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古風時代簡介 這個時代又稱爲什麼時期

古風時代簡介 這個時代又稱爲什麼時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風時代(公元前8~6世紀)公元前8世紀是希臘地區在荷馬時代結束之後古希臘地區普遍出現城邦制國家的時期。

古風時代簡介 這個時代又稱爲什麼時期

此時的國家皆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爲中心,結合周圍農村而成,一城一邦,獨立自主,故稱希臘城邦。因其繁榮度有類於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故稱古風時代,又因記載其社會的情況多見於詩人希西阿德(或譯赫西俄德)的詩集中,故又稱赫西俄德時期。

古風時代

希西阿德時期

留傳至今有關這一時期的文獻史料較多集中於詩人希西阿德(約生活於公元前750~700年間)的詩篇中,史學界遂稱之爲希西阿德時期,這是希臘城邦最初形成的時期。

在荷馬時代之末,隨着鐵器的普遍使用,希臘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從公元前9世紀晚期到8世紀初,雅典和希臘中部的優卑亞島已有貴族(甚至稱爲“王族”)的豪華墓葬,鐵器和青銅生產有大的發展,優卑亞島的勒夫康迪且在敘利亞的阿爾·米納建立商站,恢復了和東方的海運貿易與文化聯繫。

在希臘社會內部,階級分化明顯,奴隸逐漸增多,終於達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隸制國家的程度。首先建立城邦的是鄰近東方文明的小亞沿岸和愛琴海諸島,以及希臘本土的雅典、優卑亞島等文化最發達地區,繼之而有多利亞人佔據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克里特島等地,中希臘和北希臘也迅速趕上,紛紛建城立國。因此,在公元前750到700年間,衆多的城邦涌現於希臘世界,如滿天星斗般閃現文明的光輝。

這時,希臘各地生產力有新的增長。鐵製工具普遍使用,農業中有裝鐵鏵的重犁及鐵鋤鐵斧鐵鍬施展威力,希臘多山而貧瘠的土地因之成片地得到開墾與深耕。各地除種植葡萄橄欖兩大經濟作物外,糧食生產也有較大增長,而手工業中製陶、造船、冶金業的發展尤爲明顯。

古風時代簡介 這個時代又稱爲什麼時期 第2張

對希臘城邦的形成具有特殊意義的因素則是和東方的聯繫。這時希臘和東方的商業聯繫已恢復甚至超過愛琴文明時的水平,小亞各邦和優卑亞島最爲活躍。希臘本土和東方交往並不限於商業,希臘對東方文明先進遺產的吸收也碩果累累,希臘這個後起的文明很快就利用了東方文明歷經數千年才取得的豐盛成果。這些發展表明希臘城邦形成之際已站在較高的歷史起點上,和數千年前古代東方文明最早建立國家時不可同日而語。

在希西阿德時期,與城邦建立同時,希臘世界出現了標誌希臘文明光輝的一系列重大發展:希臘人襲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於公元前776年舉行,使希臘各邦有了共同的傳統節日和歷史紀年;繼荷馬之後,希西阿德這位農民詩人開展了詩歌創作,不僅爲希臘文學揭開了新的篇章,也爲世界文學寶庫留下了不朽的典範作品。

希西阿德出生於希臘中部的彼奧提亞,有《神譜》和《田功農時》等詩篇傳世,前者記述了希臘的神話傳說,後者則抒寫農業勞作和農村生活,是瞭解當時社會狀況主要的、最生動的材料。他以農民的樸質和真誠描述小農的辛苦勞累,也揭露社會的貧富分化和土地兼併。詩中以鷹隼欺凌夜鶯的寓言揭露貴族對小農的殘酷壓榨,他說當時“強權就是公理”,揭示了文明社會階級壓迫的本質。他以告誡兄弟的形式勸諭世人務農要勤苦操作,最好設法弄到一頭耕牛和一兩個作爲助手的奴隸,必要時還須出海做點生意,表明了這時希臘的小農經濟和奴隸制以及商品經濟的聯繫。

