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曾國藩爲什麼下令開放煙花場所?

揭祕:曾國藩爲什麼下令開放煙花場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金陵作爲足以擔當六朝古都的風水寶地,自古以來就是全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興旺的人氣和發達的經濟,催生和推動了這一地區娛樂業的快速發展。

六朝金粉的所謂金粉,指的是古時候女子的一種化妝品。秦淮畫舫之繁榮綺麗,是金陵的著名景點,明末清初之際,此地出了許多江南名伎,其中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八人,有“秦淮八豔”之稱,給後人留下了許多風流傳說。

秦淮畫舫的繁華景象,一直持續到了清朝中葉。咸豐三年(1853年),洪秀全率領的太平軍攻陷金陵,並改名爲天京,在此定都建立太平天國。作爲高度軍事化管理的組織,太平天國幾乎禁止了民間的一切娛樂活動,秦淮畫舫也被一併禁止。

自此開始,在太平軍控制金陵的十多年間,秦淮河畔不復往日風月舊景。

揭祕:曾國藩爲什麼下令開放煙花場所?

由於太平天國高層在定都天京後開始腐敗墮落,導致其逐漸走上了下坡路,歷經十餘年的對峙,戰爭漸漸由清軍佔據了主動。同治三年(1864年),曾國藩和曾國荃兄弟率領的湘軍攻克金陵,使得這一古都重回清朝勢力範圍,也宣告了太平天國的徹底沒落。

湘軍克服金陵後,沉寂十年之久的秦淮河畔,琴瑟之音重現,往日的煙花之地有恢復舊觀的勢頭。不過,這一現象在當時的江寧知府塗宗瀛看來,卻不是一件好事。

塗宗瀛是研究理學的名臣,搞理學這幫人,大多以正人君子自居,講究存天理滅人慾,所以非常看不慣這些煙花場所。爲此,塗宗瀛找到曾國藩,勸他下令禁止秦淮畫舫,否則的話擔心有人會滋擾生事。

揭祕:曾國藩爲什麼下令開放煙花場所? 第2張

曾國藩雖然也是研究理學的,但他的學問比較雜駁,思想相對開放一些。聽了塗宗瀛的建議,曾國藩一開始不置可否,而是笑笑說:“待我領略其趣味,然後禁止未晚也。”

說幹就幹,有一天,曾國藩真的就邀請自己的諸位幕僚,微服來到秦淮河畔,租下一艘畫舫遊覽秦淮美景。有曾國藩親身帶頭的示範效應,意味着禁令的解除,人們得訊後紛紛前來,一時之間士子商賈雲集,一派歌舞昇平景象。

曾國藩回去之後,對塗宗瀛說,我這次親身前往考察了一番,發現開放秦淮畫舫以後,只聽到歌舞之聲,似乎也沒人鬧事,這樣看來也就無需禁止了。

揭祕:曾國藩爲什麼下令開放煙花場所? 第3張

有人說,曾國藩之所以下令放開秦淮畫舫的經營,是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這實在是低估了曾國藩的格局。曾國藩後來在對塗宗瀛說的話中,其實透露了他這麼做的真正原因,核心點只有4個字,就是“養活細民”。

養活細民,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先穩定就業。當時國家經過幾十年的內亂,經濟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許多底層老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如果按塗宗瀛的做法,固然能贏得好名聲,但卻斷了一些底層民衆的活路。而曾國藩的開放畫舫之舉,爲當時的金陵聚攏了人氣,從而帶動商業的發展,並輻射到周邊地區,推動恢復經濟。在當時的條件下,讓老百姓能夠儘可能掙口飯吃,休養生息,纔是曾國藩做此決定的根本目的。

當然,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許多封建時代的文化糟粕都應該被摒棄。曾國藩開放煙花場所的舉動,在今天不應被提倡,但他心懷百姓,爲政在養活細民的思想,卻是與古之賢人一脈相承的,仍然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