鬆茂從人才着手,網羅了一批化工系大學畢業生擔任技術骨幹,予以高薪,進行肥皂研製工作。爲了解決職工的後顧之憂,還設立鬆茂小學,凡職工子弟均可入學;設立醫療處,爲員工提供醫療服務等。

爲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項鬆茂還特意派遣肥皂製作部主任喬裝打扮,潛入設在上海的利華兄弟肥皂廠當了9個月的工人,刺探出其技術上的祕密。這樣,經過多重努力之後,項鬆茂成功研製出高質量的肥皂,並定名爲“固本肥皂”。

固本肥皂問世後,其最大敵手自然是英國利華兄弟公司的祥茂肥皂。在原料上,利華兄弟公司遍佈全世界的種植園,能爲其提供質優價廉的原料。而在製作肥皂的重要材料燒鹼上,利華兄弟公司也得到了英國公司優惠價格的支持。此外,利華兄弟公司所擁有的財力與技術,這些都不是五洲固本皁藥廠所能匹敵的。

項鬆茂的基本策略就是以質量取勝,其所生產的固本肥皂,外表堅實,顏色純一,去污力強,持久耐用。相比之下,利華兄弟公司所產的肥皂外觀較差,去污力也不足。爲了證明固本肥皂的質量,五洲固本皁藥廠特意在各銷售點進行現場展示,在兩大碗清水中分別放入固本肥皂和祥茂肥皂。結果一段時間後,祥茂肥皂徹底融化掉,而固本肥皂仍很堅挺。

爲了打敗固本肥皂,利華兄弟公司採用降價傾銷的手段。最初固本肥皂定價是每箱六元七角,祥茂肥皂就定價五元三角。雖然祥茂肥皂價格較低,但是固本肥皂質量高,仍然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不得已之下,利華兄弟公司再次降價,將每箱的價格逐步降到四元四角、三元。爲了應戰,五洲大藥房給予項鬆茂全力支持,相應降低肥皂價格,並通過旗下系列補藥的利潤來支撐肥皂大戰。

民國時期的中國,肥皂尚爲一新鮮且奢侈事物,當時只有城市中的白領方能享用得起。魯迅在1924年的《肥皂》一文中寫道:

四銘先生上街買肥皂,看了六七樣,都要四角多,沒有買;看一角一塊的,又太壞,沒有什麼香。便挑定了那綠的一塊,兩角四分。他回到了家把肥皂交給四太太,四太太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捧孩子似的將那葵綠色的東西送到鼻子下面去”,並說,“唉唉,這實在是好肥皂”。

魯迅寫《肥皂》一文,恰好是肥皂大戰正酣之時,儘管雙方不斷削價,但市場上一般肥皂價格仍要兩角四分。按照當時的物價指數,這是相當高的價格了。爲了佔領肥皂這個巨大市場,雙方都不惜血本,展開大戰。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國人奮起抵制洋貨,提倡國貨,固本肥皂一時熱銷,日銷量達五百箱之多,而利華兄弟公司的肥皂則賣不動,設在上海的肥皂廠一度倒閉關門。在固本肥皂熱賣的基礎之上,項鬆茂繼續擴張業務,推出一系列肥皂品牌如“嫦娥”“美女”等。

項鬆茂不但通過商戰大力宣傳民族品牌,抵制洋貨,更身體力行,參與各類愛國運動。“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五洲大藥房第二支店瀕臨前線,一些留守店員被日軍查出有義勇軍服裝而被捕。項鬆茂隻身前往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交涉,結果與被捕店員一起被日軍槍殺,時年52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