由此可見,希西阿德雖是土生土長的農民詩人,他的視野卻很廣闊,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這反映希臘城邦形成初期文化普及已有較好成效,一般公民素質不低。這和希臘海運方便、人員往來較易、信息傳播較快有關,也和當時使用的字母文字簡單易學、城邦公民生活相對自由寬鬆有關。因此,希西阿德的詩篇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希臘城邦體制自有其不同於其他古代文明的特點。

古風時代簡介 這個時代又稱爲什麼時期 第3張

一般而言,世界各民族從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最早建立的國家都是城邦類型的小國,再由小國演變爲大國以至帝國。希臘文明的特點卻是,它保留城邦小國紛立的局面遠較其他文明爲長,而且是在城邦體制下達到其文明的繁榮昌盛的高峯。那麼,希臘城邦體制又有什麼特點呢?應該說,這種形式上小國寡民的城邦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其公民政治獲得了較充分的發展,乃至建立起了奴隸制民主政治。從軍事民主制轉變爲階級國家,最早的小國通常都有國王(由軍事首領或宗教首領變爲國王)。希臘城邦亦不例外,各邦最早都有傳說中的國王與王朝;另外還有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但在發展過程中,王權卻不象東方各國那樣日益強大,反而逐漸衰微;絕大多數城邦終於廢棄君主而實行共和;而後又限制貴族的權力,乃至在一些城邦中推翻貴族統治,建立了古代公民權利最發達的民主政治。因此,城邦建立數百年後,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總結城邦公民政治說:“(一)凡有權參加議事或審判職能的人,我們就可以說他是那一城的公民;(二)城邦的一般涵義,就是爲了要維持自給生活而具有足夠人數的一個公民集團。”“城邦不論是哪種類型,它的最高治權一定寄託於‘公民團體’,公民團體實際上就是城邦制度。”“凡享有政治權利的公民的多數決議,無論在寡頭、貴族或平民政體中,總是最後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權威。”城邦公民政治的這個本質特徵有助於希臘奴隸制經濟形成以小規模的私有制爲主和商品經濟較發達的特點,更對希臘文化能取得優秀成就影響巨大。

海外殖民

希臘城邦建立以後,便有海外殖民運動的開展,前述最早在敘利亞建商站的優卑亞島,在公元前750年左右又向西遠航,來到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皮提庫薩島建立了殖民點,組成一個最早的殖民城邦,其後不久又在此島對面的意大利土地上建丘米城。這些殖民活動已爲近年的考古發掘證實。從此直到公元前6世紀的200多年間,希臘殖民者開疆立國多取揚帆渡海之路,在地中海區域廣泛開展殖民活動。除了在東面因有東方各國存在僅於埃及、敘利亞建立少許商站外,他們在南面達到非洲利比亞至突尼斯沿岸,在西面進入意大利,伊利里亞(今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西班牙和法國南部沿岸,在北面進入色雷斯,並通過赫勒斯滂海峽而入普羅朋提斯海,又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而入黑海廣大地區(包括今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及高加索等地),在這些比希臘本土不知大多少倍的海岸地帶建立了衆多的殖民城邦。據統計,在此期間參加殖民的希臘城邦(包括殖民城邦又進行新殖民者)共有44個,在上述各地共建殖民城邦至少在139座以上。用希臘人自己的比喻說,這些新邦爲數衆多地分佈於地中海、黑海地區,猶如雨後池塘周圍此呼彼應的青蛙一樣。這種海外殖民活動,其範圍之廣泛與影響之深遠在古代是沒有先例的。

希臘的海外殖民不僅和古代一般的民族遷移不同,更與近現代的資本主義殖民侵略有別。從過程上看,海外殖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發起,它就稱爲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遷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園,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因此,這種殖民活動是城邦(母邦)爲解決自身發展問題而採取的措施,也可說是古風時代希臘國家形成和擴散過程的一種表現形式。參加殖民的是母邦公民團體的一分子,殖民後便是新邦公民團體的成員,而殖民城邦和母邦在政治經濟關係上都是平等的。所有子邦都是希臘世界的新成員,它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和希臘本土諸邦相類似,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區——意大利南部且有“大希臘”之稱。

海外殖民不僅緩解了希臘城邦發展過程中的內在矛盾,還大大促進了整個希臘世界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商品經濟的發展。殖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見的是由於人口增加、耕地有限而到海外尋找土地,也有因土地兼併破產失地而到海外另謀生路;經濟上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商業發展謀求原料和開闢市場,它在早期不太明顯,愈到後期便愈爲重要。也有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而被遣送出國或安插於外者;在遇到嚴重災荒時,也有殖民海外以求渡過難關者。因此,總的說來,海外殖民是爲了解決城邦內部的困難,但它是城邦有組織的活動,移民往往由母邦提供領袖、船隻和所需各項生產資料,這樣到殖民點後可較順利地進行農工商業活動。於是子邦和母邦、殖民地區和希臘本土之間展開頻繁的經濟往來,希臘的商業貿易受惠良多。希臘本土可從殖民地區獲得糧食及銅鐵錫等原料,同時以本土所產工業品和油酒之類相互交換,雙方皆獲利而使希臘世界的奴隸制商品經濟獲得較充分的發展,這可說是海外殖民爲希臘文明作出的最大貢獻。

古風時代簡介 這個時代又稱爲什麼時期 第4張

廣泛密切的貿易聯繫還進一步擴大了海外市場,使希臘世界向東連接埃及、敘利亞、巴比倫等東方文明地區,更南通非洲,北出黑海,西及中歐西歐內陸,構成了一個海洋與大陸交錯、東方與西方聯結的前所未有的地中海最大貿易圈和經濟圈,遠遠超過愛琴文明的規模。這個更大的活動天地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對希臘城邦的影響也是很積極的。它有助於公民集體的穩定和城邦制度的鞏固,而隨着經濟發展而出現的工商業奴隸主階層的壯大,也加強了平民陣營的力量,有助於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和民主政治的建立。幾乎和殖民運動同步發展的文化交流對希臘吸收東方文明成果大有促進,不僅使殖民興盛的公元前7世紀在希臘史上有“東方化時期”之稱,而且擴大了希臘人的眼界,豐富了他們對世界和歷史的認識,有助於他們探索到一條通過比較分析而獲得智慧的科學之路。

早期僭主政治

隨着海外殖民的開展,希臘城邦形成初期普遍存在的貴族專權的局面受到挑戰,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漸趨激烈。這時的貴族多靠古老的氏族關係而確立其特權,他們的主要工具是從氏族部落議事會演變而來的貴族會議,憑此而掌握城邦的軍政財權,公民大會形同虛設。他們擁有衆多奴隸和大片土地,還通過土地兼併和高利貸剝削壓迫以小農爲主的平民羣衆。當時債務奴隸盛行,負債和破產的公民往往淪爲債奴,甚或被賣到國外。由此可見,平民反對貴族壓迫是城邦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何況殖民引起的經濟發展還使少數經營工商業的平民致富而成爲新興的工商業奴隸主,他們一般不能參加貴族會議,政治地位比較低下,對貴族專權也很不滿,故在政治鬥爭中往往接近平民而反對貴族。但是,在當時具體條件下,這種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尚不能直接導致平民當政的民主政治,卻使那些利用平民力量建立個人統治的僭主得到了機會。

僭主一詞來自小亞,本與君王同義,這時被希臘人用來專指城邦政治中依恃武力和非法的手段僭越奪權的專制頭領。他們把公民大會拋在一邊,不經過公民選舉而握有終身獨裁之權,還可將僭主之位傳於兒孫。這些僭主爲了取得羣衆支持以鞏固統治,往往奉行打擊貴族、爭取平民的政策,重視殖民活動並推動工商業發展,因而受到工商業奴隸主階層的歡迎。當然,僭主獨裁終究與城邦公民政治的原則背道而馳,何況後代僭主多屬驕奢殘暴之徒,更遭人民唾棄,所以僭主統治皆不能持久。但在它的早期階段,僭主政治客觀上還有一定的進步作用。從公元前7世紀中期到公元6世紀中期,是這類早期僭主政治比較盛行之時,建立了僭主統治並使國力強盛的城邦有阿哥斯、科林斯、麥加拉、西息溫、那克索斯和薩莫斯等等。

阿哥斯的斐冬被稱爲最早的僭主(約公元前670~660年),他是王族後裔,奪得政權後立意重振阿哥斯在伯羅奔尼撒的霸權,揮兵西進控制了奧林匹亞所在的依利斯地區,成爲第2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前668年)的幕後主持人,從而使阿哥斯的國際聲譽大爲提高。但斐冬的活動主要是在軍政方面把阿哥斯變成強國,尚未能多注意於經濟。

古風時代簡介 這個時代又稱爲什麼時期 第5張

得到斐冬支持的居普賽洛斯在科林斯建立的僭主統治,卻有青勝於藍的發展,使科林斯一躍而居希臘最大工商業城市之列。居普賽洛斯(約公元前657~625年)據說與一直統治科林斯的氏族貴族巴其阿代家有親緣關係,但他卻自居爲巴奇阿代的剋星,當權後結束了這一貴族家族的統治,其首領被殺,許多人被放逐,所擁有的土地被沒收分配於支持僭主的平民羣衆。居普賽洛斯常以平民頭領自詡,注意爭取民心;同時扶持工商業的發展,先後組建三個殖民城市,爲科林斯提供豐富的銀銅礦產和優質木材,也爲科林斯的工農業產品開闢了廣闊的市場。他也大力資助奧林匹亞和德爾菲的神廟、神像的建造,熱心於奧林匹克運動會,提高科林斯的國際聲譽。

居普賽洛斯之子皮裏安德當政時(公元前625~585年),科林斯工商業達於極盛。他做的一件大事是修建了橫跨科林斯地峽的石造拖運船舶專線,古稱“曳道”(迪奧爾科斯)。它長約6.5公里,石砌路面刻有凹槽專供拖車行駛,起着類似鐵軌的作用,在科林斯地峽兩邊的船舶連同貨物都可在這條平直寬的曳道上“陸地行舟”,極大地方便了兩岸之間的通航。有了這條曳道,東邊的愛琴海便和西邊的科林斯灣連接起來,爲扼守其間的科林斯帶來滾滾財源,大大促進科林斯工商業的繁榮。這時科林斯已發展爲希臘海運商業和陶器、紡織、金屬加工與造船業的主要中心。皮裏安德也組建兩個殖民城邦,一個在西邊的愛奧尼亞海北岸,另一個在東邊愛琴海的北端,這說明科林斯已從傳統的面向西方轉入東面的愛琴海甚至黑海。皮裏安德又設立地區法庭以取代貴族法庭,進一步打擊貴族勢力。他還提倡文藝、延攬詩人學者,他本人曾被譽爲希臘七賢之一。但僭主宮廷的豪華已引起人民不滿,他死後由侄子繼位,不到三年便被人民推翻,家族房舍全被夷爲平地,連屍骨也被挖出拋棄,可見羣衆對僭主獨裁仇恨之深。

其他城邦僭主的作爲與結果也和科林斯大體相仿。總的說來,早期僭主統治促成氏族貴族衰微並推動了工商業的發展。在麥加拉建立僭主統治後,它的貴族詩人色奧格尼斯曾哀嘆道:“城市依然如故,人卻換了面目,換成舊時此輩,不知法爲何物,身披破爛羊皮,野居宛如麋鹿,此輩今成高門,高門於今爲庶!”倒是很生動地反映了僭主政治造成的新形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